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者

#被害者含有「被害者」共 1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面對惡意的傷害,絕對不能夠順從就範。】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Thumbnail
2024-04-11
4
車禍後應如何計算合理賠償金額?一篇文章帶你了解所有必要步驟在車禍賠償談判中,受害者應避免使用模糊語言,而是應具體計算包括醫療費用、必需醫療用品支出、交通費、薪水損失、看護費用及精神慰撫金等在內的損害金額。確保所有費用有相應證據支持,並按照實際和合理的標準進行請求,以提高賠償談判的透明度和成功率。
Thumbnail
2024-03-24
4
韓國懸案 |坡州計程車司機被殺害事件①-②1999年的最後一天,大家都在一個迎來千禧年的興奮氣氛當中,然而,那天坡州上午出現了一起案件,這樣的迎接新年慶典氣氛也隨之被打破....... 朴士官以爲是一個被丟棄的人體模型道具,但撇見臥躺在草叢中的模型手指上似乎戴有金戒指,而感到相當疑惑,便更靠近上前一探究竟.....
Thumbnail
2024-03-07
18
5/5· 客製化自殺
一「線」生機蘊藏惡魔呢喃—《客製化自殺》《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教出殺人犯Ⅰ: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過年期間除了看飢餓遊戲被各種殘忍包圍,只看完第一部之外,就是讀完這本書。日本的犯罪事件和霸凌的預防、矯治反省、實踐,著實帶來了許多重要的想法,而這些也值得每一個希望社會能更好的人注意、努力。 反省真的是一件困難的事。首先否定自己就已經相當困難,再者對於這個否定還得給出社會期待的回應。加害者對於這樣
Thumbnail
2024-02-14
9
國中生割喉案的反思近日震驚社會的國中生割喉命案,引發大眾關注,加害人隨身攜帶刀械的行為已非臨時起意的犯罪,而是本來就有主觀傷害不特定人的犯意,連砍十刀且刀刀致命,已非一般人所能想像,以一名青少年來說殺人可以如此鎮靜冷酷,視他人之命猶如草芥恣意踐踏,未來是否會做出更令人震驚的行為,光用想像就讓人不禁發寒
Thumbnail
2023-12-28
3
別跟他人去比較難過好嗎好多年前還是個小大一的時候學校舉辦了一場講座,主講者是作家林達陽和棉花糖主唱小球,主題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兩件事,一件事是他們兩人的互動,小球在林達陽面前像個稚氣近乎幼稚的小妹妹,還記得她演講到一半突然舉手說她要去尿尿,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另一件事是林達陽說的一段話,原話已經記不清了,不過大意是「無需
Thumbnail
2023-12-10
20
【 泥菩薩の小聊聊 】某天聚餐後,朋友問我:「你不是都有在接觸靈修嗎?OOO(某位共同朋友)的狀況那麼糟糕,你怎麼不去救他呢?」   聽到這個提問我有點詫異😶,但我不怪我朋友,因為畢竟在旁人的眼裡會認為,會靈修的人,不是都有慈悲心,應該會去助人嗎?大家會這麼想我也蠻習慣的。   但我要說   首先,靈修這個
Thumbnail
【療癒師觀點】有了同理,羞辱就不存在—從「台大經濟系系學會會長選舉政見」談羞辱的根源從前陣子開始,我的臉書版面就被「台大經濟系系學會會長的選舉政見」的圖片蠻大幅度地佔據。 因為我的身份,我感覺到被攻擊,並且無意識地想要反擊;但是,那會進入「講出更難聽的話來傷害對方」的角色,然後陷入無止盡迴圈⋯⋯於是,我離開戰場,開啟另一個提問。 為什麼他們會公開歧視他人,並且不覺得這有什麼?
Thumbnail
【職場】被害者,難道躲不過被檢討的命運嗎 ? Netflix播映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中,當亞靜決定上直播節目前一晚,文方特別跟她沙盤推演隔天該如何說明自己跟趙昌澤的種種。其中,亞靜的裸照並不是用被暴力脅迫下所拍攝的,她當時的身分還是介入別人婚姻的第三者。因為這幾個附加條件,模糊了她是受害者身分,播出後不意外引來許多討論與批評。
Thumbnail
2023-05-1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