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益

#吳明益含有「吳明益」共 10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5/5· 天橋上的魔術師
台灣文學——《天橋上的魔術師》中的「消失」和「回憶」《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發佈在
明月月
2024-05-05
9
murmur
2024-04-25
5
從《海風酒店》談成為沉積層   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起初以為是科幻故事(宛如影集《闇》中的隧道),中間以為是愛情故事(女主角返回男主角的部落經營海風酒店),結果是環境抗爭故事。當看到「太陽能板做成的塑膠向日葵戶外藝術」時,筆者噗嗤一笑,果然猜到是花蓮秀林鄉和平村的「台泥DAKA園區」。猶記兩年前,與內人騎著單車由台東往羅
Thumbnail
發佈在
辯證人生
2024-03-17
0
台灣文學不必復興,因為一直都在   好的電影,在看完後會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些東西。因為好電影觸發了我們的某種情感或某種不知道的東西,而唯有透過書寫,才能夠釐清不知道。同樣的,今天是第2次聽吳明益老師的演講,同樣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下來。   記得第1次聽是去年7/15,在還沒搬到南崁兒童藝術村的南崁小書(詳下方連結〈屁股對
Thumbnail
發佈在
辯證人生
2024-03-13
1
從《苦雨之地》談好作品來自作品的「哲學性」   任何一部「好」作品,不管是文學、電影、建築、音樂,背後都要有「哲學性」,因為「哲學性」是一部好作品的核心。而吳明益的《苦雨之地》,無疑徹底展現了文學獨特的哲學性。   「寫作者該是定義的改寫者,而不是衛星。」   「演化學者談人的物理性存在的演化,小說要處理的是人抽象的『精神
Thumbnail
發佈在
辯證人生
2024-03-12
2
屁股對著吳明益的幾種可能性 前天(7/15)除了是世界盃冠軍戰之外,也是吳明益老師今年在台灣的最後一場演講(下半年要去香港中文大學客座&到日本宣傳《單車失竊記》日文版)。午後的南崁小書店,擠滿了「蝶粉」(老師研究蝴蝶?)。現場擺了許多老師過去的著作,買書送簽名,其中當然包含了我所看過的《單車失竊記》、《天橋上的魔術師》
Thumbnail
發佈在
辯證人生
2024-03-12
0
從《單車失竊記》談撿起被世界遺棄的經驗,將它化未來為美好的經驗 這段話是相對於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在《如何獨處》中提到:「小說是將經驗的浮渣轉變為語言的黃金。小說意味著撿起被世界遺棄路邊的垃圾,將它化為美好的事物。」 在《單車失竊記》中,涉及二戰戰史、台灣史、台灣單車發展史、動物園史、蝴蝶工藝史等,作者吳明益也因此求助了包括東
Thumbnail
發佈在
辯證人生
2024-03-12
0
天橋上的魔術師《天橋上的魔術師》為2021年的影集,改編自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欲重現1980年代台北中華商場的榮景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Thumbnail
發佈在
閒聊仁話
2024-02-18
0
閱讀的軌跡:過去在瓦當辦過的讀書會,宣傳文案2023/06/21《家離水邊那麼近》 「品味一本書恐怕比品酒更孤獨。不過,書和酒有個共通點:透過討論和分享,味道會變得更清晰、更細膩。」這段出自《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裡的話,很適合用來為世上所有的讀書會作註解,也是本次讀書會的宗旨。 《家離水邊那麼近》是本次讀書會的第一本
Thumbnail
發佈在
麋集之地
2024-02-14
3
午後讀書會的選書,與簡介2024年瓦當人文書屋的讀書會選書、選書的標準以及簡介。
Thumbnail
發佈在
麋集之地
2024-01-2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