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何必浪費香膏呢?──臨安教會華語禮拜

講道│何必浪費香膏呢?──臨安教會華語禮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經文:馬可福音14:1-11

 日期:2025.03.09

浪費香膏的女人

今天這段經文提到,耶穌來到伯大尼的痲瘋病人西門家裡坐坐,突然有一個不知打哪來的女人跑過來,打碎瓶子,把裡面超級貴重的香膏澆在耶穌頭上。等等,光是開頭的劇情,資訊量就已經很大了。一個陌生女子衝進別人家裡,然後二話不說就把瓶子打碎、又全部澆在耶穌頭上(是澆花嗎?),根本就是嚇死人,而且很沒禮貌。雖然這樣比喻沒有很精確,但你想想看,當你做禮拜時莫名其妙被一個陌生人把全部的洗髮精灌到你頭上,你會有什麼感覺?

 

更重要的是,他把全部的真哪噠香膏,也就是很貴重的真哪噠(甘松)香膏全部用完了。門徒真的傻眼,因為那罐等於是當時一年的普通工資。這就好像你珍藏了一大罐要價幾十萬塊的威士忌,但你一個小時內就把它喝完,或是拿來煮菜。太誇張了,門徒完全無法接受。哪有人這樣使用這麼珍貴的東西?實在是太沒有智慧了!

 

門徒說,這瓶香膏的價值等於可以幫助很多窮人,這麼重要的東西,結果你一下子就給他浪費掉了!你不知道還有很多人需要幫助嗎?耶穌的頭髮是有那麼髒嗎?所以經文說,門徒對那女人生氣。



 

耶穌的回應:「你們不常有我」

 

耶穌的反應很有意思,他不是問女人說:「你幹麻把香膏澆在我頭上?」也不是說:「你也太浪費了吧!」仔細看,他其實沒有對那女人說任何一句話,他是針對門徒的生氣回應。耶穌說,你們不要煩她,不要為難人家,她有她自己的想法,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換句話說,耶穌首先讓門徒知道,他自己根本不在意女人使用香膏的方法,所以你們不要管人家怎麼使用她的資源。再來,這女人所做的事情超越你們的想像,你們覺得浪費的事情,對我來說是一件美事。

 

門徒這時候一定很困惑,為什麼耶穌對價值的認定跟正常人差距那麼多?但…也不意外啦,畢竟耶穌就是一個怪怪的人。他在這段經文之前,已經先跑到耶路撒冷的聖殿翻桌,又花長篇大論預言聖殿會被毀滅,難怪祭司長跟文士想要殺他。

 

接著,耶穌說的話更有趣了。他說,常有窮人和你們在一起,你們想要做慈善隨時都可以,但是,你們不常有我。這句話可以有兩種解讀。第一,門徒不會永遠跟耶穌在一起,他們要預備心耶穌的離開,也就是他的受難;雖然門徒這時候似乎還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就是了。耶穌的意思是,我快要離開你們了,你們現在最應該在意的不是這瓶香膏可以換算成多少錢,而是把焦點放在我即將要完成的使命,把焦點放在上帝的國度要如何臨到。

 

第二,耶穌說「你們不常有我」,也可以意味著說:雖然你們很有愛心,很快就聯想到香膏的價格,但你們並沒有用我的眼光來做這些世人眼中的美事、善心事。你們看似做很多很厲害的工作,但那是為了什麼?為了自己的好名聲?為了自己的權力?為了好像自己有能力施捨所以很厲害?當你有錢、有資源,樂意分享當然是好事情,但你的動機是什麼?我們也可以反思當今社會的慈善家,或是當我們捐錢給公益團體的時候,我們的心態是什麼?我們有把焦點放在耶穌身上嗎?還是我們只是為了自己的美名?

