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鹿文化

#有鹿文化含有「有鹿文化」共 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當時小明月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2024-06-07
11
人生中途週記簿 人,終究要步入中年的,終究面對老, 瞿欣怡49歲這年,踏入初老門內,心臟出現小問題, 開始定期跑醫院,檢查、回診拿藥,服用心血管藥, 讓身體好好運轉,可以如期參加鐵人三項。 她的伴侶(後來的太太,臉書所寫的老爺),笑說:歡迎來到老人俱樂部。 她在心裡啐道:靠,人,原來真的會老。 來到人生
Thumbnail
2024-04-17
6
【閱讀紀錄】#17 讀林佳樺《守宮在唱歌》《守宮在唱歌》是作者林佳樺的散文集。
Thumbnail
2023-03-09
7
《每天都要有快樂的時候:菜根譚教我們的處世SOP》今天去圖書館找書,意外發現新書的架上出現了王溢嘉老師的書,就馬上一起借回家了。 王溢嘉老師的書,我收藏了10年的是《活用禪:豁然開朗的人生整理術》,因為是一篇一篇的禪宗小故事,加上王溢嘉老師讓人讀起來就很柔和平靜的文字,我當時還把喜歡的文句用螢光筆畫起來,認認真真的像學生讀課本一樣,現在覺得自己好破
Thumbnail
2023-01-03
5
流浪書單|總目錄📖無限嚮往遠方的生活和風景,疫情期間出不了門,那就看看書吧!畢竟,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嘛~~~
Thumbnail
發佈在
kaya的沙龍
2022-05-31
6
《鏤空與浮雕》|前時尚雜誌主編范俊奇筆下的「三十篇名人側寫」《鏤空與浮雕》既是名人側寫,也是文學創作。多數雜誌報導名人都是用起承轉合的方式來描寫明星的風光與登峰造極的時刻,而范俊奇卻把距離我們那樣遙遠的明星,透過犀利而又透徹的生花妙筆,變成一個彷彿能伸手觸及的人物。
Thumbnail
「文學相對論」經典醫事散文——特別收錄:《小毛病》「生而為人,我只能往前,是無法重新來過了。但是,行到此時,我期待自己,以平靜的心迎接日常中不可避免的變化,對應它,容納它——或者,那是最適合的狀態也說不定。」——吳妮民 吳妮民以《小毛病》回歸她所廣為人知的醫事書寫,異於《私房藥》中初畢業於醫學院的青澀眼光,習醫、行醫、寫作十餘年的打磨,她探看診間的
Thumbnail
吳妮民最新醫事書寫:《小毛病》從孤獨死到追憶生,從疾病到女性身體…… 時間滴滴答答,不讓步也不寬容; 生命只能往前,與萬物微微變幻。 推薦序—李欣倫(作家、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小毛病充滿時間 每當看見中醫師父親為自己配藥時,腦海裡便浮現吳妮民第一本散文集《私房藥》的段落:醫生都為自己的突發或長期困擾的小毛病,私藏藥片藥丸,
Thumbnail
《倍萬自愛》:學著蘇東坡愛自己‧享受快意人生自愛.自在.自由 學著蘇東坡愛自己,享受快意人生 痛或喜,人生最後只有你自己 深入靈魂的咒語—「倍萬自愛」 研究蘇東坡三十多年,亞洲一流蘇學女專家衣若芬教授最新作品《倍萬自愛:學著蘇東坡愛自己.享受快意人生》。書信未尾,你說「敬祝安康」,蘇東坡說「倍萬自愛」。 生命不夠愛你一萬年;人人都要愛自己一
Thumbnail
《由藝術座標到星際座標》:從畫廊主到畫協理事長的望遠與踏實邀集眾多有才有志之士,深耕臺灣藝術,共創產業美好光景, 為這個時代的藝術產業,如此果敢思惟並介入,望闊行遠! 是以步履所及,功不唐捐!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