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擔心的是「數位落差」,但今天,我們擔心的是「AI 落差」。
AI 發展至今,已經不是誰不知道 AI,而是你會不會用,面對快速變化的適應力與韌性。
本文綜合 2025 AI 人才高峰會中,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呂冠緯等講者觀點,回顧幾個關鍵問題:當外包個體戶的工作減少、看似穩定的白領職位不再吃香,AI 讓「一個人能頂 20 人」的場景加速到來,我們該如何跟上?延伸閱讀:
解讀《輝達之道》(上)沒有黃仁勳,NVIDIA還能稱霸AI嗎?|怪獸科技公司
少子化與全球競爭下,AI 帶給我們什麼機會?

簡立峰@AI 人才高峰會|怪獸科技公司
數位落差加劇
簡立峰提出「1 比 99」的理論:未來,AI 使用者與非使用者的能力差距將持續擴大,生成式 AI 讓少數人可能擁有多數人做不到的能力,因為他懂得用、有能力用 AI 提升自己的廣度和深度,那這樣未來很有可能是 1% 的人擁有 99% 人的能力,甚至最後是 99% 的 GDP 產出。牛津大學 Internet Institute 和哥本哈根大學 Center for social via science 彙整幾十萬的工作的機會,更是得出結論:熟練運用 AI 的員工,收入增幅可達40%。
少子化與勞動力短缺
台灣 2024 年出生人數跌破 13 萬,這代表什麼?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當兩個、甚至三個人用,來應付職場需求。而 AI,或許是唯一能彌補這個缺口的工具。
全球競爭壓力
中美競爭在未來 10 到 20 年內不會趨緩,雖然不會變化過多,但會很激烈。台灣身處全球供應鏈核心,半導體與 AI 技術是我們的優勢。然而,要在競爭中掌握話語權,除了硬實力,還需要全面提升軟實力。
延伸閱讀:
「精英日課」萬維鋼《拐點》:人要比AI凶!AI顛覆世界的前夜,你如何掌握未來主導權|怪獸科技公司
學習方式得重塑,如何讓 AI 成為你的機會?
新的機會,其實出現在風吹來的方向。
簡立峰形容,AI 就是「大風吹」的概念,如果你原地不動,工作將被取代。但如果能順應趨勢,則能發掘全新機會。那麼,我們該如何讓 AI 成為我們的助力,而不是威脅?
呂冠緯認為,具體的應對方法,就是成為 Talents in AI that the World Absolutely Needs(TAIWAN):世界需要的 AI 人才,世界需要的台灣人才。
產業面:大廠如何應用 AI?
- 亞馬遜:AI 推薦系統已占總業績 30%,更能透過精準推薦與對話式商務降低退貨率與逆物流。
- Google:根據 2023 年 Q3 財報,Google 內部有 25% 的新程式碼是由 AI 生成,再由工程師審查,未來在開規格、review code 的時間會比自己寫程式碼的時間還長,各行各業都會進入到副駕(Copilot)階段。
教育面:AI 如何重塑學習?
- AI 已能高分通過美國醫師、律師考試,但在台灣公務員是非選擇題考試卻僅能獲得 20 分。
- 原因在於,根據聯合國報告,全球 90% 的教材來自歐美,因此需建立本地化教育內容,融合地方文化與價值觀,並避免大腦外包(outboard brain)現象,留意自身閱讀理解能力是否弱化。
個人面:如何讓自己成為 1% 的領跑者?
- 用 AI 提問學習:與其問「如何準備馬拉松?」不如問「作為運動教練,如何幫助初學者在 6 個月內完成馬拉松?」提供更多背景資訊,讓 AI 回應更具針對性(像與真人交談,但目前這部分尚缺科學指引,需經驗積累,或是直接請 GPT 建議你怎麼問)。
- 問題設計能力(Prompts as a New Programming Language):把 AI 當作你的助力,而不是用來解釋已知答案的工具。學會問對問題,才能讓 AI 發揮最大價值(也可思考是不是有些問題以為自己懂,因而不問 AI)。
延伸閱讀:
矽幕崛起的AI紀元,過往歷史再度重演?從哈拉瑞《連結》看商業、演算法與人類的6個風險與挑戰|怪獸科技公司
未來解方:成為 AI 領跑者、脫穎而出的關鍵
簡立峰提到在未來缺工時代,工作很多但優質的工作不多。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在這波 AI 浪潮中站穩腳跟?
培養 𝞹 型人才特質
簡立峰提到人才 GDP,需具備跨領域視角(Global view)、多元能力(Diversity)與主動學習(Proactive learning)。NVIDIA 則提到產業趨勢和用 AI 學 AI,如過去 NVIDIA做圖形處理、自動駕駛,但可以被需求推著走,如今也成為 AI 領域頂尖玩家。
直接抄襲超級使用者怎麼做
我們都聽過 ChatGPT 或是很多 AI 工具,但你真的會用嗎?哪些人特別會用,就直接學習他的做法。試著隨時打開 ChatGPT 的 App,開始與它角色扮演——如果我是公司的 CEO,等一下要開會,我該討論什麼問題?把會議資料輸入 AI,讓它幫你梳理重點、精煉想法,你會發現 AI 比你想像中更能提供有價值的建議。NotebookLM 則可以幫助你大量閱讀、摘要關鍵內容,讓學習效率倍增。
延伸閱讀:
【2024 AI Taiwan未來商務】怎麼賺Z世代的錢?AI x 新零售趨勢:行動支付、智能販賣機都升級|怪獸科技公司
擔憂 AI 變很快、跟不上的同時,別忘記想要學習的心
過去,我們專注於培養單一 AI 技能,強調專業技術。但現在,AI 真正改變的是整個商業世界的運作方式。生成式 AI 帶來的最大衝擊,是白領階級的工作型態,改變更是人類永遠的不安,所以適應力特別重要。
Google 台灣人資長呂亞樵提到,人的調適能力很重要,因為這次的改變與強度之大是史上最大,但你真的有觀察到軟實力、人類行為改變與再學習力的重要性變得更重要嗎?如果你沒有強烈的自我覺察能力,是很難辨識這次的改變會很兇猛。
再者,很多人會把「AI」跟「自動化」混為一談,但兩者應該要分清楚。許多人因 FOMO(害怕錯過)而投入 AI,卻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你的工作流與商業目標到底是什麼?想讓 AI 真正「加持」你的工作,關鍵在於先把工作流拆解,理解哪些環節需要的是自動化還是 AI,然後再找適合的解方,重點是用 AI 賦能自己,而不是盲目跟風。
最後,「想要學習」這件事情,在這個時代可能比「學什麼」更重要。當你有明確的個人目標、選擇的自由,以及對未來的認同感,你才會真正投入學習。AI 只是工具,最終決定你的未來的,還是你如何使用它。
延伸閱讀:
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AI應用的三層次與Apple Intelligence帶來的機會與挑戰|怪獸科技公司

🤖 怪獸科技公司旗下五大版圖
最懂你的 #科技入門:一起培養在快速變化社會的超強適應力!
🗣️ 節目|怪獸科技公司 Podcast(每週日晚上 9 點各大平台首播)
✍️ 專欄|怪獸科技公司 vocus 沙龍
🎥 影音|怪獸科技公司 YouTube:來賓焦點訪談✖️重點短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