當員工失去熱忱,管理者不應「拯救」,而是「控場」

當員工失去熱忱,管理者不應「拯救」,而是「控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該拯救誰?

部門例會,氣氛凝重,這個專案,誰來負責?

會議室裡一片沉默,沒有人應答。

主管環顧四周,目光停在小張身上。

這小子,幾年前可是團隊裡最衝的那一個。

看到新專案,就像獵犬聞到肉,眼睛都亮了。


現在呢?

低著頭,假裝研究筆記本上的咖啡漬,

彷彿剛剛的問題,與他無關。


小張,你怎麼看?小張沉默了幾秒,慢吞吞地擠出一句,

這個專案,讓更有經驗的同事來比較好?

主管內心OS(三小朋友)

曾經熱情滿滿,如今意志消沉,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主管現在該做的,是「拯救小張」,還是「穩住團隊」?

是費盡心思喚醒一個人的熱忱,還是確保整個團隊的戰鬥力不被拖垮?

如果你還在糾結,不妨看看這五個關鍵策略,

幫你釐清問題,穩住戰局,確保團隊不被低動力拉垮。


一、先釐清,這是個人問題,還是團隊現象?

當同事缺乏動力,先別腦補原因,也別急著想法子激勵他

也許他昨晚熬夜追劇,單純睡太少。

所以,先搞清楚,這是個案,還是整個團隊的現象? 

  • 如果只是個別同事沒熱忱,可能是個人狀態或適應問題,看看是否能調整。 
  • 若是整個團隊都「低能量」,那不是個人問題,而是環境出了狀況。


組織文化,不是由個人決定,而是由環境塑造。

如果團隊裡一半以上的人都懶懶散散,那問題就不是某個人出了狀況,

而是整體氛圍已經讓「擺爛」變成了默認選項。

與其急著「激勵個人」,不如先搞清楚,真正該修正的,是哪裡。


二、擋住負能量,讓團隊不被拖垮

當同事失去熱忱,影響的不只是自己的效率,還會拖慢整個團隊的步調。

負能量的傳播速度,比正能量快百倍。


研究顯示,團隊裡只要 10% 的人消極,就足以拖垮整個士氣。

問題不在於「有人擺爛」,而是「擺爛開始傳染」,讓努力變成笑話,讓隨便成為默認。

這時,管理者的重點不是「改變低動力者」,而是「降低他們的影響力」。避免拖垮整個團隊。


怎麼做?

  • 讓高產值者掌控話語權,確保團隊由積極者主導
  • 邊緣化負能量同事,減少他們對團隊氛圍的影響。
  • 設定規則,低標準不會被開除,但絕對拿不到好處


團隊文化,不能讓負能量帶著走,而要由真正投入的人塑造。


三、提升團隊標準,讓有產值變成團隊默認價值

有句話說,公司 20% 的頂尖員工,創造了 80% 的價值。

如果你把 80% 的時間,花在試圖「拯救」那 20% 的低動力者,

最後的結果是,原本積極的人,也會被拖垮,然後擺爛到底。

所以,不是拯救低動力者,而是穩住高價值員工。


怎麼做?

  • 讓核心戰力掌控節奏,確保團隊步調由最積極的人決定。
  • 優先給高動力者更多資源,確保他們的努力有回報。
  • 避免「吃力不討好」文化,價值者的付出必須看得見、感受得到。


管理者的責任,不是讓所有人變好,而是讓對的人走得更遠。


四、讓產值變成「可見優勢」,讓擺爛變成「不划算的選擇」

如果工作產值和擺爛的結果一樣,誰還會努力?

Netflix 的管理哲學:我們不獎勵努力,我們獎勵結果。

這聽起來殘酷,但這就是現實。

人的選擇,來自於「努力的收益」與「擺爛的成本」。


怎麼做?

  • 設立最低標準:低於這條線,就進入績效改善計畫。
  • 強化「有產值=獲得好處」的認知,讓晉升、資源、話語權向積極者傾斜。
  • 提升「擺爛的成本」,讓「混過去」變得困難,而不是默認選項。


當團隊看到,有產值者有更多選擇權,擺爛者晉升無望,影響力降低,
那麼,整個組織的動力方向,就會悄悄改變。


五、讓資源流向有價值的人

Facebook 內部有個原則:投入 80% 的資源,支持最有價值的 20% 人才。

這不是歧視,而是確保資源不被浪費。


怎麼做?

  • 晉升、關鍵項目,應該優先給「願意投入」的人。
  • 不試圖改變不願改變的人,機會給過了,該說的話講過了,還是不動,那麼他的未來不該由你操心。
  • 管理者的責任,不是「拯救所有人」,而是「讓對的人發光」。


結語

今天,你的團隊裡,是誰在影響文化?

是努力的人,還是擺爛的人?

