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存在於你我的存在裡:也斯〈靜物〉賞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這一篇詩作的賞析,今晚亦會在粉專詩.聲.字每天為你讀一首詩出現。



也斯〈靜物〉

本來有人坐在椅上
本來有人坐在桌旁
本來有人給一盆花澆水
本來有人從書本中抬起頭來

現在他們到哪兒去了?

那個隨著音樂起舞的人
那個喜歡吃麵條的人
那個喜歡喝白開水的人
那個戴頂帽子擋陽光的人

現在他們到哪兒去了?

是一個想與你好好說的人
是一個與你緊緊挽著手的人
是一個想與你一起高聲歌唱
想與你一起仰望天空的人

現在他們到哪兒去了?

變成一個分水給陌生人喝的人
變成一個為信仰而停止進食的人
變成一個含著眼淚勸告武警的人
變成一個為朋友擋去子彈的人

現在他們到哪兒去了?

輾成了碎片
撞成了彈孔
吹成了風砂
撒成了灰塵

現在他們到哪兒去了?

變成了你我身畔永遠的影子
變成了我們每日的陽光和空氣
變成了生活裏的盆花和桌椅
變成了我們總在讀著的那本書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也斯 創作
#侯建州 手寫
#深藏身與名 襯圖
※圖檔來源:#陳日瑒 攝影,Instagram:infuturedream

※本篇可見於梁秉鈞《#梁秉鈞五十年詩選.上》(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4年10月),及孟浪主編《#六四詩選》(#黑眼睛文化,2014年5月)

※也斯(1949-2013)
本名梁秉鈞,香港重要詩人、作家、學者、文化人。

「也、斯」均為虛字,取名也斯,因為欣賞二字不受單一意義規範,也不受任一種學說或預設思想所限,似乎縹緲不可捉摸,卻更凸顯出其人不受任何媒介拘束,從文字、攝影、戲劇等不同面向建構出獨特的生命情懷。在他跨界探索的前衛性格中,卻每每回到對香港深厚情感的底蘊與反思。

著有詩集《雷聲與蟬鳴》、《游離的詩》、《東西》、《蔬菜的政治》、《普羅旺斯的漢詩》等;小說《養龍人師門》、《剪紙》、《島和大陸》、《布拉格的明信片》、《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和《後殖民食物與愛情》等;散文集《也斯的香港》,及與日本學者四方田的往復書簡《守望香港》(遺作)等;以及評論集《書與城市》、《香港文化》、《文化空間與文學》等。

※賞析
在1989年天安門學運之後,香港詩人也斯寫下了這首〈靜物〉,借詠物以悼念中共鎮壓下的亡者。這首詩的結構安排簡單卻又有效,詩中的敘述與摹景,是四句一段,如首段云:

  本來有人坐在椅上
  本來有人坐在桌旁
  本來有人給一盆花澆水
  本來有人從書本中抬起頭來

讓我們試想「本來有人」重疊的作用:句子強調出「本來」以及「有人」,於是讀者可以感覺到曾經不只一人在此,而今那群人卻不在了,於是導引出單句成段的疑問句:「現在他們到哪兒去了?」

閱讀這首詩時,讀者(「你」)宛如在看一幅室內的靜物畫,「旁白」(詩人)為「你」勾勒出一群已不在場的人,他們「隨著音樂起舞」,「喜歡吃麵條」,「喜歡喝白開水」,「戴頂帽子擋陽光」,無論如何,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並且循序漸進,「你」將感覺這群人與自己的聯繫正在加強,因為他們:

  是一個想與你好好說的人
  是一個與你緊緊挽著手的人
  是一個想與你一起高聲歌唱
  想與你一起仰望天空的人

這群人不是「你」生活裡的陌生人,他們想與你交流,他們與你緊挽著手,想與你一同高歌,而且還是「想與你一起仰望天空的人」:仰望天空,當然不只是字面義,亦具有象徵涵意,例如追尋遼闊、自由而理想的世界(凡是落實來解釋的同時,當然也限縮喻依的可能性)。而這群人,「現在他們到哪兒去了?」詩裡展示的是他們消失前在做的事:

  變成一個分水給陌生人喝的人
  變成一個為信仰而停止進食的人
  變成一個含著眼淚勸告武警的人
  變成一個為朋友擋去子彈的人

他們變成一個個為了心中的信仰、關懷而投身運動的人,且彼此站在一起,甚至不惜犧牲個人生命。

然後「現在他們到哪兒去了?」每當這個疑問句再度出現時,情感的分量亦隨著故事推展而愈顯得沉甸甸。接續的一段,便是全詩中最猛烈、殘酷的句子(如果詩歌如同樂曲,此處也是最激越的一節):他們如同物品一樣,被輾碎,被彈孔打穿,「吹成了風砂/撒成了灰塵」。字面上不見血,卻血流滿地;不說中共鎮壓的酷虐,卻盡顯其酷虐。

