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淺釋〈行由品第一〉淺釋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行由品第一〉

前言:現在我們說到《六祖法寶壇經》〈行由品〉第一。行由,就是六祖大師行事的由來,修道的由來,得法的由來。他本是斬柴出身,砍柴的人;本來是不認字,是很粗魯的一個人,可是他能一聞即悟。現在這是講他的行為,和他得法的由來。這是壇經的第一品。

原文: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名璩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陞座。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淺譯:

「時大師至寶林」:時,是當時,就是六祖大師那個時候;他到曹溪寶林山。「韶州韋刺史名璩」:韶州,現在叫韶關;刺史就是作官的,管那個地方的。那韶關刺史名字叫韋璩,

「與官僚入山」:與做官的和這一切的人。

來入山「請師出」:請六祖大師出山。

「於城中大梵寺講堂」:城中,就是韶關城裏。韶關城那時候,有個寺叫大梵寺,現在叫大鑑寺;就是因為六祖被封為大鑑禪師,所以虛老在那兒復興南華寺時,又整修這個大梵寺,就改名大鑑寺。在這個寺裏頭有個講堂,很寬闊的,可以容納幾千人。

「為眾開緣說法」:在這個時候,六祖大師,就給大家說法。

「師陞座」:六祖大師,陞了法座。

「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刺史官僚,有三十餘人,讀書的人和學士、秀才之類的,也有三十餘人。

「僧尼道俗一千餘人」:有比丘、比丘尼,又有老道士,又有俗人,有一千多人。

「同時作禮」:在這個時候,都向六祖大師頂禮。

「願聞法要」:都願意六祖大師,給他們宣說佛法的要略,這個要緊的地方。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行由品第一〉

前言:现在我们说到《六祖法宝坛经》〈行由品〉第一。行由,就是六祖大师行事的由来,修道的由来,得法的由来。他本是斩柴出身,砍柴的人;本来是不认字,是很粗鲁的一个人,可是他能一闻即悟。现在这是讲他的行为,和他得法的由来。这是坛经的第一品。

原文: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陞座。刺史官僚三十馀人。儒宗学士三十馀人。僧尼道俗一千馀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浅译:

「时大师至宝林」:时,是当时,就是六祖大师那个时候;他到曹溪宝林山。「韶州韦刺史名璩」:韶州,现在叫韶关;刺史就是作官的,管那个地方的。那韶关刺史名字叫韦璩,

「与官僚入山」:与做官的和这一切的人。

来入山「请师出」:请六祖大师出山。

「于城中大梵寺讲堂」:城中,就是韶关城里。韶关城那时候,有个寺叫大梵寺,现在叫大鑑寺;就是因为六祖被封为大鑑禅师,所以虚老在那儿复兴南华寺时,又整修这个大梵寺,就改名大鑑寺。在这个寺里头有个讲堂,很宽阔的,可以容纳几千人。

