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0 《不夠善良的我們》教會我的五件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不夠善良的我們》寫出一個很喜歡的故事,有許多感受,主要是以下五點,和大家分享


1 珍惜我們擁有的

簡慶芬擁有家庭,Rebecca擁有自由與事業,我想,長大後的我們偶爾都會羨慕另一種生活版本。卻不知道,自己擁有的卻也是別人羨慕的。

記得在最後的最後,Rebecca和簡慶芬說,「你不是很聰明嘛,怎麼總是活在別人的眼光裡。」

簡慶芬深深相信了那些心裡質疑的聲音,我想她走了一輪也覺察到,自己如常的生活是如此深厚的幸福。


2 呈現真實,我們都不夠善良

不是理想派的劇本,卻深深打進我們的心。

我想最好的故事,他是很真實、刺骨的。寫著某一種真實的生活,我們能走進那場共鳴,跟著心碎流淚,也跟著感受一切。

我們都最愛自己,會有貪心、為了自己好的時刻,我們都不完美,我們為了自己而抱著期待、離開與傷害一些人,我們都有不夠善良的時候。


3 選擇我們想要的樣子__關於三人的選擇

何瑞之選擇了安穩的對未來生活合適的另一半,選擇永遠當個負責任的丈夫。

簡慶芬最後選擇去見心裡的敵人,陪她走最後的煎熬。

我們的選擇,或許都有過懊悔的成份吧,就像于向立沒有來得及給出擁抱、沒有趕上Rebacca離開。

就像偶爾Rebecca仍會想起,那些與何瑞之相互依伴的日子,當年因為他媽媽的反對而放棄最愛的人。在她翻到簡慶芬和小孩的照片,也會有深沈的傷心吧。

我認為Rebecca是很勇敢的,她說,再來一次她一樣會這樣選擇。

雖然有點難過,但我想我是喜歡何瑞之、簡慶芬、張怡靜三位的選擇。何選擇溫暖地接受所有,會發現他雖然有些遺憾,仍一直一直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他是溫暖的另一半,也是溫暖的爸爸、溫暖的兒子、溫暖的前任。雖然覺得他的人生一直不自由,也或許一個負責任的人,永遠都不是自由的。

我也喜歡Rebecca,沒有傻傻地犧牲自己,她是最勇敢的角色。當年放棄了不喜歡的因素,一個人重新開始。她選擇照顧哥哥、選擇創業、選擇離開有毒關係、選擇不再等待不勇敢的人。

而簡慶芬是堅強的,12年的婆媳相處裡,到最後一刻她都做得很好。我也喜歡她終於找到了自己,是Rebecca帶她找到自己,困境總是給我們最多、最快的成長。我也欣賞她,在最後去尋找R、照料R,這應該會是她生命裡最不後悔的決定。我想,對這樣的她來說,工作成就並不是心中的追求,關係上的愛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她,把家裡打理得好,把兒子教養成一個禮貌貼心的孩子,她擁有幸福的家、愛著她保護她的人,那已是好美的狀態。


4 學習接受愛與恐懼

最幸福的,我認為是簡慶芬。

何瑞之早已選擇了未來要愛她,用自己的方式給予照顧,是簡慶芬心中的恐懼,淹沒了那份愛。

簡慶芬一度忘記,辨不清哪些是愛。

直到聽見——每一年蛋糕的牌子是因為她愛吃、Rebecca收到的手機簡訊。原來一切,源自於自己的恐懼,恐懼會深植在思想裡,阻礙與混亂。

當然為了愛,簡慶芬也付出了很多代價。聽婆婆唸12年、永遠覺得自己輸給心裡的敵人、打理一堆家務。

當年Rebecca的離開,很大一部分也是妥協恐懼,我想恐懼是一體兩面,也會帶人找到新的勇敢,她才有後來的她。

也許愛與恐懼,總是互相爭奪,會在心裡產生質疑的聲音,你就像搬起一顆石頭,往腳上砸。


5 繼續前進吧

我想,生命並沒有對的答案,我們就像劇尾寫的「繼續前進吧」。

受傷的心、不夠善良的我們,都要勇敢走下去,這些我們選擇而來的一路過程,我想,都會成為我們「心裡的微笑」。一切的好與壞,其實都很美,有些淒美,有些甜美,這才是豐富真實的人生吧。

20會員
47內容數
寫作、思考、生活,目前居住東京留學,跨領域學習建築空間專業,熱愛寫作、喜歡散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