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在燒的亞馬遜森林,今年燒得特別嚴重。潮濕的雨林起火,幾乎都是人禍,尤其是在今年乾季並沒有乾旱的狀況下,森林砍伐、農業和放牧業燒田墾荒,這些人為開發,極有可能就是惡火的起因。
不只是亞馬遜,搜尋今年關於「森林大火」的新聞,希臘、印尼、葡萄牙、加拿大、中國、南蘇丹、英國、南韓、紐西蘭,甚至是北極圈,世界各地都有野火燃燒。
在 #PrayforAmazonia(為亞馬遜祈禱)成為推特上的熱門標籤之後,網路上有很多亞馬遜大火的報導,關於李奧納多捐了500萬美元、關於巴西政府的消極應對、關於使用錯誤照片的宣傳瑕疵,還有更重要的,關於「我們能做什麼?」
人類對地球的開發和破壞,正逐漸累積成氣候變遷,隨時都會反撲。森林大火、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撇開人們的自作自受,全球的動植物和生態環境都受到牽連。
許多報導引用動物們來不及逃離大火的照片,不論那些照片是否都是「正確的」今年的亞馬遜,他們都是因為人類而死在自己家園的生命。
地球只有一個,環境永續經營和環保意識,與此相關的任何事情,是我們目前唯一能做的。就算沒辦法人為滅火,不可能完美修復地球,無法重現已經消失的、絕種的物種和生命,但至少,要先停止對地球的傷害。
不用想得太困難,除了捐款之外,還有很多事情只是舉手之勞,都是我們能做的。
每天(或每週)撥點時間出來,十分鐘也好、半小時也好,關心世界上發生的事情。要先知道,再談論做不做得到,就算只是分享讓更多人知道,也會有幫助。
自備購物袋、不使用塑膠吸管和塑膠餐具、到無包裝商店買東西、外帶自備餐盒,沒有全部做到也沒關係,只要願意嘗試,都是對環境友善的舉動。
夏天不開冷氣會死亡,開了冷氣怕北極熊會死亡,在開或不開之間,可以選擇讓冷氣維持不過低的溫度,例如28度,並搭配電扇循環室內空氣。
還有很多方式都可以保護環境,像是購買對環境友善的商品(
雨林聯盟認證商品:
綠色小雨蛙標誌)、購買在地農產品(減少跨國運輸的碳排放),這些看似普通的消費行為,都是在選擇:我們想讓世界成為什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