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系列大概還是我個人每個月的音樂聆聽紀錄吧,有緣人請隨意聽。
▼本月聆聽紀錄
>Youtube
(按右上三條線可展開)
>Spotify
* 因曲目15 浪味仙貝 - "再見!仙貝便利店" 未上 spotify串流,改用另一首他們的作品 "失敗的歌" 取代,公平起見,這首在 Youtube也找不到。
★ My Chemical Romance - The Foundations of Decay
★ The Smile - We Don't Know What Tomorrow Brings
★ Melodicka Bros - Here Comes The Sun (Industrial Metal Cover)
★ Sun's Signature - Underwater
★ OTYKEN - Storm
★ Lilidelacrows - 日落邁阿密
★ 坂本慎太郎 - Like A Fable
★ 水曜日のカンパネラ - 卑弥呼
★ Fousheé - I'm fine
★ Tove Lo - No One Dies From Love
★ 冰球樂團 - We Can
★ 青虫 aoi - 我毋是刁故意 (馬崗漁村 Version)
★ 話梅鹿 - 花的名字 8.6
★ Kety Fusco - Shivers
★ 浪味仙貝 - 再見!仙貝便利店
◎ My Chemical Romance
當年連續播放好幾輪後才發現,有別於以往聽歌通常只被前幾首主打歌吸引的經驗,專輯中每一首歌幾乎都從不同角度刺進腦中留下記憶點。從直擊「死亡」主題的 "The End" 、"Dead!",進展到我個人覺得情緒最澎湃的 "This is How I Disappear"、"The Sharpest Lives",再帶出主唱 Gerard 童年時對死亡的印象、也是專輯名稱 "Welcome to the Black Parade"。接著風格一轉,分別用感傷、崩潰、再回歸深情的口吻,分別詮釋了 "I Don't Love You"、"House of Wolves" 、"Cancer" 的情緒變化,結束上半場演出。
下半場分別用節奏充滿劇場感的 "Mama" 開頭,Hidden Track "Blood" 作結尾,中間夾著五首......
對不起,我發現我再講下去就情不自禁把整張專輯歌名都唸一遍了,但之前有說過這系列文不會出現嚴肅的樂評......,總之下半場經歷了見山又是元本山的風景,還用好多段芭樂的旋律、搭配一樣淒厲的聲線,榨出滿滿香濃可口的芭樂汁,像是傳唱度極高的 "Disenchanted" 和 "Famous Last Words",都是一聽到前奏就能馬上辨識出來的作品。(其實Famous Last Words 根本沒有前奏啦...)
以前排過的
「告別式歌單」文,本來想要選一首MCR,但後來發現這整張專輯歌曲都是緊密連結在一起的,根本無法抽離任何一首。現在又回顧重聽 Gerard 那些嘶吼聲難免感覺有些中二,卻勾出滿滿青春與回憶。專輯歌詞中許多典故是後來讀到網友的說明才恍然大悟,真心推薦一樣懷念這張專輯的朋友參考這裡,有每首歌詞的翻譯解析:
樂團經歷解散又重組後,毫無預警發佈了這首新歌,聽到"Submit itself to gravity" 那句噴出來的當下,我真的忍不住滴了兩滴。
---
◎ The Smile
Thom Yorke 攜手 Jonny Greenwood 拋開 Radiohead的包袱,一起在疫情期間換個名字繼續創作出這些,有些徬徨又憤怒的聲音,把自己那個越來越接近仙人的形象拉回地球表面的現實世界中。
說實話這個月95%時間都在回顧 MCR 和聽 The Smile的新專輯,這篇文章本來是想寫到這裡提早下班,但後來覺得還是尊重後面的選歌簡單介紹一下好了。
---
◎ Here Comes The Sun (工業金屬披頭四)
來自義大利的兄弟檔 Melodicka Bros 擅長把知名歌曲轉換風格翻唱(目前為止Cyber Punk的比例最高),與原版反差越大越好,比如說這個把披頭四的西瓜頭改裝成工業頭盔與防毒面具的 Here Comes the Sun。頻道很有趣,看他們翻玩音樂娛樂性十足。
---
◎ Sun's Signature
來自 Cocteau Twins 的主唱與他的伴侶共創新組合,Elizabeth Fraser 快60歲了聲音還是一樣仙氣逼人。然後對,我是故意把組合 Sun's Signature 接在歌曲 Here Comes The Sun 後面的。
---
◎ OTYKEN
來自西伯利亞的原住民樂團,一些元素與上篇文章介紹的
圖瓦音樂有一些類似。比如說「呼麥」、類似的拉弦撥弦樂器、口簧琴...等等。但是他們加入更多現代樂器與編曲,而且非常積極經營社群媒體,FB、IG、VK、Twitter、Tiktok、Youtube...幾乎所有地方都找的到他們。
---
◎ Lilidelacrows + 坂本慎太郎
忍不住把這兩首夏日熱浪中悠游自在的浪漫性格彈唱放在一起。5月底選完歌、又拖拖拉拉到今天寫完文章,才發現知名樂評/DJ林貓王最近也分別
寫專文推薦這兩首一起在5/20發行的作品。
聽完好想去李中立經營的花蓮民宿渡假喔...
