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去看展 鄭問故官大展-千年一問

2018/12/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必須先寫在之前,自高中至今,數十年的好友,經歷身處在不同城市間的生活,最後都回到了北部。以前都是很久約一次的飯局,到了今年才有機會一起出遊。還是以一種:“嘿!如果妳剛好也有空的話,不知道妳對這個有興趣嗎?”這種隨性而至的邀約,於是那天在放了鄭問老師的紀錄影片中,促成了這次的好姊妹逛展行程。
令人驚心動魄的紅色飛揚。
連結在這裡:藝術很有事第20集【鄭問紀念專輯】 25分40秒的影片,非常值得一看。
以前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一個人去看展覽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被美麗感動,被震撼,都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如果是跟朋友一起去看,可以發現不同的欣賞眼光,與討論的快樂。當然,和對的人一起看,是相當重要的。
作為一個七年級前段班的同學,鄭問在1990年時受邀在日本講談社開始連載的《東周英雄傳》時,到隔年受頒 日本漫畫家協會獎的「優秀賞」 時,才準備上小學的我們也還不太懂甚麼是漫畫,可能比較清楚的是卡通吧!即使到了開始會在課堂間傳閱漫畫的年少時,我們還是不識鄭問是何許人也。也是藉由這個展覽才真正開始想對鄭問老師的作品有更多的了解。
一場好的展覽,在特定的空間中,所設計的場域流動,是相當重要的,我們走進這裡,在已設定好的方式,去閱讀一個藝術家,一個創作者的故事與作品。進入展場本身觀眾就有了主動性,在吸引我們目光的作品前駐足,反覆地細細觀察欣賞與咀嚼。也會在一眼決定心動的短暫時間內,決定是該細細品味或大略看過就選擇轉台了。然而,鄭問老師的作品幾乎每個篇幅或是特定的系列故事,都令人想多方探究。甚至覺得自己已經到了記憶不夠用,應該可以在二刷或三刷展覽的狀態了。
相個數月之久,接續紀錄的此刻,仍然還記得鄭問在描繪千鈞萬馬,彷若電影般的運鏡從俯視的角度一路看往綿長的軍伍,靜態的畫面卻有動態的感受,氣勢浩大,在樹立的旗幟上,那清晰可見的文字,是用放大鏡才看得到的微小,卻是創作者連繫細微之處也不願放過的所在。在一區以玻璃櫃及放大鏡的安排中的展區,顯示令人驚嘆對細微的堅持。這是我第一個印象深刻的位置。
另外一個便是在訴說史學家為真實而著述的執著,記不太清故事的人名或朝代,腦海裡卻仍然深刻的是即使手被砍斷也要繼續書寫真實歷史的一位白髮老人,那個畫面裡獨獨的那一束光芒照耀著,周遭是沉靜的景物,構成一幅雋永的圖像。當然還有為了日本遊戲而製作的人物腳色,細膩華美,策展的形式也很容易讓人了解,每一個放大後的物件,仍然可以精確的感受到每個線條的造型與設計。
在每次看完展後都會想著獲得了甚麼,記住了甚麼,相隔許久之後沒想到在逐漸淡忘的記憶中仍然還有這些片段與感受,剛好最近看的一本書裡提到大意是如此的,這個世界變得太快,也逝去地快,唯有文字仍然可以久遠的記憶。所以儘管沒有甚麼新奇有趣實用的觀點,作為心得的一篇文章,仍然有其存在的意義。
忘了說,看完展後都習慣買一本導覽手冊,以避免記憶喪失得太快,忘記是從甚麼時候開始有了這個習慣,在所有的紀念品中,我想這個還是最有紀念意義的。當然這也是我個人的想法。畢竟一場展覽展品很多的時候,有許多喜歡的作品是沒有出版成紀念商品。帶走書本還能再去深入研究個別喜歡的創作,這大概是我以後也還會繼續下去的方式吧。
終於寫完了遊於夏天,寫於冬天。
1會員
10內容數
無論是胖是瘦,我們都要有肯定自我的能力,相信自己是一種超能力,不用他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美,自信的美也是一種超能力,當我開始運動以後...,這裡分享關於運動帶來的成長與改變,一些紀錄挫折與發光的那些歷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