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是什麼,找出原因才能有效治療!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位長期受自律神經失調困擾的個案找到了康舟,踏進診間時就分享 :「 醫師,我已經持續半年莫名失眠、頭痛明顯,變得很心煩,已經看過很多間診所也做過很多檢查,但最終只覺得自己陷入了惡性循環,變成一個沒有藥就沒辦法睡好的人,我感覺不到自己有進步,難道我要一直吃藥嗎?」


看到這邊您是否特別有感觸,或許這正是您或身邊親友正在經歷的同樣遭遇,短短的分享中其實透漏了許多人的心聲,例如失眠狀況,有安排治療但卻感覺藥物是一直增加、一直吃,是不是要走上吃藥一輩子這條路,也傷腦筋自律神經失調到底能不能好轉甚至痊癒。


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 ?

「自律神經失調」,就要從自律神經系統開始說起,其中又可細分為2部分:交感神經 (負責讓人保持專注)、副交感神經(負責讓人放鬆),並支配著人體大部分器官運作。而在正常分配任務的情況下,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運作是相互調節,並處於平衡狀態。故當身體未得到充足的休息,即有可能引發「自律神經失調」。


一般來說,患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常見症狀約莫有 : 胸悶、頭暈、頭痛、呼吸卡卡、腸胃不適、失眠...等。每個人出現出現不適症狀不一定,若您已經針對不舒服的位置安排過檢查,但都未找出原因,那就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問題。


自律神經失調該看哪一科?

而自律神經失調也是身體在跟你發出提醒訊號。現代人身體狀況問題多,且受整體大環境及壓力影響。它要提醒您別太累;當身體在抗議時,就要趕緊重新調整步伐,等步伐站穩了,您就能夠重新奮起。面對壓力身心科醫師是最適合陪伴患者去發現問題的引路人,更能有效協助你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


自律神經失調常見四大原因

常見原因說明壓力和情緒困擾長時間或強度較大的壓力,如:工作壓力、家庭矛盾、情緒創傷,也可能導致自律神經的交感與副交感不平衡身體疾病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帕金森症、多系統萎縮等疾病,這些疾病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神經細胞的健康和功能消化道微生物失衡近年研究顯示消化道微生物(消化道菌叢)與自律神經功能有關。消化道微生物失衡,可能會影響到自律神經活動荷爾蒙失衡荷爾蒙,如: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皮質醇等,都與自律神經系統的功能有關。當這些荷爾蒙的分泌失衡,也有可能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常見原因

1.壓力和情緒困擾 : 長時間或強度較大的壓力,如:工作壓力、家庭矛盾、情緒創傷,也可能導致自律神經的交感與副交感不平衡

2.身體疾病慢性疾病 : 例如:糖尿病、帕金森症、多系統萎縮等疾病,這些疾病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神經細胞的健康和功能

3.消化道微生物失衡 : 近年研究顯示消化道微生物(消化道菌叢)與自律神經功能有關。消化道微生物失衡,可能會影響到自律神經活動

4.荷爾蒙失衡 : 荷爾蒙,如: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皮質醇等,都與自律神經系統的功能有關。當這些荷爾蒙的分泌失衡,也有可能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但「自律神經失調」的因素可能大家各不相同,建議安排看診讓醫師了解詳細,才能有效早期治療。


詳細衛教相關資訊,歡迎至"康舟診所官網"多了解(*‘ v`*)

身心精神、內分泌新陳代謝,提供您日常保健知識小幫手,我們明白每個人都會有脆弱的時候,面對壓力讓心理的免疫力下降,不要忽視,康舟團隊能幫忙,協助您走過低落的夜晚,迎來清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