 

這邊要注意,耶穌沒有反對做公益,他的重點是提醒我們,我們手上的資源,到底是為了什麼而使用。



對比祭司長、文士與門徒的陰謀

 

如果我們仔細看經文的前後,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一開始,祭司長和文士在想辦法怎麼設計抓耶穌,把他殺掉。他們想要低調一點,因為如果在過節的時候抓人怕百姓會暴動。然後發生了我們今天讀到抹香膏的故事後,經文記載猶大就跑去見祭司長,密謀要把耶穌賣掉。祭司長聽了很高興,給了猶大一些錢。這邊沒有寫祭司長給了猶大多少錢,但如果參考馬太福音的版本,他是給了三十塊銀錢,大概是四個月的普通工資。

 

等等!剛剛門徒才在說,那瓶香膏可以賣一年的工資去幫助窮人,講得義憤填膺,結果現在門徒一轉身,就用四個月的工資把耶穌賣掉?這邊呈現很諷刺的畫面。門徒到底怎麼衡量耶穌的價值?相較於那位女性,他們根本就不把耶穌當一回事!當她把生命中貴重的東西獻給耶穌時,他們很勢利地把那瓶香膏換算成金錢;他們理當要重視耶穌的價值,但耶穌可以賣的錢連一瓶香膏都不如。

 

當我們進入這荒謬的劇情,才會知道作者要告訴我們什麼事情,也才曉得為什麼耶穌會肯定這女人的行動。

 



對資源的想像:愛與浪費

 

耶穌在第8-9節對門徒說,這女人是盡她所能地去做,她是為了我的安葬,所以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無論你們之後在什麼地方傳福音,都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來記念她。沒錯,所以我們今天的信息就是要好好記念這位無名氏,被耶穌高度稱讚的女性。

 

首先,耶穌稱讚她是盡她所能地來獻上香膏。她沒有被強迫,她很清楚知道她在做什麼,她就是要把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獻給耶穌。因為她可能知道,沒有耶穌,就算她擁有再多榮華富貴,都是沒有意義的。再來,她似乎知道耶穌即將離開這世界,她等不及想要在最後一刻好好表達她對耶穌的愛。就好像我們在探望臨終病人的時候,我們送的花、送的水果,你會很在意那多貴嗎?應該不會。因為你知道生命很有限,若不把握現在,以後可能就沒機會見面了。你巴不得不顧一切表達你對他的愛,就像這女人對耶穌做的事情一樣。

 

所以,對這女人來說,香膏過去可能是維持她的美貌或彰顯她的富貴的物品,但此時此刻,她的行動深切地表達她把她的生命交給耶穌,並且為耶穌的受難做好準備。耶穌的受難,在世人眼中是羞恥的事情,但或許這女人知道這是上帝拯救世人的計畫。耶穌透過死來完全體會人類的苦難與罪惡,藉著親自參與人類的處境,他以復活打開了新的國度。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她知道背十字架的意思。她把她所有的獻上,她參與在耶穌的受難中。唯有透過謙卑、給予、服事,成為僕人的榜樣,才能顯現生命真正的價值。相反地,門徒似乎不在意耶穌的使命,反而斤斤計較香膏可以賣多少錢,或是,可以把耶穌賣多少錢。

 

我們可以想一個問題:到底誰有資格說這個資源是「浪費」或是「有用」?一群男人告訴一個女人什麼才是有用,不也是一種很武斷的事情嗎?對門徒來說,價值等於這個東西可以換算成多少價格,而這價格又可以帶來多少人數。他們眼睛看到的是可見的東西,是可預期的效益,是影響力。但是,真的每件事情都應該用這種角度來看嗎?想一想,一對伴侶他們互相送彼此很貴重的項鍊或戒指,表達他們對彼此的愛,這可以說是一種「浪費」嗎?物品呈現的,不只是它的交易價值,也不只是它的使用價值,還有意義層次的象徵價值。想一想,你對一個人的愛,可以換算成多少錢?

 

同樣地,當我們對朋友或弟兄姊妹付出愛的行動,無論是你送禮物、擁抱、聊天、探訪、喝下午茶、禱告,各樣的關懷,如果我們只是考慮這些事情花的金錢或是時間會不會帶來可預期的效益,就會讓這份愛變質。像是,去想這樣做會不會讓我有好名聲,大家會不會喜歡我,我會不會收到回禮。

 

事實上,當我們的服事變成只在意會帶來多少錢、多少人的時候,也會變質。我們會想,投入這個事工會不會「回本」,而忘記我們所做的事情到底有沒有讓我們更靠近耶穌,我們是否盡自己所能地來獻給耶穌。

 



沒有產值與回報的行動

 

