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安哥的人資『跨界思考』

世安哥的人資『跨界思考』

21 位追蹤者
遊走策略與哲思之道,橋接新創與傳統之淵。多年經驗鑄就識人之鑰,善於開啟企業人才發展之門。一位跨界思考者,將各學門交織在心,營造綜合之策略思維。勉力勤於筆耕,提供跨界洞見。樂於助人,也善於助人。以職涯輔導為職志,指引開創性發展方向。誠信、尊重、責任、學習、慈悲,是我的行動實踐價值,於變革中,見證成長。
由新到舊
運用『評鑑中心 Assessment Center』識別 ESG人才評鑑中心(Assessment Center)是一種綜合性人才評鑑方法,可系統化評估參與者在真實工作環境中的行為與表現。常見模式包括籃中演練、無領導討論、個案研習和口頭簡報。
Thumbnail
2024-06-01
5
人生千萬不要陷入『戰術成功』、『戰略錯誤』的陷阱人生中,戰術成功而戰略錯誤的情況很常見,卻極具風險。短期成功可能讓人忽視長遠目標,導致最終失敗
2024-05-30
6
為自己爭取『相對高』薪資的三個基本動作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為自己爭取相對高薪資的三個基本動作,包括尋找高毛利的企業、尋找薪酬PR值高的企業和尋找薪酬佔比高的企業。閱讀本文,您將瞭解如何在求職過程中執行這些基本工作,以確保自己能夠獲得不錯的薪資水準。
Thumbnail
2024-05-27
3
如何保持企業活力?從『鯰魚理論』和『工作輪調』說起本文探討了鯰魚理論和工作輪調對於保持組織活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性。通過引入新血液和促進內部交流,這些策略能夠幫助企業應對市場變化,保持競爭力。但企業在實施這些策略時,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市場環境,平衡變革與穩定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2024-05-23
8
佛洛姆的『存在型』生活模式與『儀式感』本文介紹了存在型生活模式和儀式感之間的聯繫,並從心理學、社會學和文化研究的角度討論了儀式感的多重功能。同時,文章也闡述了存在型生活模式與工具型生活模式的對立以及異化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5-20
5
何謂『到場力 Power of Presence』?到場力是指個人僅憑其存在就能對周遭環境和他人產生影響的能力,不依賴言語或行動,而是來自於個人的氣場、地位、經驗及與他人的關係。到場力在古代被視為力量和穩定的象徵,在現代企業中,領導者的到場往往會給員工帶來信心和動力,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識。
Thumbnail
2024-05-17
8
什麼是 超級連結者 Supercommunicators ?超級連結者是能讓與他對話的人感受到特別的聯繫感,在團隊合作中也更受歡迎,且更容易達成目標。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發現,超級連結者能夠通過探究型對話、情感型對話和社會型對話,實現與他人的神經同步,從而建立更緊密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2024-05-15
6
職涯輔導實務中十種『以盲導盲』的現象職涯輔導中存在諸多「以盲導盲」的現象,這些現象可能對個案的職業生涯造成長遠影響。一些顧問依賴過時經驗或缺乏行業知識,可能導致個案做出不符合實際需求的職業選擇。例如,過分強調個人經驗而忽略行業動態,或因刻板印象提供不適合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5-11
9
新書導讀:一本化『被動』為『主動』的新世代面試指導奇書 談面試的書我看過很多,我自己也在教如何面試,但作者丁晨琦小姐所寫的《掌握面試主動權的Highlight面試法》這本書,卻讓我驚為天人(我沒有誇張)。這本書中不僅詳細講解了面試的內在邏輯,更提供了一整套創新的面試策略和技巧,對於想要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求職者,這本書絕對是你必讀的一本書。
Thumbnail
2024-05-08
9
企業對於年齡45歲以上求職者,非常不友善的十個原因本文分析了臺灣熟齡求職者在就業市場中面臨的障礙,包括社會文化偏見、技術與能力障礙以及經濟與成本考量。提出熟齡求職者應持續學習、調整薪資預期、展示長期價值、維持健康和體能、展示適應力和創新能力等應對策略,並通過實例展示這些策略的作用。
Thumbnail
2024-05-07
12
