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泰國電影「就愛斷捨離 」 觀影心得

2020/08/0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果有在追泰國電影的朋友或是電影圈的朋友,應該對泰國電影導演 Nawapol 不陌生,如果覺得對 Nawapol 導演感覺很陌生,但有看過泰國電影<模犯生>,應該對電影女主角茱蒂蒙·瓊查容蘇因會有印象~
這次來泰國去看了<就愛斷捨離>,內容在講述女主角 Jean 離家三年後從瑞典回到泰國,決心將家裡斷捨離,打造成極簡風格的辦公室, Jean 在整理家裡時因為舊物品,聯繫上的朋友與舊情人所發生的故事。
<就愛斷捨離>與其說是愛情電影,還不如說是關於愛以及各種關係的電影,電影探討的不僅是愛情,還有友情與親情,自私與不自私這件事。
追 Nawapol 導演的電影是從六七年前他拍攝第一部短片電影<36>開始,在導演一開始出來時,大家會覺得哦~是文青導演,但是 Nawapol 導演的的魅力是能在文青與主流中找到一個平衡位置,包含他用演員的方式,另外最佩服的是導演可以用現今的趨勢和主題去包裝他想要講的事情,只能說是超厲害的行銷人。
我自己在看這部片時很有感的是<斷捨離>(這也是導演拿來包裝電影的主題),Jean 在丟家裡東西時,遇到的阻礙就是家裡的東西未必是自己的,即便自己可以輕鬆的斷捨掉不要的東西,但是其他家庭成員未必配合,Jean 的母親一直沈溺在過往之中,心裡盼望自己的丈夫能重新回到家裡,保留的鋼琴象徵過往的美好回憶,與丈夫一人彈琴一人唱歌的時光,如今只留下一人獨自唱著卡拉 OK。在電影裡,Jean 想把鋼琴賣掉,但母親不准 Jean 丟掉鋼琴,因此兩人之間有很大的衝突。
photo credit to GDH
剛好去年也開始整理家裡,雖然背後故事沒有這麽 Drama ,但是也會遇到與家人價值觀上的衝突,像是要丟舊物品時,媽媽總覺得東西有一天會再用到,或是每個人對東西的心理價值不一樣,讓斷捨離遇到重重阻礙,通常這種時候家庭成員就會開始進行 debate,直到得到一個結論到底丟還是不丟,或是延期斷捨離。
電影探討的不只是丟東西這件事,而是物品與人之間的連結,在 Jean 的理論中,把東西丟進黑色垃圾袋,就如同把東西丟進黑洞之中,你不會記得裡面丟的是什麼,甚至連對物品的記憶、情感都可以一併處理掉。直到朋友 Pink 提醒她說,東西可以這樣丟,但是人與關係是不行的,因此 Jean 才開始還物品之旅,把過往曾經借的東西,或是朋友代購的東西,一一還給朋友,讓關係延續,抑或是讓破裂的關係也有一個終點。
當然,其中一個起伏就是還東西給 Jean 曾經不告而別的舊情人。這裡面的關係也很有趣,人際關係是雙向的,電影探討了自私與不自私的這件事。女主角單方面的拋棄男主角,三年後又自顧自地去還東西,並且道歉,看似圓滿了的這段關係,但在其中一段張力很強的片段中,男主角也說出真心話,認為 Jean 是一個很自私的人,她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的感受。不告而別是因為自己不想面對這段關係(把關係丟進黑洞),回來道歉也只是為了自己心情舒坦而已。這讓女主角聽到覺得委屈,因為這些情緒也是真的,是真的感到抱歉而去道歉,是真的感受到無法延續感情而選擇不告而別。
photo credit to GDH
人或許終究是自私的,雖然說是為對方想,但其實還是最想保護自己的感受,最後女主角跟朋友說,她跟男主角可以是朋友,而男主角也要和新女友移民新加玻的謊言,也是為了讓自己心情輕鬆。
自己曾經跟朋友曾經談論到 <塑造新記憶> 這件事情,回應到電影內容,我覺得塑造記憶這件事情,或許是在斷捨離之後的副作用也說不定,因為沒有『實質物品所製造的在場證明』,所以我們更容易對自己說謊,創造出一個新的世界來說服自己世界很完美,我們很完美。
Nawapol 導演的電影厲害的地方是可以讓觀影者去投射去思考,在電影結束後,與朋友談論,每個人的故事都不盡相同,像是你是丟棄的一方,還是被丟棄的一方,有趣的是每個人可能兩個角色都擔任過。
還有幾個問題是我跟朋友討論的
  • 對於舊情人,不刪除好友,跟刪除好友,哪一種代表更在意這個人?
  • 有沒有刪除好友是為了幫助對方忘記自己,而不是幫助自己忘記他的經驗
所以自私與不自私,忘記不忘記,丟或不丟都沒有正確答案

