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和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翔澤設計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翔澤設計」的創辦人鄧瑞珍(鄧姐)穿著雅致,用詞精準,確實如同她形容自己的那樣。鄧姐原本是家公司的主管,工作崗位一待十來年,她壓根兒都沒想到後來會轉行做窗簾。鄧姐口中的窗簾就是「翔澤設計」的主要業務,由鄧姐的先生領軍,帶著一批訓練有素的師傅在竹南、頭份一帶闖出一片天。鄧姐不只平日跑業務、處裡帳目,還擔當店的門面,讓她笑說自己是「校長兼摃鐘」。




萬事起頭難,車床旁的猶豫與堅持

就在決定創業後,鄧姐所做的第一件事是跑到窗簾工廠當了一年的學徒;講好聽是學徒身分,實質上就是不支薪的免費勞工。沒有親臨現場就不會知道,工廠內十分悶熱,時常一下子就滿頭大汗了。然而那一年的收穫豐碩,鄧姐因此扎下基本功,她學會辨別布料,也認識了快二十種不同類型的窗簾樣式,同時也學懂如何丈量窗簾尺寸與如何縫製出好窗簾。鄧姐表示在當學徒時也會萌生退意,畢竟太辛苦了,但深思熟慮後得到的答案是再堅持一下。實際上,這個猶豫與堅持之間的搖擺,在鄧姐身上出現得並不頻繁,一半原因來自她個性中的強韌,另一半是一路支持她的先生。

「我先生原本就是窗簾設計與施工人員,他懂得多,性子又溫和,我有時失了耐性,他都會說慢慢來,不要急。」這對夫妻檔就這麼相互扶持,相互鼓勵打氣,「翔澤設計」也慢慢地做出好口碑。目前有竹南與頭份兩家門市之外,服務更結合了裝潢工程、居家裝潢、系統廚具、門窗傢俱裝修等。

raw-image


三分鐘簡報,換上牛仔褲的窗簾小妹

從工廠出師,鄧姐開啟了她的創業之路,這時候她赫然發現自己的裝扮得重新打造,因為她再也不是上班族了,穿著一身套裝去施工現場不免讓人多看兩眼。「大家都叫我董娘,好尷尬。」鄧姐笑著說。接下來她換上牛仔褲,變身成了「窗簾小妹」。這個小妹不畏艱難,只要有完成交易的機會必然全力以赴,也因此鄧姐碰見一樁至今難以忘懷的事。

那是多年前某日,一對夫妻進來店裡,談了許久也看了許多不同款式花色的窗簾,直到大家都站在收銀機旁準備結帳時,先生卻突然反悔。生意做不成不是太大打擊,但讓鄧姐心裡難受的是所有花費的精力與滿心期待卻落空,更沮喪的是無法準確揣摩客戶的心理。事後鄧姐分析,可能是夫妻兩人沒溝通好,於是她痛定思痛,研究出一份「三分鐘簡報」;這份三分鐘簡報至今仍是店裡接待客人的標準流程,它可以快速地讓客人清楚瞭解「翔澤設計」的服務、產品特色與價格。如此一來,不僅節省了客戶百般思量的時間,也順利提升他們購買商品的意願。


魔鬼藏在細節裡,三思而後行

當被問及經營理念與策略,特別是如何面對市場上窗簾大品牌的挑戰,鄧姐說服務一定要真心誠意,並引用了一句藥學行業的古訓,據稱亦是同仁堂的名言—「修和無人見,存心有天知,」即使無人在一旁注視,仍然認真做好每件事。舉例而言每當先生帶著師傅去安裝窗、在牆上鑽洞時,他們都會一邊鑽一邊用一塊布接住灑落的粉塵,剩餘的若是掉落地面,他們也一定擦拭清理乾淨,好讓客戶在見到新窗簾的那一瞬間,也見到一室明亮。「翔澤設計」也會幫客戶配色,因為窗簾常常是主導空間視覺很重要的一環,好窗簾又是一掛很多年,美感、實用性和價格通通要考量。由於「翔澤設計」會盡量幫客戶設想,所以回頭的客人很多,介紹別人來的也不少。由此可見,鄧姐的細膩、務實與專業是她在創業路上站穩腳步並永續發展的最大關鍵。

raw-image


鄧姐有三點建議給想創業的年輕人:首先,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想好想清楚再做,否則資金投下去就像「打水漂」,一去不回了;其次是確定自己個性是否適合創業,那是必須能吃苦耐勞,而且要耐得住挫折磨難的;最後是心態調整,要創業了一切事情都要百分百全心投入。鄧姐話說得中肯,言簡意賅,而每一個有心創業的人都應該把這些話放在心裡,三思而後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