無法拒絕的『耳聞』在捷運車廂中,我們無法拒絕聆聽到別人的故事。這種無意間的聆聽提供了觀察和理解社會多樣面貌的機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公共交通一直是城市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捷運車廂中的故事不僅是城市生活的一個趣味教育資源,也是一種文化滲透。
Thumbnail
2024-05-05
6
五一勞動節 論勞動權的五大階段 三大脈絡今天是勞動節~一個全球勞工階級共享的節日,一起理解一下社會對勞動者權益的關注和演進。從19世紀工業革命初期勞動運動,到今日面對新技術帶來的挑戰,勞動權歷史可劃分為五大發展階段:初期階段,法制化階段,擴展階段,全球化階段,及新時代挑戰階段。這些階段展示了從基本權利鬥爭到全球勞動標準的進步。
Thumbnail
2024-05-01
4
『學歷主義』對企業用人的十大傷害學歷主義過度依賴學歷作為評估員工能力和潛力的主要標準,忽略了個人實際技能、工作經驗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能導致人才錯配、創新能力受限、員工流動率提高、員工激勵問題、多樣性缺失、培訓成本增加、組織彈性受阻、公平性問題、社會責任缺失、品牌形象損害等十大傷害。
Thumbnail
2024-04-30
7
『幸福』與『尊敬』為何不適合作為企業的使命幸福與尊敬是人類普世價值,但可能不適合作為企業使命核心。原因有五:過於抽象主觀、多樣性期望歧異、與商業目標關聯性低、執行挑戰、形成過度正面的文化。企業使命應具體可執行,與業務目標直接相關,幸福與尊敬更適合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Thumbnail
2024-04-20
12
失敗的十種層次失敗是未能達到預期目標或結果。本文嘗試將失敗分為十個層次~從小失誤到終極失敗。失敗會對個人、團隊和組織產生影響。它可能導致沮喪、損害士氣、蒙受財務損失等,但也可能成為成長、反思和改革的契機。也許失敗並非一無是處。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應對挑戰、珍惜成功。
Thumbnail
2024-04-11
8
地緣政治與日本『四大商社』的距離• 日本四大商社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既是追求商業利益的企業,同時也是國際政治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在地緣政治的挑戰中尋找平衡,如何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貢獻於全球的和平與繁榮,是一個持續觀察和思考的課題。
Thumbnail
2024-04-09
6
個人AI化 vs.組織AI化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個人AI化和組織AI化兩大趨勢,分別應用於個人生活及工作,以提升效率和品質,以及應用於企業運營以提高生產效率和決策能力。 個人AI化包括智能助理、個性化推薦系統和智能家居等,使人們能更專注於創造性工作和享受生活,而組織AI化則應用於智能客服、智能製造、供應鏈優化和風險評估等範
Thumbnail
2024-04-07
5
HR為何需要具備『採購職能』?HR需要具備採購職能,以提升企業內部運作效率與員工滿意度。 人資管理的發展與外部環境的變化緊密相連,因此採購職能成為人資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採購職能包括需求分析、市場調查、評估議價、合約管理以及績效管理。 HR為提升採購職能,需要刻意參加相關課程訓練、閱讀書籍、向專業人士請教以及累積實務經驗。
Thumbnail
2024-04-06
2
普信(男/女)的心理學解釋 ~ 鄧寧-克魯格效應「無知比知識更常孕育自信。(Ignorance more 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出自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所著的《人類起源》(The Descent of Man)一書中。
Thumbnail
2024-04-05
4
《戰爭的理性主義解釋》這篇重要論文的簡介《戰爭的理性主義解釋》這篇由 美國學者詹姆斯·費倫(James D. Fearon)教授於1995年發表的論文,不僅在政治學領域引起了廣泛討論,也為我們理解國際關係中的衝突提供了『非理性主義』外的新視角。
Thumbnail
2024-04-04
4
各論:遊戲社會學家~羅傑·卡洛 (+寶可夢應用解析)拖的有點久了,今天來填坑一下,談談另一位遊戲社會學家 法國的 羅傑·卡洛 Roger Caillois (1913-1978)。卡洛的學術生涯跨越了多個領域,包括人類學、社會學、文學和心理學,他的研究成果對於後來的遊戲理論和文化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2024-03-31