當我們把焦點放回耶穌身上,我們的價值觀就被迫要改變。真正的「浪費」,是因為我們忘記自己的身分與使命,汲汲營營地去想未來怎麼變現、怎麼有產值,而不好好使用上帝給我們的「現在」,作為恩典時間的現在。現在的價值要怎麼被評估?不是可以怎麼投資,好讓未來可以有更好的投資報酬率。而是把「現在」這時光,充分發揮它的意義。

 

我們應該要問的是,上帝此時此刻給我的時間、資源可以怎麼拿來榮耀他、服事眾人。有些看起來當下很沒有產值但重要的事情,我們還是要去做。因為只有生命對焦清楚,我們才知道真正的價值是什麼。

 

我們不急著工作賺錢,而是好好陪伴家人;我們不追求考很高的分數,而是好好探索自己喜愛的知識;我們不急著做很多事工,而是先好好禱告。

 

這代表我們做事情都要不顧後果或燃燒自己嗎?或是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要把很多錢跟時間奉獻給教會?不是,要注意耶穌說的是這女人「盡她所能」,而且她清楚耶穌的使命。上主給每個人不同的恩賜與呼召,我們是盡自己所能地來服事祂。

 

我在大專中心服事的心得是,我們好像真的做了很多沒有產值的事情。我們花很多時間與金錢陪伴學生,但是這些學生很快就會畢業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沒什麼錢可以奉獻。你好不容易覺得他可以成為你的同工,他們就要離開了,我們就要轉頭去培育新的學生了。

 

或是教會的主日學、小學堂,這些辛苦的同工在帶的大小孩、小小孩,可能很難說有什麼很厲害的效益。我們不一定會因為帶小孩而吸引更多人、獲得更多奉獻,但是我們跟這些孩子培養的情感,比這些看得見的東西都還要重要。

 

他們心中有耶穌,比什麼都還重要。

 

我們陪伴學生、陪伴孩子,不是因為他們能帶給大專中心或教會什麼好處。我們是因著聖靈的帶領,在當下聆聽他們的困境,他們的課業、人際、家庭。我們獻出自己的時間、金錢,帶領他們認識耶穌,好讓他們能親自與耶穌建立關係,經歷他醫治的大能。


結語:獻上香膏

 

我們所處的社會追逐的是短期效益與最大效率,什麼都可以被量化成投資報酬率。但是耶穌打破了這種邏輯,他重視的是長期生命的品質,是我們的擺上與對焦。當我們的焦點清楚了,我們才能體現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在今天的三八婦女節,我們一同記念這位女性。這位默默無名的女性,讓耶穌吩咐要好好傳揚她的事蹟。

 

這位把香膏獻給耶穌的女人,是我們的典範。她看清楚耶穌的身分、耶穌的使命,她用這個行動來宣告信仰。她不追求這可以帶給她多少外在的利益,她決定跟隨耶穌,參與在耶穌的受難中。這個行動提醒我們,耶穌因著死而復活的大能,我們有盼望,我們學習不顧一切在當下活出憐憫、公義、和平、溫柔的生命。我們見證新的國度的誕生。可能會有人笑我們傻,笑我們浪費時間,笑我們沒有產值,笑我們沒有不懂得賺錢,但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門徒問:「何必浪費香膏呢?」但我們知道,這是必要的「浪費」。今天我們是否願意在這個世界眼中「浪費」自己的一些時間,去追求公義、憐憫?我們是否願意「浪費」自己的舒適,去關心那些被遺忘的人?這樣的浪費,不只是獻給耶穌的禮物,更是對世界的一種挑戰。

 

願我們能時時提醒自己將生命對焦在耶穌身上,讓我們的每個當下,都充滿著他的引導。願我們能更多思考如何活得像耶穌,願我們把生命中的香膏獻給他。

 

