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書|科學怪人 200 年 (Frankenstein, 1818–2018)

私密發佈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撒旦身邊還有其他魔鬼與他作伴,崇拜他、鼓舞他,而我卻孤獨無依,遭人唾棄!」人造人如是言。 (“Satan had his companions, fellow-devils, to admire and encourage him; but I am solitary and detested.”)
1816 年 6 月中旬,一連數日陰雨綿綿,不宜外出,一群浪漫時期八卦版最愛的名人困在日內瓦湖畔別墅,有時讀鬼故事,有時聊當代科技,只不過久了畢竟會膩,拜倫 (Lord Byron) 於是提議大家各自寫個鬼故事。年方十九的瑪麗 (Mary Shelley),多日苦思無果之後做起白日夢 (註 1),夢裡看見面無血色的學生跪在組合人體旁操作機器,當人造體開始動起來,學生卻嚇得奪門而出,躲在被子裡希冀人造體歸於死寂。孰料學生睜開眼,卻對上人造生命水汪汪、充滿好奇的黃色眼睛⋯⋯
一年多後,1818 年 1 月 1 日,《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初版匿名問世,分為三部曲,述說一段逆天科學家「弗蘭肯斯坦」,和他所創造的「人造人」之間的悲劇。
《科學怪人》角色關係圖

故事大綱

維多・弗蘭肯斯坦 (Victor Frankenstein),生於日內瓦顯要之家,大學時領悟生命的奧祕,四處盜屍拼湊出巨大的人造體,經過日以繼月的埋頭實驗,終於透過電流,成功賦予人造體生命。然而,維多卻恐懼得奪門而出,隔天回到住處時,人造人 (The Creature) 已不見蹤影,維多則積勞成疾,臥病不起。
人造人離開維多住處時,僅有一件外套禦寒。他因外貌醜陋遭攻擊後,開始迴避人類,躲在德雷西家旁的農舍,從鄰居身上學會了語言及閱讀,增長了知識,同時也看懂了身上那件維多外套口袋裡的文件,得知自己的不同尋常的起源。
渴望與人交集的人造人試圖接近德雷西一家,卻被當成怪物追打;他好心拯救溺水的小女孩,卻反遭槍擊重傷。人造人滿懷愛與善意,得到的卻永遠是憎惡和敵意,悲憤之下,他勒死了維多的弟弟威廉 (William),陷害賈絲婷 (Justine) 為凶手,並出現在維多面前,要求維多終結他的孤單,替他造一個女性同伴。
出於罪惡感與同情,維多同意人造人的要求,卻在完成之際反悔。絕望的人造人決定報復,先後殺死了維多的知己亨利 (Henry),以及新婚妻子伊莉莎白 (Elizabeth)。維多家毀人亡,誓言與人造人決一死戰,一路追著他翻山越嶺,飄洋過海來到北極,還沒追上人造人,卻已心力交瘁,離開人世。
是夜,人造人哭倒在維多屍體旁,既痛訴人類的不公,亦指責自己的淪喪。最後,人造人縱身一躍,跳進冰海裡,再也看不見蹤影。
冰海。The Sea of Ice, by Caspar David Friedrich, ca. 1823–1824.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科學怪人》之母——瑪麗・雪萊 (1797–1851)

瑪麗・雪萊,1797 年生於倫敦,有一對激進父母,後來嫁給叛逆老公,閨蜜是浪漫時期的傳奇巨星拜倫。她的身邊常是爭議份子,她的年代是一個革命的時代,而《弗蘭肯斯坦 / 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便是在如此時空下所誕生⋯⋯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科幻與哥德教母 — — 瑪麗・雪萊〉
現實世界 vs. 小說世界

當代迴響

儘管出版後文學評價不一,《科學怪人》卻廣受歡迎,1821 年譯為法文,1823 年發行第二版,首度掛上作者瑪麗・雪萊之名,並搬上舞台,既有忠於原著肅穆氛圍的悲劇,亦不乏插科打渾的喜劇,其中以理查・皮克 (Richard Brinsley Peake) 改編的 Presumption, or the Fate of Frankenstein (1823) 最為知名,而扮演人造人的湯瑪斯・庫克 (Thomas Cooke) 更一路從倫敦紅到巴黎 (下圖)。
Thomas Cooke as the Creature in London, 1823 (left) and Paris, 1826 (right). Source: Morgan Library & Museum
1831 年,《科學怪人》再版,瑪麗自序交代創作起源,亦即十五年前那個鬼故事比賽之夜,只是美好的時光不再,瑪麗失去了四個孩子,當年的夥伴也相繼離世——1821 年波里多利 (John Polidori) 自殺、1822 年丈夫珀西 (Percy Shelley) 船難、1824 年摯友拜倫於希臘病逝。這一連串發生在瑪麗週遭的死亡,或許可以解釋為何《科學怪人》一版比一版悲觀。
初版的故事中,自然是友善的,角色也能以自由意志決定命運,因此維多其實是自身悲劇的始作俑者;到了 1831 年的版本,自然變得殘酷無情,一切都是命定,角色只能任由命運擺佈,維多也成了受害者,對整起悲劇的責任因而減輕。
雖然 1831 年的版本較為普及,但由於 1818 年的初版最接近瑪麗的草創 (註 2),從 1980 年代開始逐漸更受重視,本文的故事大綱亦由初版故事改寫而成。
《科學怪人》1831 版。The 1831 version. Source: Morgan Library & Museum.