而這首詩的巧妙之處,不僅在於能放,更在於能收。「現在他們到哪兒去了?」詩人(文本)所給予的回答先是高亢激情的,隨後是沉痛哀婉的,最末又回復到平靜雋永的畫面:

  變成了你我身畔永遠的影子
  變成了我們每日的陽光和空氣
  變成了生活裏的盆花和桌椅
  變成了我們總在讀著的那本書

他們仍然存在於「你我」的存在裡,變成了「我們」日常生活裡的「陽光和空氣」、「盆花和桌椅」;存在於我們的閱讀之中,就像此刻,當我們在閱讀著詩的時候,那些已然缺席的前行者,他們所投身的理想及其價值,並未隨風消散。

以上主要談的是涵意層面,這一段再稍微補充寫作上的技巧。一開始提及四句一段,我們讀完後可以注意到,每一段之內,四個句子的安排,多是從輕到重,由淺至深,例如前文單獨引出的幾段;或有上下兩句間的輕重均勻而彼此互補,例如「本來有人坐在椅上/本來有人坐在桌旁」,或是「變成了我們每日的陽光和空氣/變成了生活裏的盆花和桌椅」。再則,每段之內重複的字詞,如一開始的「本來有人……」,第三段「那個」如何如何的「人」,第五段「是一個……」,第七段「變成……」,既製造節奏感,語意上又有適當的調整,到第九段的「輾成」、「撞成」、「吹成」、「撒成」的句首動詞變化,既微妙又準確,甚至結段的「變成了」也與第七段「變成」(像是進行中)情境上有所不同。這些細節,均可覺察出詩人用字遣詞的功力。

最後做個延伸:就詩作上來觀察,也斯在創作時,應曾聯想1960年代美國風行的反戰歌曲〈花兒都到哪裡去了〉(“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這首歌是1956年時美國民謠歌手彼德.席格(Pete Seeger)自烏克蘭民謠改寫,從「花兒都到哪裡去了」啟始,寫及少女摘花,送別她們的情郎,這些年輕小夥子上戰場,後來卻長眠墓園裡。也斯〈靜物〉提問的方式及其內裡的情懷,與歌曲有相近之處,大家如果將前者與〈靜物〉的文本對照思索,對它們各自的意象安排、結構方式,以及情緒如何跌宕,將別有一番體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畇墨的沙龍
17會員
24內容數
李畇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23
落葉持續地鋪蓋於窗前草地​ (每年禿枝的小葉欖仁,今年​ 仍是),織成一地枯褐厚氊​ ​ 窗裡人坐在涼冷不定,季節​ 的交界,秋蟲漸而歇聲罷唱​ 零碎語句在午後書桌上跳格子​ 憶念深沉不時超越負載上限​ 令人傷感一些遠去的身影,在幽暗裡​ ​ 望見外頭大風捲起落葉,螺旋​ 宛如海馬,身形似乎朝向你
Thumbnail
2021/04/23
落葉持續地鋪蓋於窗前草地​ (每年禿枝的小葉欖仁,今年​ 仍是),織成一地枯褐厚氊​ ​ 窗裡人坐在涼冷不定,季節​ 的交界,秋蟲漸而歇聲罷唱​ 零碎語句在午後書桌上跳格子​ 憶念深沉不時超越負載上限​ 令人傷感一些遠去的身影,在幽暗裡​ ​ 望見外頭大風捲起落葉,螺旋​ 宛如海馬,身形似乎朝向你
Thumbnail
2021/01/13
這個社團的管理者,乾脆去成立粉專「□曆□店句子打動我」,像是 晚安詩、 無明.愛染|時事.與詩 這樣經營,我願意率先按讚、分享;或是在板規上明文規定:「網紅貼文,或者讀□書□句子的分享,十之八九會迅速過審;其他的,會不會過,何時會出現,就看管理群的心情。不爽請退團。」可惜我等不到那一天,告辭。​
Thumbnail
2021/01/13
這個社團的管理者,乾脆去成立粉專「□曆□店句子打動我」,像是 晚安詩、 無明.愛染|時事.與詩 這樣經營,我願意率先按讚、分享;或是在板規上明文規定:「網紅貼文,或者讀□書□句子的分享,十之八九會迅速過審;其他的,會不會過,何時會出現,就看管理群的心情。不爽請退團。」可惜我等不到那一天,告辭。​
Thumbnail
2020/10/13
然而你並不孤單,你會​ 結識比你更好的人,你會​ 遇見真誠的對待;​ 因為冷寂中的輕擁,​ 人們有意無意間傳遞的善意,​ 重新振作,充滿勇氣;​ 你經歷過黑暗的牢寵,​ 卻也享受過海闊天空:​   ​ 因為你是好人。
Thumbnail
2020/10/13
然而你並不孤單,你會​ 結識比你更好的人,你會​ 遇見真誠的對待;​ 因為冷寂中的輕擁,​ 人們有意無意間傳遞的善意,​ 重新振作,充滿勇氣;​ 你經歷過黑暗的牢寵,​ 卻也享受過海闊天空:​   ​ 因為你是好人。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