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桌上的兩尊恐怖娃娃?童男童女是什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現代家庭大多不會在家中設有神明廳,一來是房價高昂,多隔出一間神明廳較不實惠。二來是現今多流行西式裝潢和建築美學,所以傳統風格濃厚的神明廳容易與裝潢產生衝突。但過往家中有神明廳的情況下,親人過世時就可能在家中豎靈,此時靈堂牌位左右就會放上兩尊紙紮的娃娃,一男一女,有些人會覺得這娃娃看來讓人不寒而慄,其實這兩尊娃娃稱為童男童女,也可稱作桌頭嫻。

圖 / 金麟生命

圖 / 金麟生命


童男童女是什麼?有什麼功能呢?

童男童女的起源來自於中國傳統的殉葬制度,殉葬,簡單來說就是陪葬,中國的陪葬制度盛行已久,早年更有殘酷無人道的「人殉」,也就是以活生生的人陪葬的制度。

但隨著時代演進,人殉的無道也被世人所詬病。陪葬器皿也開始從人殉轉為陶器,最著名的當屬秦始皇陵內起出的上千具兵馬俑。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陪葬品,之後由於陶器陪葬所費不貲,所以開始以糊紙和竹片黏合的紙紮開始流行。且活人殉葬終究為帝王所禁止,康熙就有頒布法令禁止人殉,從那之後人殉在中國也逐漸絕跡,並由紙紮取代成為廣為世人接受的陪葬品。

為何要將紙紮成童男童女的樣貌呢?因為古人認為童男童女有靈根和純潔的氣息,陪葬後能讓逝者順利羽化登仙。以前活人殉葬時期會將孩童的身體打洞灌入水銀使之死亡並保持長久不腐爛(從這裡也能看出過往人殉的殘忍)。

關於童男童女的小故事

童男童女其實有名字,童男名叫勤快,童女則叫伶俐,取這名稱當然就是希望他們勤快不偷懶,聰明且伶俐,古人認為童男童女能帶領逝者羽化登仙。但另有一說是童男童女可作為逝者的僕人,在陰間照顧逝者的生活起居。

有些人會把童男童女稱為金童玉女,但金童玉女事實上是觀音大士身旁的善才尊者與龍女尊者,不過後來將佛教與道教的觀念結合,希望善才尊者和龍女尊者能接引逝者魂歸極樂。對於童男童女還有另外兩則說法,道教中曾提到童男名為領道或歸真,童女則名為聽說或返璞,都是引領逝者成仙的使者。

後記

最後來探討一個比較偏向玄學的議題,很多人都會問說紙紮買了一堆,燒給親人真的收的到嗎?從宗教習俗的角度來看,焚燒這些祭品時,都會在上面寫上收件人的名稱。所以應當是會準確地交到過世親人的手上,另外在焚燒時還會有法師引領家人進行法事,防止孤魂野鬼闖入奪取焚燒的祭品。所以民眾大可放心,再者,這些祭品只是民間信仰的一種,只要抱持著相信的心態,逝者也定能感受到家屬的誠意,與其擔心紙紮物品能否收到,最好的方式是盡快收整好心情,重新好好生活,才是慰藉逝者在天之靈的最好方式吧!

40會員
71內容數
齁-是當你接到一屁股鳥事的時候會發出的嘆息。黑-是在看見人性陰暗時黑化的過程。給自己一個機會記錄下殯葬業的見聞,也讓大家了解這些英挺西裝背後藏著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