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堂:跟自己好好溝通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次在發洩完認識自己的心情後,接著我要學習的就是如何與自己好好溝通,才能和其他人有良性的溝通及互動。

當我們知道如何單向地表達自我後,接下來就是要與對方產生雙向有效的溝通。

raw-image


這本書在這節的內容建議讀者可以用跟自己溝通的方式,將內心莫名的恐懼挖掘出來,並好好正視它。

說到我心中恐懼的事物,我可以很正面地說我知道自己有哪些內心異常害怕的東西,像是蟑螂、蜘蛛、任何昆蟲類我都絕、對、不、行!

詳細說明如下

今天開車開到一半,一隻蟑螂突然出現在車內的擋風玻璃前,我開始尖叫然後慢慢把車開到路邊停下,這時坐在副駕駛座的我媽準備拿衛生紙去抓牠,但是一眨眼的速度,牠又鑽進玻璃下的縫隙了,我開始喃喃自語說著我要去洗車,而且要內外都清的那種,於是開到洗車場後,我向老闆表示因為剛剛看到蟑螂所以麻煩幫我注意一下,洗完車後暫時是沒看到那隻小強,誰知道牠跑去哪了?

看吧!我可以很勇敢地?正面對決那隻小蟑螂(順便也解決了我一拖再拖的洗車待辦事項)


如果說剛剛是實體的恐懼感,那對我來說虛擬?的恐懼感則是從小伴到大的不安全感及自卑感,關於這點我大概從國小時就知道自己擁有這種感受。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沒有太過特別的遭遇,在我小時候我也是可以在家境狀況表直接填上小康這個選項的,而且又是我爸和我媽的獨生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啊!

那麼這種自卑感及不安全感是從何而來的呢?

大概是...

每況愈下的家境吧!看著父母為工作奔波,從薪水優渥的白領上班族,在追求個人理想及平衡家庭種種紛擾時逐漸陷入家族遺產爭奪戰而敗下陣來,老本漸漸掏空,但為了讓我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在國小三年級時將我從公立小學轉學到每學期需花費近十萬的私立雙語小學,而我向來是班上最晚繳費的孩子。

看著班上各個家庭背景不一般的孩子,我也陷入了同儕比較的無限循環中,除了家庭背景外,當時的我本來還對我的英文頗有些信心,畢竟在原本的學校都還在教ABCD而已,不承想一入學的英文程度測試,我被分到了A班,我還以為A班應該是最好的班吧?誤會大了!是英文最弱班。(總共有ABCD班)

自此低人一等的感覺好像逐漸牢固在我的身體中了

課業上,由於在雙語學校英文的比重佔了全部課業的一半,因此英文的不足讓我有種似乎永遠跟不上其他同學的自卑感。家庭上,隨著父母生意上的失利,有時在家中的情緒難免會過於激動,偶爾聽到雙方的談話內容也讓我對於未來更加沒有安全感。

歷經求學階段,直到現在我依然帶有這兩個不知道怎麼甩開的包袱,走在路上我仍然會眼睛放空直視前方或是低頭快步走過迎面而來的人潮,我不敢與對方有一絲的眼神接觸,深怕對方會看到我不堪的一面,也怕對方會說我的皮膚氣色很差、穿著很土、頭髮很亂,總之這股自卑感及不安全感在我的人生中很好地扮演了他們的角色。



小筆記:跟自己有了良效的溝通,才能和他人的溝通互動有完美的拋接球動作

#多動腦以後才不容易失智#




利用為數不多的假日出去走走晃晃,想把每次出去的細節都紀錄下來,如果不嫌棄可以進來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