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是否能取代我們?關鍵在於我們想要追求什麼價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從ChatGPT 3.0橫空出世後,生成式AI開始對於我們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而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生成式AI可能也將很快地就為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最近Google推出Gemini app,讓使用者可以在手機上安裝,而Gemini不僅可以直接搜尋Google Drive的資料(如pdf or doc檔),也可以針對那些資料提供摘要,這顯然地提升了搜尋資料的效率。除此之外,Gemini也能應付一些在過往由Google語音助理來肩負的功能。此外,在一些筆記軟體中,生成式AI也被導入其中,如想要撰寫文章時,生成式AI可以提供我們一些建議,也許是訂定標題,或是內容續寫等。

以我所在的學術研究單位來說,生成式AI也是非常重要的話題,各種關於生成式AI的研討會持續地出現,各種將生成式AI導入學術研究的方法也一直被介紹,彷彿跟不上生成式AI的浪潮,在學術研究上就注定要被淘汰掉。導入生成式AI,已然成為各個機構、單位都必須面對的嚴肅問題。

不少人認為,生成式AI的出現是不可逆轉的浪潮,它將對各種行業都會造成程度不一的影響,甚至有些人因此感到非常焦慮,擔憂生成式AI是否會取代自己。然而,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我們是否認真地想過:我們究竟需要生成式AI來幫助我們什麼?當我們認為生成式AI可能取代我們時,它究竟是在哪些方面能夠取代我們?有沒有哪些能力是我們獨有,而它至少目前難以超越我們的?

前兩天,我和一位同事聊天,他有感於現在數位當道的潮流,任何事物都要和數位扯上關係,頗不以為然。他說了一個有趣的比喻,讓我深有同感:「這道理就像,你明明要吃麵,結果店家硬推刀子給你,而且告訴你這個刀子在吃牛排時很好用,你說自己只是想吃麵,店家卻說用刀子吃東西才文明、才是進步。」聽了他這番話,我頗感共鳴,原因是,當我們要完成一個任務(如吃麵)時,往往是因那個任務為我帶來價值(吃麵為身體帶來熱量,提供養分),而不是我究竟用什麼工具來完成它。無可否認的是,工具能夠在許多時候提升我們處理事務的效率,然而,當我們僅著眼於工具的強大效能,而忽略了其實是「完成任務」才能為我們「創造價值」,那麼,追求工具是否可能適得其反?倘若我只想吃麵,但卻因工具的緣故而吃了我並不想吃的牛排,那這真的是有價值的事情嗎?

研究「創新」理論的大師級學者克里斯汀生就曾發現,許多產品(如電腦的運算效能)可能不斷地進步,而擁有越來越好的效能,但從市場的情形來看,使用這類產品的顧客其實只佔一部分,可能還有一大部分的顧客出於各種因素,而沒有選擇使用那些產品,其原因可能是因那些產品的效能遠超出自己的需求,且那些產品即便有很好的效能,也無助於我們完成特定任務。克里斯汀生發現,市場上某些具有創新性的產品,其之所以到最後能夠站有廣大的市場份額,關鍵因素往往在於創新性的產品滿足了「某些顧客想要完成特定任務的需求」。這類產品未必是高科技的東西,但重點在於顧客藉由它來完成特定任務所得到的價值,當這類產品能夠為顧客創造價值,那麼,它就會逐漸地被市場所接受。

同樣的道理,當生成式AI開始進入我們生活中的每個環節時,它彷彿無所不能,甚至令人感覺到,總有一天,它會取代我們。當我們被這種的感覺所籠罩時,也許這正是我們認真思考一個根本問題的機會:「我們究竟需要生成式AI來幫助我們完成什麼任務?」基於生成式AI是受到龐大的資料所訓練出來,它當然可以完成很多事務,但並不是它所完成的事務,都能為我們帶來價值。以學術研究來說,生成式AI固然可以幫我們摘要許多內容,但從研究者的角度來看,必然是出於我要探究什麼樣的課題,進而決定那些內容是否可以幫助我思考那個課題。同樣地,它可以完成許多學術研究上的流程,但倘若在我的研究流程中,並不需要它來擔負某些功能,那麼,它的無所不能,就無法全然地取代我從事學術研究的整體流程。又如,即便生成式AI基於龐大的資料量,而能夠讓我們看到許多資料彼此間的關聯,但我們仍然必須問:「資料彼此間的關聯性,究竟可以告訴我們什麼?我們基於什麼樣的關懷,需要觀察它們彼此間的關聯性?」

生成式AI的流行,固然是我們當前所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也必須適應它的存在,但正因為它看起來無所不能,我們反而應該花更多的時間思考:「哪些任務可以為我帶來價值?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生成式AI可以如何幫助我?」當顧客到大賣場挑選鑽洞器材時,他所需要的不是鑽洞器材具備多少花俏的功能,而是鑽洞器材能否讓他便利地在他家中的牆壁上,鑽出一個大小合宜的洞。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博士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