3
快思慢想 x 學習模式 的四象限思考卡尼曼的思考模式(系統1與系統2)與學習方式(微學習 Microlearning 與 傳統學習)四者結合起來,構建一個我覺得非常有趣的四象限模型。這個十字象限模型也許能夠深化我們對於『學習與思考』模式結合的理解,以及為個人成長和企業培訓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Thumbnail
2024-03-30
4
薪資結算 與 薪酬管理 的十大差異「薪資結算(Payroll)」和「薪酬管理(Compensation Management)」有什麼不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涉及人資管理領域的深層次認知差異。今天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個主題,揭開薪資結算與薪酬管理之間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2024-03-29
6
您有聽過『不完備定律 Incompleteness Theorems』嗎?想像一下,你手上有一台超級電腦,它號稱能解答宇宙中所有問題。所以你問了它一個問題,但它卻回答說:“這個問題我解不了。”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矛盾? 但這種情況就是著名奧地利數學家 庫爾特.哥德爾(Kurt Gödel)在1931年提出的『不完備定律』的核心所在。
Thumbnail
2024-03-27
2
企業可以跟『黑道幫派』學的管理模式想像一下,如果一位黑道老大走進MBA的課堂,站在台前講課,那畫面會有多酷?他可能不會談利潤增長或股東價值,但絕對會談到忠誠、權力、地盤爭奪,以及如何管理一個高度效忠的組織。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是在談論一個極端版本的企業文化和人資管理?
Thumbnail
2024-03-26
4
您知道『結構群』這家書店嗎?昨天晚上剛好經過台大校門正對面巷子裡的小小的『結構群書店』,忍不住進去逛了一下,沒過多久就有種想要把店裡1/4的書都搬回家的衝動,本來拿了一堆,後來覺得實在太重了(我還要去別的地方),就忍住衝動只挑了幾本,之後再慢慢去買吧!
Thumbnail
2024-03-24
3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John Stuart Mill)自由論一書中『害人原則』之現代意義『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2024-03-24
2
涼拌大頭菜(^_−)−☆瓷碗中的碎夢繽紛, 撒上椒鹽,散發著通俗的氣息。 每一根都是嬌嫩的希望, 靜靜地躺在那裡, 等待著與醋酸的融合。
Thumbnail
2024-03-22
2
權力技能 vs. 領導力技能 “管理不僅僅是一種科學,更是一門藝術。”~ 管理學大師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 權力技能(Power Skills)和領導力技能(Leadership Skills)是管理和組織行為領域中兩個關鍵的概念,雖然它們在某些方面有所重疊,但各自著重的點和應用的範疇有所不同。
Thumbnail
2024-03-20
2
『職涯危機』與『職涯年齡紅利』『二十世紀最大的發現之一:就是一個人能夠通過改變自己的態度,來改變自己的生活。』~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
Thumbnail
2024-03-18
4
AI 對『勞動市場』的影響 ~ 從『勞動經濟學』的兩個重要觀念談起我們正處在一個由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主導的新技術革命時代。如果我們我們想要瞭解這個影響,也許從『勞動經濟學』中『技術替代效應』與『』技術補充效應』兩個視角來分析,可以有一些有趣的收穫。
Thumbnail
2024-03-17
3
當別人對你展現『工作鄙視鏈』時,如何避免被傷害?『我們不能控制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反應。』~激勵管理大師 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 在當今多元且複雜充斥著無數角色與職業的社會裡,『鄙視鏈(Despise Chain)』這一概念,如同一把雙刃劍,既揭示了人類群體間的階級感知,也反映了個體間的價值觀差異。
Thumbnail
2024-03-16
2
