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幻滅後才能找到自己

2019/04/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提到民主、提到政治、提到社會運動,你的想像是什麼?
我本來是個對政治冷感的人。開竅的契機,我認為就是 2014 年的太陽花學運。雖然事發時我不在台灣(就算在,可能也不會去現場),但當我透過網路關注消息,除了感覺到台灣好像不一樣了,也覺得自己的內心有所轉變。同時,我曾喜歡的一位直男同學,學運當時去了立法院外的公民論壇,這讓我覺得自己不能再溺於過往,該有所成長、對土地多一點關心。這也是為什麼我想看這部紀錄片,而且對於真正參與其中的人,我想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
本紀錄片以學運人士「陳為廷」和中國交換生「蔡博藝」為拍攝對象,記錄兩人、加上導演「傅榆」自己,在台灣參與社會運動(包含太陽花學運)的過程。
片中一個很重要的主軸是探討「期待」這件事。在一個需要很多人參與才能實踐理想的領域(包含政治、社運)裡面,我們難免會期待,有個能力超群者出來領導大家,這也是為何有學運領袖、政治明星這樣的稱呼或標籤存在。在片中,傅榆因為受到陳蔡二人的理想和行動力吸引而選擇拍攝他們,但她後來發現,她不知道該怎麼收尾;再加上學運結束後,陳蔡二人試圖走入體制內卻失敗(陳因為性騷擾事件退選立委、蔡以中國學生身分參選淡大學生會長引起爭議),讓傅榆感到失去動力。
影片尾聲陳蔡二人的訪談點出一個關鍵:傅榆把改變社會的慾望和期待,過分地加諸他們身上,導致她所記錄的故事裡,缺乏她自己的想法或觀點存在。傅榆導演自己也在片中深刻地反思這件事情。這其實就和台灣政治長久以來的狀況很像,人們總是希望誰上台後立刻把一切都變好,導致常常有「造神」後又失望的現象。除了大家要持續關注社會而不是把責任都丟給政治人物,人們也容易忽略「改變」所需要的時間。
關於過分投射期待而導致失望的狀況,我自己也有體會。被學運啟蒙而開始關注社會議題後,我真的驚覺這個社會的問題怎麼這麼多?於是,可能也跟上述心態類似,我很急躁地把期待寄託於某些對象上(包含政治人物以及網路獨立媒體,後者是因為現在的主流媒體已幾乎失去公正性了)。但之前某些人和媒體做出讓人很失望的事情,加上去年選舉和公投的結果,讓我的心情低落了一陣子。現在想想,不是不能把改變的期待寄託於他人,而是在這過程中,你對議題的關注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都不能捨棄,因為沒有人必須對你的失望負責。
看完本片,你不一定會跟參與過社運的人一樣有很多感觸,但應該能從中獲得啟發和省思。無論你對民主、對政治、對社會運動的想像是什麼,都很推薦你進戲院看這部片;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台灣自己救,在自身的能力範圍內,持續地關注社會。
本片將於 4/12 正式上映。
補充1:本文的副標題,靈感來自我自己的文章:電影《淑女鳥》(Lady Bird)的觀後感。雖然該片跟政治無關,但其中描寫的「成長過程中的憧憬幻滅」,能夠投射在很多議題上,推薦給沒看過的人。上述文章請見,或到我的文章列表搜尋。
補充2:Netflix 的站立喜劇《哈桑·明哈吉:愛國者法案》(Patriot Act with Hasan Minhaj)第二季第一集,主持人簡明扼要地帶觀眾了解「中國審查制度」,可以作為延伸觀賞。推薦文請見,或到我的文章列表搜尋。
歡迎追蹤粉專 影劇業餘觀察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裡收錄我的影集觀後文,分為台劇、美劇、歐劇、紀錄影集等類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