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我在美國學建築的第一年(上)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有個留學夢,並在高三那年收到加州州立大學(Cal Poly SLO)建築系的錄取通知,就這樣對建築一知半解地踏上留學之路。
Cal Poly SLO是加州州立大學系統的學校之一,長久以來因為學費便宜、重視實作經驗、企業喜歡錄用等原因,而成為不少加州高中生的dream school。他們的建築系也常年在Design Intelligence美國五年制建築系排名上取得第二或第三名的成績。
就如同一般的建築系,我們也有「studio」課程,大一時一個禮拜上四天,一天三小時。而讀完大一,我想要寫下這一年來到一個與台灣全然不同教育體制的國家、學習建築的歷程。

工作室文化

工作室,也就是studio,是美國建築系文化中一定會有的東西。大部分人都會想問,studio到底是什麼?
其實studio就是建築系的教室。美國建築系的主修課是採取小班制,每十幾個人會被分到一個教室,由一名教授指導。教室就有點像是美術教室,一人會有一張自己的大桌子,放了各種工具、材料等等。
studio不像一般的lecture,教授不會一一在台上教授所有你該學的知識。通常教授會把所有人聚集起來,告訴大家今天要做什麼,然後學生們各自回到自己的桌子前去完成任務。有的教授會下來看大家做得如何,有些教授則是等你自己去找他問問題。
等到作業截止那天,教授會要求大家把自己的作品釘在studio的牆壁上(pin up)講評或讓大家發表創作概念。
不過studio也不完全像教室。一間studio通常一次只會給一個班級使用,就代表只要你想去studio做事就可以去,不用怕打擾到正常上課的同學。