管理者無法點燃所有人的熱情,


但可以確保,努力有產值的人,

不吃虧。擺爛的人,終將被淘汰。

這,就是管理的本質。



























































































avatar-img
不惑哥深夜聊吧的沙龍
24會員
62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遇過這種人嗎? 某年,公司入職一位看似能力強資深業務,大家都期待他帶飛團隊。試用期一過訂新目標時,他第一句話是,目標也太高了? 主管說明,這是資深業務的標準。他先是皺眉,接著抱怨。某天,他當著幾個年輕業務的面說,這業績目標根本亂來,大家根本達不到,還會影響客戶服務! 聽起來像在替團隊發聲
努力錯方向?難怪主管不買單! 小馬每天埋頭苦幹,專案一個接一個扛,連假日都在趕提案,彷彿「敬業」兩字已經刺青在額頭上。 女友都忍不住抱怨:「你是跟公司簽了終身契約?」 這種賣命程度,主管應該讚不絕口、加薪升職樣樣來,甚至在公司群組裡大力表揚才對。 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沒有誇獎,沒有認可,連句
作為管理者,你一定遇過這樣的場景,有同事加班到深夜,效率卻始終提不上來。或是同事忙得不可開交,卻永遠抓不到工作的重點。一味追求細節完美,卻耽誤了整體進度。還有新人事事請示,讓你疲於應對。 團隊的低效問題,絕不只是表面現象,管理者的責任,不是親力親為解決所有問題,而是幫助團隊找到突破口,提升效率並完
12月初,我受邀到學校做了一場關於團隊管理的演講,聊了自己在職場中面對團隊問題的經驗與解決方式。那次分享結束後,我整理了一些內容,覺得還挺實用的,今天就拿出來和大家聊聊,希望能帶來一些啟發。 這篇文章從真實情境出發,聚焦團隊管理的挑戰與解法:當同事態度消極、不願配合時,怎麼用「洋蔥式提問」一層層找
你有過被老闆畫過大餅嗎? 我有,結局大概跟遇到詐騙一樣,狠狠地被騙了一回。 那時,我剛升小主管,帶著滿腔熱情投入新角色。老闆豪情滿滿地描繪「只要達標,獎金豐厚」的美好藍圖。聽完,我信心滿滿地告訴自己,肝已準備好再度燃燒。 接下來的日子,我帶著團隊熬夜加班、開發客戶、拚比稿,還要時刻顧著
升任主管的那天,我滿懷信心,卻沒料到現實狠狠地給了我一巴掌。 原以為當主管就是坐著發號施令,但當我真的站上這個位置,迎接我的竟是一片混亂。 我的團隊有四人,其中三人上週還和我一起對老闆發牢騷,這週卻成了我的組員,氣氛尷尬得讓人窒息。 上任首週,我滿心期待地分配了工作,卻在月會上被不如預
你遇過這種人嗎? 某年,公司入職一位看似能力強資深業務,大家都期待他帶飛團隊。試用期一過訂新目標時,他第一句話是,目標也太高了? 主管說明,這是資深業務的標準。他先是皺眉,接著抱怨。某天,他當著幾個年輕業務的面說,這業績目標根本亂來,大家根本達不到,還會影響客戶服務! 聽起來像在替團隊發聲
努力錯方向?難怪主管不買單! 小馬每天埋頭苦幹,專案一個接一個扛,連假日都在趕提案,彷彿「敬業」兩字已經刺青在額頭上。 女友都忍不住抱怨:「你是跟公司簽了終身契約?」 這種賣命程度,主管應該讚不絕口、加薪升職樣樣來,甚至在公司群組裡大力表揚才對。 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沒有誇獎,沒有認可,連句
作為管理者,你一定遇過這樣的場景,有同事加班到深夜,效率卻始終提不上來。或是同事忙得不可開交,卻永遠抓不到工作的重點。一味追求細節完美,卻耽誤了整體進度。還有新人事事請示,讓你疲於應對。 團隊的低效問題,絕不只是表面現象,管理者的責任,不是親力親為解決所有問題,而是幫助團隊找到突破口,提升效率並完
12月初,我受邀到學校做了一場關於團隊管理的演講,聊了自己在職場中面對團隊問題的經驗與解決方式。那次分享結束後,我整理了一些內容,覺得還挺實用的,今天就拿出來和大家聊聊,希望能帶來一些啟發。 這篇文章從真實情境出發,聚焦團隊管理的挑戰與解法:當同事態度消極、不願配合時,怎麼用「洋蔥式提問」一層層找
你有過被老闆畫過大餅嗎? 我有,結局大概跟遇到詐騙一樣,狠狠地被騙了一回。 那時,我剛升小主管,帶著滿腔熱情投入新角色。老闆豪情滿滿地描繪「只要達標,獎金豐厚」的美好藍圖。聽完,我信心滿滿地告訴自己,肝已準備好再度燃燒。 接下來的日子,我帶著團隊熬夜加班、開發客戶、拚比稿,還要時刻顧著
升任主管的那天,我滿懷信心,卻沒料到現實狠狠地給了我一巴掌。 原以為當主管就是坐著發號施令,但當我真的站上這個位置,迎接我的竟是一片混亂。 我的團隊有四人,其中三人上週還和我一起對老闆發牢騷,這週卻成了我的組員,氣氛尷尬得讓人窒息。 上任首週,我滿心期待地分配了工作,卻在月會上被不如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