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雷:
我一直都覺得,人的情緒是很「物理」的存在,人受到外在刺激所做出的反應,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反作用力,個人是如此,一個集體社群也是如此。
而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也不會隨著時間煙消雲散,而是書寫成記憶,用各種形式傳達給後人,往下積累,漸漸形成慣性,沉澱成為一個民族。
在瑪雷人的歷史紀載中,他們經歷了1700年的奴役,整個民族的記憶烙印在傷痛上;而島上的艾爾迪亞人,在不知道過去歷史的情況下,百年以來被巨人圍困,無法離開城牆。
他們對彼此的認知建立在仇恨上,就像兩輛高速的火車,被歷史的慣性往前猛推,注定在某個時間點相撞,反作用力會殺死車上的所有人。
艾連雖然擁有進擊巨人的能力,但他所能改變的時間尺度相當有限。
或許他可以從任何角度觀察火車,甚至站在火車中間,但他無法改變已經啟動的慣性,也無法阻止火車終將相撞,這是物理法則,也是時間的極限。
既然這個事實無論如何都無法改變,那麼他最後能做的,就是把認識的同伴救出來。
從這個巨大又殘酷的命運中救出來。
綜觀整段歷史,瑪雷在一千多年來居於下風,對艾爾迪亞人的憎恨難以想像,復國後的掌權時間也不算長,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瑪雷人承受的傷痛或許多更多。
但偏偏,我們跟著艾爾迪亞人一起對抗巨人、失去同伴、揭露陰謀,為這群追求自由的人感到欣喜和哀悼,我們見證調查兵團的犧牲和茁壯,史觀早已和艾爾迪亞融為一體。
同樣以結束巨人之力為目標,吉克的安樂死或許是更好的方案,但我們的感性不允許做這樣的選擇,這是我們從第一集追到最後一集的力量慣性,也是我們想要反撲回去的反作用力。
讀者也不可避免地搭上了這輛高速列車,等待相撞。
這兩個種族,各有可恨和無奈之處,而報復就像歷史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地往前推進,從人與人之間的復仇,到聚落對聚落復仇,最後變成國家對國家的復仇,看不見真正的終點。
能活下來的倖存者最後都變成兇手,而這些兇手又再去創造其他的倖存者。
這種無法調和的衝突,正是「進擊的巨人」最大的魅力。
艾連確實爭取到了數百年的和平,但屠殺世界八成人口的後座力也一定會被傳頌下去,只要大陸跟帕拉迪島因客觀資源而漸漸拉開發展差距,歷史的輪迴終究會擺盪回帕拉迪島。
但到了那時候,調查兵團已經不在了,米卡莎、兵長、阿爾敏、約翰、柯尼等人也都不在了,我們的人性本來就管不到這麼遠的地方,只要我們在乎的人能幸福過完一生,幾百年後的事情又與我何干?
說到底,我們所認識的艾連其實是少年漫畫裡的標誌性主角,那些正面的人格特質他都具備了,但偏偏這個世界不是「心想就會事成」的浪漫童話,也不是能輕易放下仇恨的「偉人之旅」,在這片土地上,所有人都身不由己,大家被歷史的枷鎖狠狠綁住。
當我們把少年漫畫的主角放到正常的世界,世界就會陷入火海。
我知道艾連做得不好,但我無法譴責他,畢竟這些熱血主角就是我們的精神投射,甚至大部分人都無法處理得比艾連更好,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艾連溫柔,卻比他更容易被這個世界的恨意激怒到失去理智。
當阿爾敏說出「他也曾想消滅所有人類」時,我完全不懷疑,他們所經歷的那些事情,無可避免地孕育出了毀滅的思想,艾連並不特別。
如果能洗掉記憶重看一部作品,我會選擇巨人,我至今仍懷念所有謎團初次揭露的興奮感,陪伴主角一步步走向大海的過程,那些血淚與喜悅太真實了。
然而,島上的付出有多大,用情有多深,整個世界歷史拓展開來後的反作用力就有多強。
同樣的道理及立場翻轉,也完全能套用在現實世界,但真正的比較基準並不是土地大小或人口,而是「誰擁有比對方更多的資訊」,這才是正確帶入的方式。
電影版的特別片尾讓現代版的主角三人組有更多的互動,但當現代版艾連說出「如果有續集我們再一起看吧」的時候,我腦中警覺心大響。
如果有續集,會不會是你們三個人演呢?還是不要吧,就讓巨人的故事留在螢幕裡,我們努力在現實世界,找到最好的生存之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