立方體、材質與概念

來到加州的第一個學期,雖然對建築什麼都不懂,但我很強烈的感受到一件事 — — 我不是真的在學「建築」。
我們的第一個專題叫solid/void(虛與實)。首先,教授隨機發給每人三個小圖,都是現代主義畫家的作品,要我們用描圖紙(trace paper)壓在這些名畫上仿作 — — 可以保留、刪減、增加顏色、用不同筆觸等等,一共要畫99個。
再來,教授要求我們以自己再創作的這些小圖(diagrams)為靈感,來來回回設計好幾個不同的方塊(cube),最後留下一個修改過、最滿意的設計,並用厚紙版做成邊長6"的正方體。為此,原本大家視為垃圾的免費厚紙板紙箱莫名其妙地在一夜之間變成珍貴物品,大家搶著要拿來做作品。
這個厚紙板立方體就是此專題中所謂「solid」、「實體」的部分。因為要灌石膏進去,所以我們也要用紙板做另一個大小相同、形狀卻和原本立方體完全相反的模具,稱為「void」、「虛」。
從這樣幾張小圖、再到一個立方體,我發現作品的概念與可以汲取的靈感更加清晰,設計變成一個過程,而不是沒來由地「我說的算」就好。
結束了這個專題,沒想到接下來兩個專題也都和立方體有關。差別是第一個立方體使用的材質是石膏,而接下來的兩個分別是鐵片和木塊。
在製作鐵片立方體之前我們先練習了如何拼接幾個平面,讓平面得以融合成一個立方體。接著,我們被要求自己找時間到學校的鐵工廠完成這個作品,也可以選擇在某些平面用噴漆上色。
結果第一次進鐵工廠,因為經驗不足,只好硬著頭皮要求一旁不認識的同學教我、弄得滿手都是小傷、也沒有成功把鐵片拼成立方體,只好趕快檢討一下哪些地方要改進,之後再嘗試第二次。最後還是有做出90%符合原本設計的鐵方塊並且噴漆上色~
從這個專題中,我不但學到如何使用鐵工廠裡各種駭人的機器、學習不會就開口問人、學習用有限的方法把平面組成立體,也學到了有些材料跟別人分享就好了,不用自己買;我的那罐噴漆噴了一次後就再也沒有開過了呢。
第一學期的最後一個專題,做的是木質立方體。每個人都會有一長條、約兩公分厚的木板,要在設計立方體的同時剛好把木板用完、而木板不一致的紋路也可以成為設計的一部分。同時,我們也被要求學習如何手畫不同的視圖、爆炸圖、系列圖。
確立設計的概念,一樣的要進入木工廠完成作品。不一樣的是,我這次比上次進鐵工廠時多了不少經驗,至少會先把所有尺寸都量好、確定好再去。
結果跟想像中有點落差XD因為切木頭的鋸子是有厚度的,而事前不知道這點的我沒有把誤差算進去,於是後面的木塊就越切越小片,拼出來的立方體也不如上圖平整。不過我相信這也不會是我最後一次進木工廠,所以下次應該會越做越好啦~
做完木質立方體後我大一的第一個學期就這樣結束了,迎來了我的聖誕假期。之後還有兩個學期的studio課程,文章待續。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高中畢業後的十年,我仍夢見自己在高一數學課堂上經歷的恐懼和沮喪高中畢業後的十年,我不只一次夢見自己在高一數學課堂上,答不出老師質問的數學題目。當我從夢中驚醒,我會有幾秒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現在是什麼時空,然後提醒自己:「我大學學測數學成績落在頂標……我已經從政大畢業了……我在美國讀研究所……我現在是一個高中老師。」
    Thumbnail
    avatar
    Serene
    2021-08-21
    終於領到medium的第一筆50美金!也許讀者在哪我就在哪!總之。這不是一個問「我寫什麼有誰要看?」、自我質疑到死的時代,這是一個你想要有人看就得去找人看的時代。
    Thumbnail
    avatar
    換日線
    2021-04-03
    在德國上葡萄酒學位(WSET L4) 系列5 – 自己來一趟香檳的戶外教學這次想去參觀的是在香檳產區藍斯山脈南側,以Epernay為中心點附近的酒莊。說巧也不巧,當初預定拜訪的時間是在收成之前,香檳產區因為乾旱提早採收,正好碰上了我們拜訪的時間,想當然小農們就會全員出動去收成,也不好意思去打擾,所以就只能忍痛放棄。在幾經努力下,總共拜訪了五家香檳廠,從收成到製程都看透
    Thumbnail
    avatar
    Stevehuang
    2020-10-09
    讀後感:我在阿里學到的第一課:亂花錢,是我對市場的尊敬每周一篇文章的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此次分享的文章為:我在阿里學到的第一課:亂花錢,是我對市場的尊敬。 為了解決問題:中國電子商務的未來是什麼模樣? 1淘寶一分為三,亂花錢是為了摸索市場 2阿里承認自己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模樣,更代表敬畏市場的心態 3浪費資源,也有聰明浪費資源的方法
    Thumbnail
    avatar
    Patrick.Wong
    2020-10-06
    婚後就得放棄夢想?美國前第一夫人這麼說《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這本書是歐巴馬的夫人,蜜雪兒的自傳,說是自傳,但其實整本除了描述她的經歷與故事,不只透露出她同樣身為職業婦女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及兩難,更多的是在傳達她這一生所維護的信念,以及自身的價值觀。
    Thumbnail
    avatar
    悅陽
    2020-05-01
    《風是我的母親》【第一篇 啟蒙】1 走在美的光采中P.31: 我願意與非印第安人分享那些來自我們祖先的哲理、愛和關懷。來到這個世上時,我們並沒有選擇這個來自特定文化的特定膚色。我們活在這個世上,但為什麼會被送到此?我們都想知道自己在生命中扮演的角色,也因為如此,我們都有機會見識走在印第安人所謂的「性靈之道」是什麼意思。而當我們行走在性靈之道時,是不
    Thumbnail
    avatar
    屘寶
    2020-04-15
    再讀《山居歲月》-我在普羅旺斯,美好的一年Peter Mayle這位廣告界前輩,不只棄業,還乾脆跑到普羅旺斯買一間兩百多歲年紀的老房子住了下來。他的舉動,成為我們這些想離職又不敢離職,想改變又害怕改變的人,一種精神上的出口。
    Thumbnail
    avatar
    微微
    2019-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