結構洞(Structural Holes)的概念 及 人資管理的應用結構洞是由社會學家羅納德提出的理論,在企業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中具有重要意義。瞭解結構洞的概念可以幫助管理者和人資專業人員識別出在『組織內部』和『外部網絡』中具有戰略性位置的關鍵人物。透過招聘或培養能夠控制結構洞的人才,企業可以加強其內部的協調和外部的合作關係,從而提升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Thumbnail
2024-03-16
3
網路社群_之古典哲學四論_蘇格拉底篇『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The only thing I know is that I know nothing)』~ 蘇格拉底
Thumbnail
2024-03-13
1
技能 Skill vs. 職能 Competency技能和職能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技能是關於一個人需要哪些能力來執行工作,而職能則關注這些能力如何被應用和在工作環境中表現出來以實現期望的結果。
Thumbnail
2024-03-11
1
upskill reskill skill_inventory 三者的關係在現今的職場環境中,應用upskill、reskill和skill inventory的概念對個人職業發展和組織人力資源管理至關重要。文章解釋了這三個概念的關係和重要性,並強調了持續學習和發展的文化對個人和組織的競爭力和創新力至關重要。
Thumbnail
2024-03-10
2
【網路社群】之古典哲學四論:亞里士多德篇亞理士多德 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在其著作《政治學》中提出了一套政體分類的體系,深入探討了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在現代網路社群中的應用。本文嘗試將亞裡士多德的理論應用到現代社群經營,並就不同治理模式下的挑戰和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Thumbnail
2024-03-10
3
歷史上的今天 03/09 ~ 20世紀商業掃描美泰兒公司於1959年3月9日首次推出玩具芭比娃娃,該玩具不僅是商業成功案例,更成為文化象徵,反映時代變遷和商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03-09
0
在38婦女節 : 談『婦女意識』與『DEI』本文就女性的典範、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追溯,探討了DEI與婦女意識的三個連結點、DEI相關的五大挑戰和人資工作者在DEI中的重要角色。引用了管理學家約翰·科特和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的話,強調性別平等不僅是基本人權,也是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並呼籲男性積極參與推動性別平等。
Thumbnail
2024-03-08
2
各論:遊戲社會學者 - 胡安 ·胡斯林克 (遊戲的人) 荷蘭歷史學者胡安·胡斯林克於《遊戲的人》中深入探討遊戲作為文化現象的重要性,以及遊戲對社會,教育,經濟,政治和宗教等領域的重要作用。本文進一步就遊戲與社會秩序、遊戲與象徵意義、遊戲的普遍性與時代超越性、以及遊戲與數位時代等方面提出觀點,並結合《寶可夢》系列遊戲進行分析。
Thumbnail
2024-03-07
1
二論 遊戲社會學——從經典到未來『社會的一切現象都應當看作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結果。』~ 法國社會學家 艾維爾·涂爾幹 (Émile Durkheim) 昨天談了『遊戲社會學』,這門有趣的學科,覺得有些欲罷不能,許多有趣的資訊還想分享給大家。所以今天就嘗試從歷史的脈絡,梳理一下四位主要學者其深入獨到的研究見解。
Thumbnail
2024-03-06
3
遊戲社會學的闡述_從企業的視角『藝術 和 遊戲 是通往自由的最佳途徑。』~ 英國哲學家 羅傑·斯克魯頓(Roger Scruton) 【遊戲社會學 Game Sociology】是一門探討遊戲在社會中的角色、功能,以及遊戲如何影響和反映社會結構、行為模式和價值觀的學科。它涉及研究遊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如何體現和影響人類的社會
Thumbnail
2024-03-0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