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回顧 2024 年 11 月的比特幣期貨缺口事件。

[分析] 回顧 2024 年 11 月的比特幣期貨缺口事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起因

2024 年 11 月 5 日,美國總統大選,對加密產業監管態度較友善的 唐納·約翰·川普(Donald John Trump)勝選,整體加密市場迎來大規模上漲。

在 2024 年 11 月 8 日(週五)至 11 月 11 日(週一) 期間,CME 比特幣期貨市場因假日休市,而加密貨幣市場仍保持全天候交易,導致週五的收盤價與週一的開盤價之間出現 77,000 美元至 81,000 美元的明顯價格缺口。這一現象再度引發市場對「CME 缺口回補理論」的討論,許多交易者密切關注該區間是否會被填補,並在這一區域制定交易策略。


🧐 近期走勢

截至 2025 年 3 月 11 日,比特幣價格回落至 77,000 美元,成功回補了這一歷史性期貨缺口📉。這一價格走勢驗證了市場對 CME 缺口回補的關注,也反映出部分交易者和機構可能在該區間進行了套利與布局。


🔮 後續走勢

儘管缺口已經回補,但 77,000 美元至 81,000 美元的籌碼堆積仍然較少,顯示該區間內的流動性與市場共識仍需進一步建立。若比特幣要在該區間形成有效支撐,市場可能需要更多時間與成交量來完成籌碼換手與價格確認,否則仍有可能出現較大波動。


✅ 總結

比特幣在 2025 年 3 月 11 日 回落至 77,000 美元,成功回補了 2024 年 11 月 形成的 CME 期貨缺口,再次驗證了「CME 缺口回補理論」的有效性。

然而,77,000 美元至 81,000 美元區間的籌碼堆積仍較少,市場仍需時間來建立足夠的支撐。短期內,若成交量不足或市場趨勢不明朗,價格仍可能出現震盪甚至進一步回調。


💡 建議

Astatic 是建議,如果是現貨的長期投資者,基本上可以忽略這種短期的價格波動,並且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在 77,000-81,000 這個區間下緣適當增持一點現貨,因為這個價格帶的籌碼相當少,可能還會盤整一段時間(可能數月)才會有足夠成為支撐的籌碼堆積,但我認為這次是相當健康的回調,對形成支撐、後續上漲是比較有利的必要條件。


— Astatic

avatar-img
The Astatic Lab
1會員
65內容數
The Astatic La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he Astatic Lab 的其他內容
CME 缺口回補理論認為 CME 比特幣期貨的價格缺口大概率會被回補,因為期貨市場週末休市,而現貨市場持續交易,導致週一開盤出現缺口。缺口可分為向上與向下,回補時間不定。交易者可利用此理論進行短線或長線交易,但需搭配其他技術指標與風險管理,因為缺口不一定會立即回補,且市場趨勢可能影響回補速度。
特斯拉(TSLA)長期以來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目前本益比(PE)已達 128.87,遠高於傳統汽車製造商如梅賽德斯-賓士、豐田或福特。這樣的估值是否意味著股價被高估,甚至處於泡沫階段?
本益比(P/E Ratio, Price to Earnings Ratio)又稱作「市盈率」是一種基本面分析指標,主要用來衡量一家公司的股價相對於其每股盈餘(EPS)的倍數,反映投資人願意為該公司當前獲利支付的價格,通常用來評估股票是否被高估或低估。
「分散風險」是投資中的免費午餐,源自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哈利・馬克思・馬可維茲的投資組合理論,它能在不改變回報的情況下降低風險。許多投資人誤以為購買多種不同ETF就能分散風險,但關鍵在於資產間的低相關性。若資產高度相關,波動時會共同下跌,無法達到風險降低效果。因此,分散風險需避免過高的資產相關性。
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出全民投資通識線上課程,專為不同投資階段學員設計,內容涵蓋盤中零股、定期定額、ETF、生技產業、ESG 投資等熱門主題,幫助學員掌握市場趨勢與投資工具。課程透過案例解析與專家指導,讓投資者理論與實戰並進。課程免費,提供彈性學習,適合新手、進階投資者及忙碌上班族,幫助學員提升投資技能。
MA(移動平均線)是一種技術分析指標,用來平滑價格波動、識別趨勢,並作為支撐或阻力參考。 常見類型包括: SMA:對過去 n 天價格取平均,權重相同。 EMA:較新價格權重較高,對市場變化反應快。 WMA:近期價格權重較高,但不如 EMA 敏感。 CMA:累積所有歷史價格平均,適合長期趨勢分析。
CME 缺口回補理論認為 CME 比特幣期貨的價格缺口大概率會被回補,因為期貨市場週末休市,而現貨市場持續交易,導致週一開盤出現缺口。缺口可分為向上與向下,回補時間不定。交易者可利用此理論進行短線或長線交易,但需搭配其他技術指標與風險管理,因為缺口不一定會立即回補,且市場趨勢可能影響回補速度。
特斯拉(TSLA)長期以來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目前本益比(PE)已達 128.87,遠高於傳統汽車製造商如梅賽德斯-賓士、豐田或福特。這樣的估值是否意味著股價被高估,甚至處於泡沫階段?
本益比(P/E Ratio, Price to Earnings Ratio)又稱作「市盈率」是一種基本面分析指標,主要用來衡量一家公司的股價相對於其每股盈餘(EPS)的倍數,反映投資人願意為該公司當前獲利支付的價格,通常用來評估股票是否被高估或低估。
「分散風險」是投資中的免費午餐,源自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哈利・馬克思・馬可維茲的投資組合理論,它能在不改變回報的情況下降低風險。許多投資人誤以為購買多種不同ETF就能分散風險,但關鍵在於資產間的低相關性。若資產高度相關,波動時會共同下跌,無法達到風險降低效果。因此,分散風險需避免過高的資產相關性。
臺灣證券交易所推出全民投資通識線上課程,專為不同投資階段學員設計,內容涵蓋盤中零股、定期定額、ETF、生技產業、ESG 投資等熱門主題,幫助學員掌握市場趨勢與投資工具。課程透過案例解析與專家指導,讓投資者理論與實戰並進。課程免費,提供彈性學習,適合新手、進階投資者及忙碌上班族,幫助學員提升投資技能。
MA(移動平均線)是一種技術分析指標,用來平滑價格波動、識別趨勢,並作為支撐或阻力參考。 常見類型包括: SMA:對過去 n 天價格取平均,權重相同。 EMA:較新價格權重較高,對市場變化反應快。 WMA:近期價格權重較高,但不如 EMA 敏感。 CMA:累積所有歷史價格平均,適合長期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