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自己的生活。不消費的2019-03

2019/04/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掌握自己的生活。
回顧這個「不消費」計劃開始的初衷,記帳是執行手法,不花多餘的錢是附加效果,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是想掌握自己的生活,擺脫沒由來的經濟恐慌。
計劃執行到現在已經很習慣,可以說是成為日常生活裡的背景程式,不需要特地叫出來,就能穩定地持續運轉。也確實對「錢」沒有那麼擔心,因為知道自己需要多少錢就可以好好生活,就能把心力放在其他事情,例如人生規劃。
最初設定的條件是「只能買消耗品」(附註:其他物品除非有必要,否則不買。)
食物是消耗品(吃掉就沒了)、衣物是消耗品(如果現有的穿壞了)、清潔用品是消耗品(用完就沒了),在這些最基本的需求之外,「玩樂」是否也能算是某種生活的消耗品。
「好好生活」肯定包括玩樂的部分,所以我決定收起自己沒由來的罪惡感,只要量力而為,玩樂也是符合設定的、可以購買的消耗品。
執行,然後調整。
在執行計劃之後,調整是為了讓計劃走得更長遠,畢竟這不是硬性的回家作業,而是為了朝自己想要的生活邁進而做的嘗試。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那就邊走、邊想、邊調整、邊改變。
除了想法和基本設定,記錄方式也打算要再稍微調整,最開始使用的項目(食材、外食、交通、消耗品、生活)太籠統,上個月的細項條列又太瑣碎,決定要取個中間值,一樣以生活費的2%作為檢視門檻,並標註食衣住行吃喝玩樂的分類。

  • 3%〔樂〕
看了電影《驚奇隊長》,雖然不覺得自己有到「漫威迷」的程度,不過Marvel系列的都有看,算是個持續支持的普通觀眾。

  • 5%〔食〕
美式漢堡是和朋友聚餐很常出現的選項,目前常去的有兩家店,一間在台電大樓、一間在景美(以捷運站為地標),兩間的特色分別是迷你漢堡和巨無霸漢堡,這個月兩間各吃了一次。

  • 5%〔?〕
不是文字無法顯示,而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分類這筆支出,這是摩托車路邊臨停的拖吊費和罰單。只能說出門在外還是要乖乖找停車格,拖吊一次都夠吃兩次漢堡了。

  • 8%〔喝〕
酒吧行程,去了迪化街的發琴吧和小城外,都是很不錯的酒吧。發琴吧是第一次去,小城外是第三次,兩間都很推薦。

  • 10%〔髮〕
覺得頭髮太長就去剪了,有燙捲。上一次去弄頭髮應該是去年六月,最近兩三年都是維持差不多一年一次的頻率,微捲髮的蓬鬆感和好整理深得我心。

如果要認真檢討,最不應該的支出就是那張罰單,不過人有失蹄馬有亂足(對我故意的,不是不小心寫錯),以後再多注意就是了。
三月的儲蓄有27%,還可以,四捨五入有達標。能夠不造成心理負擔地控制開銷、持續記帳,也算是有穩定地成功執行計劃。
一個月又平安的過去了,感謝「不消費」計劃的努力。

我是壹肆說,用散文寫故事的人,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歡迎追蹤、留下愛心,支持我繼續寫作。我們下篇文章再會。
245會員
339內容數
用散文寫故事,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在現實的縫隙書寫真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