(衍伸聆聽)
---
◎ 卑彌呼,I'm Fine
我玩三國遊戲最愛選卑彌呼統一中國把漢人趕出去
「星期三的康帕內拉」換第二代主唱詩羽後風格變化不少,這首為了符合卑彌呼可以操控天氣呼風喚雨的傳說形象,他化身為天氣預報員,可愛唱跳到一半曲風驟變成dubstep+future bass,反差之大讓人瞠目結舌...。
如果嫌上面這首反差還不夠,接下來這首美國歌手 Fousheé 抱著吉他坐在床上輕鬆愉快彈唱的 I'm Fine應該不會讓你失望。開頭乍聽之是清新民謠,但良心建議音量還是轉小一點喔。
---
◎ No One Dies From Love
這MV主題根本就是 愛X死X機器人 吧!
---
◎ 冰球樂團
2021年以一首破百萬點閱的
搖啊搖引起國內外廣大樂迷們注意,冰球在這個月發新專輯了。有別於2017第一張募資專輯的含蓄文藝風,這張
《我好斯文》以復古的Funk、Disco 曲風吸引大家注意,歌曲題材、MV、封面設計也都(本性畢露?)塞滿異男情懷、掌握流量密碼,我合理推測團員高中應該都讀男校啦!
---
◎ 青虫 aoi
其實在我剛開始寫這系列文時,青虫aoi就一直常駐在每月pool歌單,但每次都強碰其他性質類似又想專題介紹的台灣樂團(印象中是百合花和淺堤),為了當期選歌多樣性只好一直被往後移...。之前以演員林柏宏X李沐為宣傳主題的兩隻MV(無你的故事、刺蝟悲歌)雖然點閱確實衝高達到宣傳效果,但其實我更喜歡這次配合 WINDIE 收OUT!企劃,以樂團成員為主角拍攝的MV。
希望更多人聽見他們的聲音,看見他們推廣台語歌曲的努力。
---
◎ 話梅鹿
好像是香港較少見到的數學團(涉獵不深,有錯懇請指正),樂團經歷過大換血後才轉變現在的曲風樣貌。聽了幾首作品都很喜歡,同場加映以疫情為主題創作的75%
---
◎ Kety Fusco
沒想過可以用 Loop Station玩豎琴,大開眼界。每個月都要有Blogothèque,沒什麼好解釋的。
---
◎ 再見!仙貝便利店
與台灣樂團圈關係友好的主唱Zoo醬,為了浪味仙貝以後的演出開始與結束寫了「仙貝便利店」主題配樂(開頭是這首:
歡迎光臨~仙貝便利店)。「再見!」取樣連鎖便利商店的主題曲,歌詞貼切聽久了有點洗腦,認真覺得X家可以跟他們談合作...
再見再見再見~
---
---
自從之前加上「推薦音樂人不重複」、和「當月份低人氣新作品」的條件後,這系列文寫得越來越做作。表面上說是聆聽紀錄,事實上花了一堆時間在茫茫樂海中探索,試圖顧及不同語言、不同風格類型、不同性別的作品、又要刪掉已經推薦分享過的音樂人。每次選歌前要先自我審查,讓選歌名單與下表盡量沒重複...
本表持續擴張中,僅收錄每月紀錄文出現過的,
其他文章推薦的不包含在內, 歌手合作/feature也從寬判定。
看得出來我對百合花和Gestalt Girl很偏心。
從開始寫音樂紀錄文到上個月為止,已經有276 組不同的歌手/樂團/音樂人選進播放清單過。那些重複入選的人都被我註記標色,提醒自己不要再選到。但其實這些選擇有明顯偏好光譜、對當今引領世界音樂潮流的韓國流行樂仍然毫無涉獵、更比較少機會推薦自己心頭至愛但現在沒再推新作的音樂人。(這個月的MCR算是難得被我抓到機會啦,嘻嘻。)
總之這樣實在好累,每個月初都會自我懷疑,到底是什麼支撐我繼續產出這些沒啥深度也沒有系統的東西?流量不高、沒有收益、不知道到底多少人聽歌、也沒哏跟風參加主題歌單編排遊戲,只能躲在同溫層取暖。好希望能原地躺下 Let my body lay 喔,我的心會留在這裡與你們相伴 while my heart will stay的 (硬要置入本月主打歌歌詞)。
其他有在書寫音樂、但還不多讀者的朋友們,請持續加油喔(超沒說服力)。我基本上有看過每一篇書寫音樂的文章,也盡量給予回應鼓勵,跟那些只會按讚的狂讚士真的不一樣啦,希望閱讀時數能說服你們。
方格編輯們的閱讀時數都不一定有超過我ㄋ ! (愛開玩笑)
不過因為某些關係,之後的閱讀時數
應該會和某加密貨幣匯率一樣雪崩式下跌。
不小心自言自語碎念了一堆。最後還是期許這裡未來能轉型成「人狠話不多」、「只放歌不閒聊」、「要聽不聽隨便你」的任性地方。
感謝大家不聽勸告繼續追蹤我,我會信守諾言,在追蹤人數低於100前不會再使用這個帳號發文了。下個月開始就不是我與大家見面,以後有緣再相逢囉!
=完=
2022.06 brownshale 下台鞠躬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