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俘

#戰俘含有「戰俘」共 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嚴寒大地的台籍日本兵生命經驗- 讀陳力航《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零下六十八度是什麼感覺? 首先,零下二十度時,光是呼吸就會痛;在零下二十至四十度之間時,若將香蕉當槌子使用,有可能將釘子打進去......。
Thumbnail
發佈在
Nga的書櫃
2024-05-03
2
戰爭下的犧牲品,人性、失落與迷惘-《戰廢品》《戰廢品》,敘述主角在朝鮮戰爭中的艱難經歷與對戰爭的感慨,充滿人性與政治的複雜交織。書中揭露了戰爭的殘酷和戰俘在戰俘營中的遭遇。同時展現在國共內戰後選擇的困難抉擇,無論選擇何方,都伴隨著犧牲和後悔。文章表達了對戰爭的憎惡,對信仰的質疑以及對人生的絕望。
Thumbnail
發佈在
Mauro's沙龍
2024-03-07
7
電影《來自雪國的遺書》觀後感來自雪國的遺書,真的是一部很感人的電影。 這樣說,感覺像交一篇應付了事的感想文。 但它的感人,腳本、演員的演技、導演的安排不在話下,更多的是主角山本幡男的人格的展現。 故事背景在二戰後的西伯利亞戰俘營。 光是聽到「西伯利亞」和「戰俘營」兩個關鍵字,就可想見這絕對是一篇血淚交雜的故事。 就如同
Thumbnail
2023-08-27
4
二戰遺跡——日軍戰俘營(三)多數戰俘返國後避談個人經歷,有些母國甚至要求返家的戰俘簽署「保密狀」。
Thumbnail
不可饒恕·流血的進步-海牙及日內瓦公約人類的進步並不總是一帆風順。二戰後確認的國際規則,總是被極少數國家所破壞。布恰大屠殺終於使得人們認識到,俄烏戰爭不僅僅是侵略與反侵略戰爭,而是維護當代文明準則的守衛戰。
Thumbnail
2023-07-22
3
不可饒恕·流血的進步-紅十字會杜南憑借自己的努力,讓人道第一次將人道主義援助,引入到交戰國的規範中,通過這一規範,對交戰國雙方的傷員進行無差別的救助,第一次讓文明之光,照進戰場。 他的經历再次驗證了哈耶克:每當人類面臨災難,救助者總是未知的個體。
Thumbnail
2023-07-2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