「为众开缘说法」:在这个时候,六祖大师,就给大家说法。

「师陞座」:六祖大师,陞了法座。

「刺史官僚三十馀人,儒宗学士三十馀人」:刺史官僚,有三十馀人,读书的人和学士、秀才之类的,也有三十馀人。

「僧尼道俗一千馀人」:有比丘、比丘尼,又有老道士,又有俗人,有一千多人。

「同时作礼」:在这个时候,都向六祖大师顶礼。

「愿闻法要」:都愿意六祖大师,给他们宣说佛法的要略,这个要紧的地方。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四年前大兒子跟我說,他在一個外國網站修行,它們不講宗教信仰,會講宇宙之間如何運作,加入它們的人,會同一個時間靜坐,一起觀想大家的業障被消滅。如果身體不舒服,還有一句宇宙咒語可以治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的請示內容如下:「孩子一直以來都是住校,今年五月在學校考試後就出現焦慮、妄想,並說自己有超能力。學校通知我們幫他請假就醫,他回家後便開始發狂,鬼吼鬼叫、摔東西,大罵髒話,性格大變,折騰我們很久。他最近也開始持咒、打印,讀各種經書與拿法器,並且開始看弘法頻道。
以下文章為三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姊姊在三月初告訴我,她已經連續幾週出現流感症狀,一直咳嗽,已到醫院作檢查,醫生開了第二線抗生素讓她回家服用,並告知若三天後沒改善,需要直接到急診室住三天,檢驗是否為目前擴散嚴重的流行疾病。   看到訊息的當下,我先把「好吃的蕃茄麵」的照片傳送過去, 讓她放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清淨心、清淨行,清淨的人都會在身邊;若貪嗔癡重,也會招感貪嗔癡重的人在身邊。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若魔性重,可多親近善知識,見賢思齊,佛性會漸漸被啟發。」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媽今年已八十多歲了,由於早年生活環境不是很好,家裡人口又多,小小年紀就要幫家裡幹活,所以身體沒有照顧得很好,晚年時常承受病痛之苦。去年下旬,媽媽的肚臍長了顆大水泡,才消掉沒兩天又長出ㄧ顆,有五元硬幣般大小,看了醫生也擦了藥,就是不見好轉,讓我非常擔心。我當時也有狀況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四年前大兒子跟我說,他在一個外國網站修行,它們不講宗教信仰,會講宇宙之間如何運作,加入它們的人,會同一個時間靜坐,一起觀想大家的業障被消滅。如果身體不舒服,還有一句宇宙咒語可以治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的請示內容如下:「孩子一直以來都是住校,今年五月在學校考試後就出現焦慮、妄想,並說自己有超能力。學校通知我們幫他請假就醫,他回家後便開始發狂,鬼吼鬼叫、摔東西,大罵髒話,性格大變,折騰我們很久。他最近也開始持咒、打印,讀各種經書與拿法器,並且開始看弘法頻道。
以下文章為三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姊姊在三月初告訴我,她已經連續幾週出現流感症狀,一直咳嗽,已到醫院作檢查,醫生開了第二線抗生素讓她回家服用,並告知若三天後沒改善,需要直接到急診室住三天,檢驗是否為目前擴散嚴重的流行疾病。   看到訊息的當下,我先把「好吃的蕃茄麵」的照片傳送過去, 讓她放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清淨心、清淨行,清淨的人都會在身邊;若貪嗔癡重,也會招感貪嗔癡重的人在身邊。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若魔性重,可多親近善知識,見賢思齊,佛性會漸漸被啟發。」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媽今年已八十多歲了,由於早年生活環境不是很好,家裡人口又多,小小年紀就要幫家裡幹活,所以身體沒有照顧得很好,晚年時常承受病痛之苦。去年下旬,媽媽的肚臍長了顆大水泡,才消掉沒兩天又長出ㄧ顆,有五元硬幣般大小,看了醫生也擦了藥,就是不見好轉,讓我非常擔心。我當時也有狀況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佛對弟子說起非常久遠之前曾經有一佛名為大通智勝如來的故事。當大通智勝佛出世,十方諸梵天王以及佛為國王時所生的十六王子,一起請佛轉法輪,於是佛三轉十二行法輪,十六王子聽聞後讚嘆不已,同請出家。佛接受他們之請後,開始說妙法蓮華,敎所有人菩薩法。而十六王子遂成菩薩道。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拜祖先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用佛法超渡祖先。」今生我們有幸值遇佛法,應該要懂得行孝,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脫離痛苦。觀音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善導大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
善導師-五部九卷 (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一致的根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佛對弟子說起非常久遠之前曾經有一佛名為大通智勝如來的故事。當大通智勝佛出世,十方諸梵天王以及佛為國王時所生的十六王子,一起請佛轉法輪,於是佛三轉十二行法輪,十六王子聽聞後讚嘆不已,同請出家。佛接受他們之請後,開始說妙法蓮華,敎所有人菩薩法。而十六王子遂成菩薩道。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拜祖先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用佛法超渡祖先。」今生我們有幸值遇佛法,應該要懂得行孝,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脫離痛苦。觀音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善導大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
善導師-五部九卷 (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一致的根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