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計畫》從逃離到桃李滿天下,28 歲考上大學的補教老師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引言

「我現在是一名英文補教老師,但學生時期的我很常逃學。」


漫漫人生會碰到無數次迷惘,特別是學生階段常常對未來感到徬徨與不安,因此這正是個對未來毫無頭緒的時刻。

面對這樣的迷惘,有的人選擇繼續念書,有的人選擇逃避,而 Jumbo 老師逃了 10 年。




試圖打破教育體制束縛

說起學生時期,國中的勤奮向學在考高中時有了好的結果-考上成功高中,這卻是開啟了拒學之路,沒有別的原因,就是突然不想上課讀書。Jumbo 老師笑稱自己是出了名的翹課王,除了翹課前必定會找人代點名之外,他從原先俐落地爬牆逃學,到後來甚至獲取福利社鑰匙得以光明正大從卸貨門口出入。問起翹課背後可能的因素,他猜測:「過度叛逆吧我想。在一個自以為是的年紀裡想要打破體制的框架,不想和同學一樣坐在教室乖乖準備聯考,所以翹課到撞球間、冰宮、舞廳、夜店去放飛自我。」

試圖享受當下的自由與快樂、綻放青春的衝勁與大膽,Jumbo 老師從這些地方找尋到成就感:溜冰從四輪改為直排輪、從普通的動作到花式變化、撞球間的出色成績,都是成就感來源。「我還把我媽準備的便當拿去撞球館蒸。」他苦笑地說道。然而,即便在這些地方找到成就感,他腦中仍然會浮現各種自我懷疑:「撞球、溜冰能當飯吃嗎?」在過去風氣比較保守、學業至上的年代,以撞球、溜冰為生是 Jumbo 老師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raw-image

儘管試圖打破教育體制束縛,最終仍輸給了社會既定的枷鎖。那時是 Jumbo 老師人生迷惘的開始,對於目標毫無頭緒、全然不知未來方向,想抓住一線機會也無從持起,日復一日地消磨動力,浸淫在持續三年放縱玩樂的生活。「最後結果就是差點被退學,還成為那 1% 沒考上大學的人,就算重考也沒考上。」


18 到 28 歲,10 年青春的打轉與碰撞

raw-image

大學聯考的落榜讓 Jumbo 老師意志消沉,因此先入伍當兵兩年,之後便朝百工之路前進。「高中常跑夜店而熟識DJ,退伍後他就問我要不要學混音、接歌等等技巧,所以我就當了兩三年的DJ。」對於這份工作的想法,Jumbo 老師說工作本質並沒有不好,而是當時的工作環境複雜、龍蛇雜處,容易生活在社會的邊緣與黑暗面;又以現實層面來說,認識的人脈並不是未來能夠有幫助的,在諸多考量之下便辭職了。

於此之後,他還做過貼磁磚的工地工作、擔任服務生、在飲料店賣飲料,延續著高中的迷惘狀態,十年間他在各處打轉與碰撞,也在破碎狀態中盡力拼湊自己。問起迷惘是什麼顏色,「迷惘的顏色嘛…它像是抬頭看向天空,看似晴朗卻看不見方向的『藍』。」

沒有太陽指引無法辨別方位,蔚藍無雲背後藏著是無盡的迷茫與渾沌,就像是他的寫照,他稱這樣是最可怕的,因為真正迷惘的時候是很難意識到,例如每天開心玩樂的日子很暢快,然而回頭看那段,其實是渾渾噩噩地度日無目標。

雖然常聽到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但是當玩累的時候,才發現人生還很長。」28 歲,正是 Jumbo 老師玩累的時候,也是他開始意識到什麼是重要的、應該追求的事物。

對於為什麼 28 歲是一個分水嶺,Jumbo 老師認為按照常理的社會期待與職涯發展,到了 28 歲的資歷、事業及人脈應該都會小有累積。看看身邊同年紀的朋友有所成就,而自己卻還在原地踏步,這樣的差異讓他開始冒出回校園的念頭;於此同時,有位高中一起跑舞廳的朋友也在這時重考大學,更考上了全台前三大的科技大學,「我覺得他做得到,我應該就做得到。」這件事情讓 Jumbo 老師更加篤定重返校園的想法,並把壓力轉換成動力,閉關並切斷與外界交流,全心準備大學考試。


逐漸找到目標的踏實感與成就感

Jumbo 老師如願地考上了應用外語系,他笑稱自己那時候就像超級賽亞人,全身充滿鬥志與力量,不僅是班上成績最好,還開始教身邊同學,過程中也慢慢發現自己或許可以朝向教職前進,所以之後到美國念碩士專攻英語教學。「我想,可能也是種補償心態讓我決定當老師。」為了彌補青春時期的荒誕,當老師彷彿能夠回饋社會,或許這是撫平內心長久以來無助感的一種方式,因此回到台灣後他踏上補教老師之路。

回顧過往的日子,支撐 Jumbo 老師前進的動力其實一直是完成目標後的成就感,「這份成就感會讓我覺得自己準備好可以繼續往下一關了。」目標並不是一開始就清晰明確,而是走過的每一段路與抉擇所逐漸明朗化的漸進過程,就像是溜冰技巧的增強、撞球成績的提升、DJ 技術的習得、教學的熟稔,他在人生各階段,認真且踏實地朝著漸進式目標前進。

raw-image

談到對於迷惘的看法,Jumbo 老師和我們分享他的人生觀:「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迷惘時刻,只是時間點不同,例如青少年叛逆、中年暈船、老年失重心。而這些是自己的人生課題,他人的故事僅供參考但無法直接複製貼上。」對於 18 歲到 28 歲這段時間,會後悔嗎?他捧起杯子啜了一口熱黑咖啡,看著我們笑道:「說不後悔是騙人的,但如果這個後悔能夠轉換成動力,那這段經歷就發揮了正面影響力。」走過的一切正是形塑現在的樣貌,「迷惘不等於浪費時間,只要有認真做一件事,就不是浪費時間。

Jumbo 老師的嗓音透露出自信,也給出了面對迷惘的應對方式。未來或多或少還會踩上幾個迷惘,如果將它們視為下段路的休息站,「休息夠了再往前走,就算是荊棘的路,也會被你走平坦的。

raw-image


後記,編輯的想法

和 Jumbo 老師初次見面的過程是所有受訪者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訪談開始之前,老師早已手持紙本訪綱並在每一個問項底下詳列回答,甚至體貼地為一哩團隊準備一份做參考。

在了解老師職業之後,我想或許就是他的真誠與認真讓他成為一名教師,例如他對事情總是有所準備,以及訪談過程中的穩重談吐,他總是真心且堅毅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人生經歷的不同造就出他不凡的思考與開放性,同時也能夠擁抱人生中不確定因素,這正是令人嚮往也十分迷人的地方。

Be proud of every mile. 走在人生每一哩路的你,都是閃閃發亮的自己。 · 我們以說故事的方式,與讀者共享各式各樣的人生哩程,期望讀者能在這些微小故事中,建立自我的自評系統。 在每一哩路中,從容有意識地展現自己的光芒。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