去看電影的當天很幸遇遇到電影座談會,主題是 DESIGN/ARCHITECTURE,除了 Nawapol 導演之外,還有設計師以及兩位建築系教授。討論電影圍繞的場地(家),以及極簡風格,教授們也簡介了關於極簡大師的作品以及歷史,其中也拋了幾個問題出來
  • 極簡為什麼貴?極簡可以便宜嗎?
  • 為什麼極簡這麽困難?
  • Reference 對於創作者有什麼影響,我們該怎麼被 Reference 啟發但是不被困住?
其中對於 Reference 的討論很精彩,Nawapol 導演提到,Reference 之於他,不是模仿成品,而是模仿創作者如何思考,這才是能不被『成品』困住。
另一個 Reference 的存在意義是拿來跟劇組/他人溝通,因為每個人對於腦袋中畫面一開始是沒有一致性的,所以藉由 Reference 可以讓大家知道自己(導演)本身的想像是什麼。
自己看過導演的短片 <36> , 紀錄片 <The Master>, <Girls don’t Cry>, 電影<Mary is happy, Mary is happy>, <Freelancer>, <Die tomorrow> 到 <How to Ting>
短片 <36> 是泰國朋友借我的,還記得那時候是在清邁宿舍看的,宿舍很亮,那時自己的泰文好爛好爛,好險 36 裡面的對話很少,悶熱的午後,自己看到差點睡著,當時覺得 Nawapol 導演如同現代文青導演一樣都在講一些很難抓住的東西。

後來真正喜歡上是 <Mary is happy, Mary is happy>,被導演說故事的方式跟吸引住,到 <Freelancer> 時覺得導演好厲害,可以讓大的製片公司買單,用當紅的演員去說故事,覺得更厲害的是導演在社群媒體上的影響力跟創意,很難聯想台灣類似 Nawapol 的導演有誰,可以讓年輕人買單去戲院看電影。
電影 Mary is happy, Mary is happy
我自己最喜歡導演的作品的是 <The Master> 因為導演用了一個很有趣的方式拍紀錄片,以及選的題材也非常有意思。一路看導演的電影,以一個外行人的角度看,只覺得導演進步的地方是更學會捨,過往看 <Mary is Happy> 以及 <Freelancer> 時都覺得太多了,尤其時最後的 20 分鐘,可以理解導演想要表達,但卻覺得因為捨不得一些片段,而太長了一些,畢竟自寫劇本、自導、自己剪片,終究有一些難以取捨的地方,但在 <Die tomorrow> 以及 <How to Ting> 有感覺到導演在剪片上也開始斷捨離。
紀錄片 <The Master>
在 Netflix 上可以看到兩部導演的作品,分別是 <就愛斷捨離>, <Girls don’t cry>,我自己剛剛看完 <Girls don’t cry>,看完也是對導演又愛又恨啊!覺得他真的是太會問問題,然後在問與答之間丟出自己的觀點,然後把剩下的留給觀看者。
Jampa Chang
Jampa Chang
Fall in love with Thailand and Thai design. Trying to stroll in a slow pace in Bangkok but usually walk in the fast spe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