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2016年美國紀錄片,導演Matt Schrader邀請多位知名的電影配樂大師進行訪談,帶領觀眾進入這個浩瀚的領域。
儘管我們都知道配樂的重要性,但到底有多重要,可能你我心中都秤不出一個重量,直到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後,那份重量才真正清晰起來。
早期的電影播放還沒有聲音的概念,大家看的其實是默劇,後來才有音樂家在影廳現場替電影伴奏,但此舉並不是為了增加觀眾的樂趣,而是透過音樂掩蓋掉播放設備的吵雜。
隨著音樂藝術越來越精進,電影音效和配樂也漸漸成為一門學問。
1933年,由雷電華影業公司製作發行的「金剛」上映,本片是影史上第一次使用管弦交響樂做為電影配樂,成功營造出緊張又刺激的氛圍,讓觀眾的觀影體驗昇華到另一種層次。
至此,配樂的重要性已經不亞於攝影或燈光等視覺上的呈現,即便是平凡無奇的靜態畫面,有了配樂就能賦予畫面靈魂,牽引著觀眾的思緒和想法。
藝術就像相互交錯的綿密河流,音樂人的目光也不只放在管弦樂,各種樂器或形式都成了選項之一,充滿天賦的音樂人也在電影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定位。
Ennio Morricone,義式西部片的音樂教父,鏢客三部曲的配樂出自他手,以吉他刷出西部小鎮的詩意,以及決鬥時的浪漫。
Bernard Herrmann,將經典恐怖片迷魂記推向高峰的幕後功臣,反覆使用相似的旋律達到令人不安的效果,給人一種無處可退的災難感。
除了交響樂的編制外,民俗樂器、非洲文化樂器,已經消失的仿造樂器,甚至是兒童鋼琴也能替電影譜出驚人的效果。
60年代到70年代初,老式管弦樂漸漸被拋棄,改使用來源音樂,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爵士樂、藍調、民謠甚至後來的龐克搖滾。
首次將爵士樂放入電影配樂的作品是『慾望街車』,007的電影配樂則交由約翰巴瑞的搖滾樂團製作,因此整部電影的配樂都帶有現場演奏的樂團特性。
談到007,就不得不談到那耳熟能詳的經典開頭旋律,從1962年使用至今,幾乎是全球影迷的共同記憶,這在紀錄片裡被稱作「母題」,指你所知道的那些經典旋律。
例如大白鯊的配樂、鬼店的開場配樂,以及轟動全球的星際大戰,都會有那麼一段屬於這些作品的經典旋律,只要聽個短短幾秒就激起你對這個故事的巨大熱情。
紀錄片有提到一位配樂家我非常感興趣,就是丹尼葉夫曼Danny Elfman,他也是樂團出身,後來轉戰佩樂界獲得巨大成功,更是與提姆波頓合作過多部作品,例如1989年的蝙蝠俠、剪刀手愛德華、聖誕夜驚魂、地獄新娘、魔境夢遊,說是提姆波頓御用的配樂家也不為過。
在諾蘭版本的蝙蝠俠問世前,蝙蝠俠最廣為人知的主題曲就是丹尼葉夫曼的作品。
說到克里斯多福諾蘭,就一定得提到另一位改變電影配樂界的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
多虧諾蘭電影的高人氣,Hans Zimmer的知名度幾乎可以跟流行音樂人相提並論了。我對Hans的想法是,他的配樂有極高的故事性,情緒渲染力非常強大,而且特色鮮明,當你聽到那持續震動的連續節拍,交響樂和電子樂交錯纏繞,就知道這作品是Hans Zimmer或同派系的配樂作品。
但Hans Zimmer最早並不是跟諾蘭合作才起家的,他的配樂作品可回溯到1989年的雨人以及1994年的獅子王,儘管這是一部紅遍全世界的動畫,但真正被觀眾記住的是艾爾頓·強(Elton John)替獅子王寫的歌,Hans Zimmer的配樂沒被多少人留意。
不過有一首經典旋律肯定全世界大部分的人都聽過,就是神鬼奇航:鬼盜船魔咒的主題曲。
這也是Hans Zimmer非常厲害的地方,在神鬼奇航的配樂裡,他將管弦樂器當成吉他在刷,給世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我第一次聽到神鬼奇航的配樂時才就讀國小,但只需看過一次電影就能哼唱一整天。
儘管現在是Hans Zimmer的時代,但要論公認的電影配樂教父,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當之無愧。
前面有提過,在60年代到70年代初管弦樂漸漸式微,但John Williams這個傢伙站了出來並告訴全世界:管弦交響樂依然是主流。
除了前面提到過的大白鯊,還有法櫃奇兵、星際大戰、超人、E.T、侏儸紀公園、搶救雷恩大兵、哈利波特前兩集的配樂都是John Williams的創作。
他的配樂我只能用兩個字形容:完美。
完美的起承轉合、完美的情緒烘托、與視覺完美的結合,你在看電影的當下,能夠全神投入在電影作品裡,但看完電影後,你的情緒已經和配樂有很深刻的羈絆,當你回過頭重聽原聲帶,該有的哽咽或感動一點也不少。
舉個例子,星際大戰八的開頭戲,當Rose的姐姐按下遙控器之後,那一整段的配樂已經烙印在我腦海,每次當我回顧這段配樂,觀影當下的壯闊激昂總是能重新被提煉出來。
我不知道該怎麼用文字形容這神乎其技的配樂功力。
時至今日,電影配樂的複雜性和壓力遠遠高於過去,藝術形式也更加複雜,必須在時間內做出令導演、製作人滿意的作品。
同時,科技的發展也幫助這些音樂人能在時間內完成比過去更加複雜的工作,電影配樂其實是一門關於錄音的藝術,合成器和電子音樂的使用讓編曲有更多的可能性。畢竟,電影配樂就是一個毫無規則和界線的旋律世界。
儘管如此,管弦樂依然會繼續在電影配樂的世界裡存活,這是管弦樂僅存的生存形式,如果連電影配樂都捨棄了管弦樂,這門藝術就消失在人類的文化裡了。
紀錄片裡有一段話很令人感動,我以這段話作為結尾。
「站在指揮台上,指揮棒揮下你嘔心瀝血寫的曲子,並且第一次親耳聽見,那就像是第一次看著自己孩子出生,那種歡愉和感動,那就是我的一切。」
這是屬於這個職業的浪漫,當我坐在戲院裡聆聽他們的作品,我感到萬分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