大眾文化

小說本身的流行以及舞台劇推波助瀾,讓《科學怪人》逐漸深入大眾文化,十九世紀中葉起,「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 及其「怪物」(monster) 開始成為約定俗成的詞彙和概念,前者常指立意良善卻誤入歧途,後者則代表肆無忌憚、不受控制的強大力量。久而久之,「弗蘭肯斯坦」變成「怪物」本身,例如《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的插畫家約翰・坦尼爾 (John Tenniel) ,就曾直接以「弗蘭肯斯坦」諷刺貶抑勞工階級和愛爾蘭:
Left: 1866 The Brummagem Frankenstein. Right: 1882 The Irish Frankenstein. Source: NYPL.
「弗蘭肯斯坦」和「怪物」兩者混淆不清的現象,似乎可由中文翻譯「科學怪人」集大成——既可指科學怪「人」維多・弗蘭肯斯坦,亦可指人造之科學「怪人」。不過,這種混淆或曖昧其實點出了《科學怪人》重要的「分身」(doppelgänger) 主題——怪物即為弗蘭肯斯坦的另一個自我,兩者既對立又互補。
除了舞台劇、插畫之外,1910 年,第一部改編《科學怪人》的電影上映,迄今,光是名稱有「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 的電影就將近兩百部。1940 年,第一部改編《科學怪人》的漫畫出現,而日後以弗蘭肯斯坦/怪物為題材的漫畫、插畫、卡通的數量則難以統計。無數文字、影視作品更持續從《科學怪人》擷取創作靈感。

究竟科學怪人的魅力何在?

  1. 它首度探討人造生命的可能,引領人們想像自己成為造物主;
  2. 它傳承了伊卡洛斯 (Icarus)、浮士德 (Faust) 等野心過大者 (overreacher) 的悲劇血脈;
  3. 它刻畫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無愛與孤獨;
「我無依無靠,無親無故。離去之路毫無阻礙,即使哪天我不再,也不會有誰為我悲哀。⋯⋯我是誰?我算什麽東西?我從哪裡來?又能往哪裡去?」(“I was dependent on none, and related to none. The path of my departure was free; and there was none to lament my annihilation. . . . Who was I? What was I? Whence did I come? What was my destination?”)
4. 它是矛盾的集合體:
  • 既是獨立的故事,又與作者的一生互為文本
  • 既有理性的科學思想,亦有非理性驚悚元素
  • 生命來自死亡;執著生之時亦追求死亡
  • 無知導致受苦,但知識亦為痛苦的來源
  • 既受他者/異者吸引,亦感到排斥厭惡
  • 既探討窮知、野心本能,亦倡導節制
  • 邪惡可肇生於良善,厭憎亦出自於愛
  • 既希望與眾不同,又希望與眾相同
  • 悲傷與喜悅同源,樂極能生悲
  • 陰與陽,男與女,剛強與溫柔
  • 創新與傳統
  • 力量與恐懼
  • 書寫與沈默
  • ⋯⋯

2018 年,《科學怪人》出版 200 週年。作為驚悚、科幻小說,過去,它曾一度被學界輕視,今日,弗蘭肯斯坦/怪物則已成為文化符號,針對小說內容的探討,亦從科技、人文、社會、語言,至心理、性別議題、東方主義等,森羅萬象,無所不包。而未來,只要人類持續科技探索,它就會一直是深刻的警世寓言;只要人類持續劃分你我,它就會一直是雋永的孤獨告白。
「我當逝去,這樣就不會感到此刻啃嚙著我的痛苦,也毋須深受那些永不得滿足,卻也永不止息的情感折磨。⋯⋯我將再也見不到日月星辰,再也感覺不到微風輕拂我的臉頰。視覺、感覺,所有的意識都將消失。如此一來,我就能找到屬於我的幸福了。」*
它是弗蘭肯斯坦,是科學怪人,是瑪麗・雪萊最心愛的醜孩子 (hideous progeny)。兩百年後,當我們逝去,它將猶然長存。

更多精彩內容

科幻與哥德教母 — — 瑪麗・雪萊 (Mary Shelley)


  1. 其實瑪麗此時尚未與珀西結婚,欲知詳情請見〈科幻與哥德教母——瑪麗・雪萊〉。此外,這群人之中有個約翰・波里多利 (John Polidori),他在日記裡寫道,當時只有自己遲遲想不到故事,不過後來他寫出了吸血鬼文學先驅的短篇小說《吸血鬼》(The Vampyre)。
  2. 現存最早的《科學怪人》是 1816 至 1817 年之間珀西修改的瑪麗手稿,請見下圖。
*. 原文如下:“I shall die. I shall no longer feel the agonies which now consume me, or be the prey of feelings unsatisfied, yet unquenched. . . . I shall no longer see the sun or stars, or feel the winds play on my cheeks. Light, feeling, and sense, will pass away; and in this condition must I find my happiness.”
按個 ❤️ 讓我知道你也喜歡《科學怪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記視感
記視感
啃書 | 嗑影 | 咬筆 | 嚼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