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ETF市場,**元大台灣50(0050)與富邦台50(006208)**堪稱是「台股ETF雙雄」,同樣追蹤台灣50指數,擁有相似的成分股結構,包括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台灣大型權值股。這讓許多投資人產生疑問:「既然兩者投資內容幾乎一樣,那我該選哪一檔?」
這個問題其實已經被討論過無數次,市面上充斥著各種比較費用、規模、配息時間點的分析。但少有文章實際用不同「所得級距」來計算稅後淨收益差異,這反而是長期投資最應該在意的關鍵。
如果你是想要「長期持有、每年領配息、穩健累積資產」的投資人,而且希望避開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陷阱,這篇文章將幫你用稅務與總報酬的角度,一次看懂這兩檔ETF的實質差別。
0050 vs 006208 的關鍵差異在哪?

雖然兩檔ETF追蹤的是相同的台灣50指數,但在幾個關鍵面向上仍有差異:
首先,在費用率方面,0050 在 2025 年起大幅調降管理費,並採用累進費率機制,規模愈大、費用愈低,長期下來可有效壓低成本。而006208的費用率為固定值,略高於調降後的0050。
第二個重要差異是配息來源。0050的配息組成中,約有兩成來自「免稅的資本利得」,其餘為需課稅的股利;而006208的配息則幾乎全部來自股利,也就是全部都要課稅。這會直接影響你報稅時的金額與負擔。
最後是規模與成交量。0050的資產規模約為4500億元,為台灣ETF市場中最大,成交量與流動性也最活絡;006208則約為2000億元,規模雖然不小,但整體流動性還是略遜一籌。
長期績效誰比較好?其實差異不大
從2017年到2024年來看,006208在某些年份的表現略優,原因主要是當時費用率比0050低。但0050在2025年起費率下修後,兩者的報酬差距將進一步縮小,甚至未來可能反轉。
對長期投資人來說,兩者追蹤同樣的指數,績效本身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差個1%、2%,在長期定期定額的策略下並不會構成關鍵優勢。選擇時,應把焦點放在「稅務效率」與「實際到手金額」上。
不同所得級距下,誰能幫你多留現金?
很多人知道ETF配息要課稅,但不見得知道,0050的配息中有一部分是免稅的資本利得。這點在報稅時會出現明顯差異,特別是對中高所得族群來說更是關鍵。
舉例來說,假設每年從兩檔ETF各領2萬元配息,因未達補充保費門檻,不會被課健保費。然而在稅負上,0050大約只有1.6萬元會被認列為應稅所得(其餘為免稅資本利得),而006208則整筆2萬元都要納入課稅。
如果你的綜合所得稅是5%以下的級距,那這點差異影響不大,甚至006208還能多退一些稅。但當你的稅率來到12%、20%、甚至30%以上時,0050的稅後實得會明顯優於006208,有些情況下一年就能差上一千元以上,十年下來就是一筆不小的落差。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也該注意

除了所得稅之外,還有一項常被忽略的潛在稅負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只要單次領取的配息超過2萬元,超過的部分就會被課2.11%的補充保費。
雖然多數小資族單筆配息金額還不會超過這門檻,但當投資金額逐漸增加時,這項費用就可能浮現。
相對來說,0050配息中含有資本利得,這部分不會被納入補充保費計算,因此可以降低你被課補充保費的機率,在資產成長過程中提供更多彈性。
怎麼選?根據你的「所得級距」來判斷最簡單
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的判斷邏輯:
- 如果你目前年收入屬於免稅或僅需繳5%綜所稅的族群,那麼006208可能略有優勢,因為其全數股利可退稅效果稍高。
- 如果你的年收入在12%以上,0050會是更節稅的選擇,特別是30%、40%這類高稅率投資人,配息中的免稅成分會直接幫你省下一大筆稅金。
- 如果你關注的是長期費用與淨報酬,2025年之後的0050具備更低的年化費用率,長期下來累積報酬潛力略勝一籌。
- 至於小資族、零股投資人,兩者其實都很適合,現在零股交易已普及,0050的價格不再是進場門檻問題。
- 若你是定期定額投資者,則可以根據自己的稅率來選擇配息結構更有利的那一檔,長期投入的成果不容小覷。

最後提醒:別忽略了「稅務變數」與未解之謎

知名投資達人 哆啦王 曾經提到一個很有趣也很重要的觀察點:他發現006208配息中認列為「股利或盈餘所得」(報稅代號54C)的金額,常常比0050高很多,但官方資訊並沒有解釋這背後的原因。
換句話說,006208為何幾乎100%配發可課稅的股利,而非部分資本利得?這並不是成分股差異所能解釋的,可能與基金操作或會計處理方式有關,但目前尚無明確說明。這也讓006208的未來稅務組成充滿不確定性。
因此,選擇ETF不該只看表面的報酬率,更要理解背後的稅務結構與潛在風險。0050與006208都是優質工具,但選擇哪一檔,關鍵還是在於你自己的所得級距、配息需求與報稅策略。
只要你懂得避開補充保費、妥善安排投資金額與再投入時間點,這兩檔ETF都能成為你長期財富累積的強力助攻。記得:讓每一分錢落袋前都思考過稅的影響,才是真正聰明的存股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