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博思益行銷公司管理合夥人 張玫

以AI為例,人類語言拖慢人工智慧,一旦Multi-Agent Systems多代理系統彼此以程式語言溝通,不僅感知學習加速,適應演化更為進步,推動科技創新的指數級循環,這種技術匯流融合正在創造出所謂的Living Intelligence「活的智能」,從被動的接受指令完成任務,進階到主動的控制流程掌握成果,Living Intelligence終將影響每位領導人的未來決策。
眾所矚目未來學家Amy Webb發表的2025年科技趨勢報告聚焦Beyond(中文直譯為超越),快速倒帶到去年的主題Technology Super Cycle科技超級循環,由AI連結感應裝置加上生物工程所形成的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通用科技,以跨領域飛輪躍進到最新一波的產業革命,即將超越人類文明的界限。
個人與組織面對AI浪潮,Signal & Cipher執行長Ian Beacraft強調先行者所面對的挑戰是轉型而不是優化,工作技能的保存期限從20世紀初的30年縮短到10年,此時此地甚至直逼2.5年。目前LLM大型語言模型透過網路上99%人類知識進行訓練,某個程度上是整體平均的集合,隨著運用逐漸普及,將會把人變得平庸。未來一般的知識價格可能歸零,注重差異分歧所創造的價值,組織內部或個人專屬知識的價值不斐。下一波的人才大戰集中在技能快速擷取以及技能轉移效率,在AI時代生產力並非最佳評量指標,發揮潛力和才能,兩者並存勢將擴大成長的可能性。
科技最為平易近人的應用非迪士尼莫屬,一開場就走出星際大戰的機器人,東張西望,摇頭晃腦,非常吸睛。迪士尼精銳盡出,想像工程師說明如何運用科技將電影動畫落實在迪士尼樂園,包含將AI放在機器人身上訓練他們如何與遊客互動,把怪獸電力公司的場景打造成全新結構的雲霄飛車,從勘查地形及人體實驗模擬出汽車總動員的體感。最大的彩蛋是漫威英雄,迪士尼計劃推出鋼鐵人Tony Stark飛行實驗室,並且邀請小勞勃道尼參與發想和製作,當他出現時,現場尖叫連連⋯
SXSW很容易讓人FOMO情結高升,深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的場次,巴不得自己有N個分身,會場外每天不少品牌活動,加上3天XR(即AR和VR精選約30家)、4天EXPO(來自各國上百個創意或創業攤位)、3天Flatstock海報展,考驗體力、耐力外加時間管理的能力。
今年XR幾乎是VR的天下,最短半小時起跳,長則高達90分鐘,比以往的時間拉長許多,取下VR裝置後的不適感略微減少,將近一半的內容以訴說事件對人們的影響為主,例如烏克蘭防空庇護所、福島核電廠事件、南北韓分開家庭、墮胎、戰爭等。以沉浸式體驗每一個故事彷彿在現場面對面般,情感強度立刻滿到爆。
在EXPO的TechBiz by DCAJ攤位迎面而來日本人Madoka Kohno,cyberNamunamu執行長,企圖以數位動漫風格創作影音的方式表達南無阿彌陀佛,希望影響更多的年輕人。另一個攤位是針對植物父母和可靠的植物保姆媒合平台Leaf’Em,當沒人在家照顧植物時,經驗豐富的照護人員可以幫忙澆水,確保植物茁壯成長,完全反映許多人把植物當寵物的特殊需求。

來自本地Austin的新創公司LIFT提供體驗其研發的HEXA 個人垂直起降飛行器,無需飛行員執照或跑道,雖然報名時已經額滿,仍舊忍不住到現場碰運氣。無奈老天爺不作美,體驗飛行取消,至少在模擬器玩了10分鐘,只靠一個像是遊戲搖桿的操縱器就可以起飛降落繞圈圈,真的很簡單!

遠道而來的杜拜展現其軟實力,在為期5天的未來博物館舉辦一系列的活動,其中藝術家Refik Anadol最新AI裝置Earth Dreams地球之夢,利用機器學習將環境數據轉化成迷人的視覺效果,自然界隱藏的圖案栩栩如生地呈現,吸引大量人潮湧入。
近期Netflix推出紀錄片Don’t Die: The Man 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中文片名為長生不死:矽谷富豪的逆齡人生),主人翁Bryan Johnson現身說明他的主張,經由科學佐證以及自己人體實驗各式療法,把長壽當運動,詳細追蹤各種生物指標,成為全世界最健康的人,而且非常快樂。他深信快樂需要努力,充分規律的睡眠,不同類型的運動,正確的飲食習慣,良好的社區/社交關係,還要再加上持續測量追蹤成效。在AI飈速演進的時代,我們可能成為第一個不會死亡的世代,如何讓長生不死成為意識型態,跨越種族、宗教、政治、價值觀,值得每個人身體力行!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許多未知數帶來高度焦慮,SXSW講者鼓勵大家以好奇心去探索,不必急著論斷,只要願意去了解,就有機會找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