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後,我才意識到職涯目標的設定是這麼一回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本以為職涯的目標設定是從工作的最終目標/成就來反推,舉例來說:希望做到某某職位、年薪突破多少錢、有個人代表作,又或者是把職種中的各種分支領域都摸透。

但我用了六年才發現,原來要先從自己最終想要、期待的生活出發,才有辦法去思考對於工作的期待,並且做到真正的以終為始。


一切的開始

考大學時,由於對人特別感興趣,因此以心理系為目標,結果學測誤打誤撞,讓我考上了國立大學的管理學院。

雖然錯過了心理系,但卻開啟了人資這條路,畢竟當時的五管(行銷管理、資訊管理、財務管理、風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其中人力資源管理是以人為核心,這剛剛好符合我當時的傾向。

也正巧大學加入的社團,有與畢業許久的學長姐互動的機會,因此從某個做獵人頭的大學長口中得知,如果要做人資,會建議用十年來作為練功的標竿,把人資的各項領域都練過一輪,再來決定繼續深造的領域(而這翻譯成人資的語言是:累積 full-function 的經驗與能力)。


人資這條路

抱持著學長的建議,在畢業後陸續做了非營利組織的人資策略規劃、全球百大企業的實習生體驗設計與執行、智慧製造業的招募與員工關係,後來又轉往教育新創做實習 program 的設計與勞動法令的健檢與遵循。

一開始因為什麼都沒做過,因此每遇上一個新的領域,對我而言都是全新且美好的學習與練功。

然而直到在教育新創工作時,我開始對於重複性的業務與行政感到疲乏,甚至出現許多懷疑人生的夜晚。


梳理人生觀、工作觀

於是當時除了與諮商師晤談以外,也透過《Design Your Life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當中的各項提問,來幫助自己梳理工作觀與人生觀,根據提問,這是我所寫下的其中一段文字:

「去體會各種可能性,不設限,也不被限制,能夠去體會各種高低起伏,透過這些洗鍊與收穫,洞察到更好的自己以及需要擁抱的黑暗面,然後帶著這樣的能量持續探索各種環境、文化,盡可能全面展開地感受與了解人與人、其他物種、環境的差異與連結,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影響性與渺小,對於所拿取的一切資源與物質,抱持感恩與愛惜,降低自己對於這個環境、世界的破壞與掠奪。和他人之間則可能存在著各種關係,但不論關係的有無遠近,活出最好的自己的畫面裡,應該都有他人。」

正是因為有此反思,讓我意識到相較於人資這個職業,我更期待的是過著類似數位遊牧的生活,去蹲點與體會當地的文化與生活,透過截然不同的思考模式,來體驗各種可能性,以及洞察更深層的自己。

因為這個梳理,而開啟了後來的程式學習與職涯諮詢。


總結

也是在這時候,我才發現到,相比過往是從某個偏好、傾向來決定工作方向,踏入職場。原來職涯的目標是從想要、期待的生活出發,去訂下對於工作的期待與目標

而我花了整整六年的時間才意識到這件事情。

如果再來一次,我會選擇在踏入職場之前,以及工作的每一年,都去反思自己的工作觀與生活觀,讓自己能夠更早走在期待的那條路上。

不過,雖然實際情況是走了遠路才有所意識與覺察,但仍然感謝曾經走過的路與每個經歷,讓自己更加懂得想要、需要、能夠捨棄的是什麼,也因此看到四個產業領域的生態、五個單位的組織文化與做事風格。

即便走遠,沿途的風景依然是意料之外的收穫。

3會員
25內容數
願你在人生的聚散離合中,都能帶著相信與禮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瑪的職涯筆記 的其他內容
被接住的需要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願意放棄的自己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封信,給 24 歲的你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五個提問,重新塑造自我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其實我也怕犯錯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休假也停不下來,怎麼辦?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