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寫可以不要寫」的寫作課
文章數
139
追蹤數
490
已付費
154
追蹤專題
贊助作者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寫作思考
●教育思考
●小學裡的
●小自學生
●中自學生
●大人自學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寫作思考
●教育思考
●小學裡的
●小自學生
●中自學生
●大人自學
●寫作思考
「會用」是一種控制?還是自由?當我「會用」之後,會不會也侷限了自己?
他說他會用鏡頭,感覺有一種在「控制」別人的感覺。我問了他一個問題:「會用鏡頭」跟「會用文字」,差別在哪裡? 他說會用鏡頭像是控制別人看到的畫面,我就想,那麼會用文字呢?會用文字是不是也控制了別人讀到的畫面?想到的東西?
廖瞇
2020-07-15
11
關於寫作的幾個比喻:戳洞、塞子、毛線球的線頭。隨興而寫?
長的東西就不是靠「想寫」與「時間上餘裕」就可以完成的。長的東西距離自己想寫的那個當下,已經有段時間,它幾乎都是被包起來的狀態。被包起來後就要這裡去戳那裡去戳,看戳哪裡會有東西流出來。當然,要戳什麼地方也不是亂戳,多半都是按著線索戳,像醫生看診。
廖瞇
2020-06-18
12
「不想寫可以不要寫」,會寫到哪裡去?關於這個專欄的一些思考與交代
前陣子想,「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好像太聚焦在小小的事,就是那幾個學生,我跟他們之間發生的事。雖然這些課程記錄對我來說很有用,但坦白說隨著訂閱人數下滑,我也在想,這些聚焦在小團體上的思考,對大家來說有用嗎? 想著想著,我發現自己竟然被數字綁架了。
廖瞇
2020-04-26
14
「你們到底有沒有學會寫詩的方法?」「有啊就是放鬆寫就好啦!」
我發現小孩敢不敢寫,跟大人真的有很大的關係。這次我去台東的兩間小學,其中有一間學校的老師聽到小孩的詩裡有髒話也沒關係,坐在後面靜靜的聽然後偷笑。而另外一間學校的某個老師,他一直問小孩有沒有學到東西?「你們那麼吵怎麼有辦法學到東西?你們到底有沒有學會寫詩的方法?」
廖瞇
2020-01-07
12
小孩寫出來的詩跟某人的很像?
〈為什麼〉 為什麼女護士是護士 男護士是男護士 為什麼女醫生是女醫生 男醫生是醫生 我唸完這位同學的詩之後,有小孩說:「這不是跟你的〈為什麼〉很像?」有小孩說這是在造樣造句嗎?
廖瞇
2019-09-24
4
【雜記】草皮的〈太陽、鬧鐘與貓〉
小孩有時會說出很棒的東西,但小孩不一定會想把它留下來,或是就算留下來了,也不一定想去修改它。因為對他們來說,「話說出去就出去了,字寫出去就出去了,沒有留下來也沒有關係。」 但對有些人來說,他就是會想要把自己想到的東西留下來,就是會覺得「給別人看之前自己應該再做一些確認」,我把這稱為「作者的自覺」。
廖瞇
2019-02-25
3
【雜記】感覺文字味道與聲音的遊戲
日常 很難 不捨得 丟掉 或許是 物品 時間有眼睛
廖瞇
2019-02-11
12
寫作能不能教?
上個月底,與W詩社同學討論了「寫作能不能教?」這個問題。當天講座結束後,我仍繼續思考著,我發現,當「寫作,能不能教?」這個問題被提出來時,當問題被這麼問的時候,我們有時就陷入了「可以」跟「不可以」的選項裡。
廖瞇
2018-12-13
7
發現,是寫作的開端
當我不經意的望向天空,那二十秒的紅燈等待時間,我「發現」了「黑夜中白色的雲」,這跟我以往印象中夜晚的天空大為不同,那是一種陌生的感覺。從一個極為「普通」的事物或現象,「發現」以往沒看見過、沒想到過的事,這幾乎是我後來寫詩的開端。
廖瞇
2018-09-04
9
「框架」是什麼?如何「移除」?真的有可能「移除」嗎?
前陣子有機會與盧駿逸對談,我們談「陪小孩寫作」。對談之後,我們才發現雖然各自經歷的教育現場不太一樣,但我們在做的事情極其類似──在真正進到寫作之前,我們做的都是在「移除」那些妨礙小孩寫作的東西。
廖瞇
2018-08-20
4
不想寫還是要寫──小談長篇寫作的方法
有時候我會想,今天好涼睡久一點;有時候我望著稿子,好大一個篇幅修改過後,字數看起來沒有進度;有時候我被週遭的聲音干擾,我不想被影響卻又沒有辦法;有時候我的心情被自己的內容卡住……但至少到目前為止,我都讓自己在每天早上坐到電腦前面。
廖瞇
2018-08-07
15
我這樣寫,寫出了我想說的了嗎?
有時候我會在寫作工作坊提出這麼一個問題:「是怎麼寫比較重要?還是寫什麼比較重要?」其實這兩者根本不對立,這麼提問只是想讓人們去思考兩者之間的關係。
廖瞇
2018-04-1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