avatar-img
HenBook 亨利說書的沙龍
16會員
110內容數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馬可福音十章46-52節記載耶穌醫治盲人巴底買的故事,闡述了生命中突破困境的三個階段:首先是抱怨與無力感,接著是放下慣性與安全感,最後是渴望美善並積極行動。本文以此經文為基礎,探討如何回應生命中的限制,並呼籲讀者積極回應上帝的呼喚,勇敢追求生命中的改變與成長,最終為上帝國的宣教而活。
2024.12.23 台南大專中心於2024年12月20日於臉書發布「聲援冬季青鳥」貼文,內文提及支持「退回選罷法修正案、退回憲法訴訟法修正案、退回財劃法修正案」三大訴求,並支持有意願前往台北立院現場聲援「冬季青鳥運動」之學生之來回交通費,共同為台灣民主打拼。不料,12月23日台南國民黨議員蔡育輝
不預設有什麼「收穫」的避靜 上學期天主教青年中心的朋友與成大團契展開一些交流,讓我有契機參加他們的彌撒與中心小夜市的活動,體驗一下不同的禮儀與認識學生工作。說到天主教,我很喜歡參觀各種天主堂,因為整個空間設計、採光與藝術,總是比新教的教堂還要來得莊嚴與神聖(雖不一定「華美」)。可能是年紀有到了(?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很開心今天能夠代表台南大專中心為大家分享神的話語。我現在在大專中心擔任成大團契的義工輔導,每週會帶成大的學生一起聚會,讓大家透過團契在信仰上有更多的造就。   今天分享的這段經文,是耶穌升天的故事。耶穌在世上的服事告一
「當我走進會議室,看見鋼琴上有一個小小的彩虹旗,我就知道這個基督教群體應該是個很特別的地方……這讓我有機會再重拾對信仰的追尋。」 如果生活營沒有「出事」,那就不是生活營了吧。去年的颱風,我們被迫滯留在台東兩天,經歷了彼此共在的奇幻旅程。今年我們則圍繞在群山中
上個月成大SCM團契的送舊,在歡樂、感傷、溫馨交織的氛圍下結束。每年都會經歷的送舊,這回卻有特別不一樣的感受。   畢業禮拜後,筱涵找我合照時,眉開眼笑地說:「你是帶過我最久的輔導耶!五年~」我對他自然流露的喜悅感到開心,但心想:「五年算久嗎?應該還好吧。」不過,仔細想想,能夠陪伴一個學生從大一
馬可福音十章46-52節記載耶穌醫治盲人巴底買的故事,闡述了生命中突破困境的三個階段:首先是抱怨與無力感,接著是放下慣性與安全感,最後是渴望美善並積極行動。本文以此經文為基礎,探討如何回應生命中的限制,並呼籲讀者積極回應上帝的呼喚,勇敢追求生命中的改變與成長,最終為上帝國的宣教而活。
2024.12.23 台南大專中心於2024年12月20日於臉書發布「聲援冬季青鳥」貼文,內文提及支持「退回選罷法修正案、退回憲法訴訟法修正案、退回財劃法修正案」三大訴求,並支持有意願前往台北立院現場聲援「冬季青鳥運動」之學生之來回交通費,共同為台灣民主打拼。不料,12月23日台南國民黨議員蔡育輝
不預設有什麼「收穫」的避靜 上學期天主教青年中心的朋友與成大團契展開一些交流,讓我有契機參加他們的彌撒與中心小夜市的活動,體驗一下不同的禮儀與認識學生工作。說到天主教,我很喜歡參觀各種天主堂,因為整個空間設計、採光與藝術,總是比新教的教堂還要來得莊嚴與神聖(雖不一定「華美」)。可能是年紀有到了(?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很開心今天能夠代表台南大專中心為大家分享神的話語。我現在在大專中心擔任成大團契的義工輔導,每週會帶成大的學生一起聚會,讓大家透過團契在信仰上有更多的造就。   今天分享的這段經文,是耶穌升天的故事。耶穌在世上的服事告一
「當我走進會議室,看見鋼琴上有一個小小的彩虹旗,我就知道這個基督教群體應該是個很特別的地方……這讓我有機會再重拾對信仰的追尋。」 如果生活營沒有「出事」,那就不是生活營了吧。去年的颱風,我們被迫滯留在台東兩天,經歷了彼此共在的奇幻旅程。今年我們則圍繞在群山中
上個月成大SCM團契的送舊,在歡樂、感傷、溫馨交織的氛圍下結束。每年都會經歷的送舊,這回卻有特別不一樣的感受。   畢業禮拜後,筱涵找我合照時,眉開眼笑地說:「你是帶過我最久的輔導耶!五年~」我對他自然流露的喜悅感到開心,但心想:「五年算久嗎?應該還好吧。」不過,仔細想想,能夠陪伴一個學生從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