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58甲,這條路是我第一條認識的縣道。是我離家的第一條也是唯一一條路,它將我帶離文化貧瘠的家鄉,推往這座島上各個五光十色的城市。
小學畢業後,長達六年的時間,每週往返於這條連結學校與家之間的道路。每個週末雀躍地跳上您的車,暫時忘卻寄宿生活的苦悶與沈重的課業壓力,急性子的您奔馳於這鄉間小道,似乎也忘了它的限速。一路上,我們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面對正值青春叛逆期的我,您避而不談我那令人擔憂的成績,只是隨便說說路上的風景。我們有時熱絡地大笑,有時卻安靜的可以。
上大學後,我前後待過北中南三個城市,回家的機會逐漸減少。每每返鄉時,您總是從車站將我拾回,依舊踏上這條數十年如一日永不改變似的縣道。一路上我們的話題開始脫離學校的種種,聊起人生夢想,您也不時地說起年輕時候的種種。
今年,我們又開始穿梭在這條縣道上。一向健壯如牛的您意外發現身上的癌細胞,於是往返於家與醫院之間。與過去不同的是,現在坐在副駕駛座的是您,駕車往返的是我。一路上,我們仍舊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但少了輕鬆愉快多了擔心害怕。
我開始擔憂這條路即將邁向終點,開始害怕無法再陪您繼續這趟旅程。現在,158甲不再是疲憊遊子回航補燃的航線,反倒像是一場爭奪賽,一場與時間、與上帝的征戰,一場看得到過去與現在,未來卻遙遙無及的戰爭。對年過七十的您,一向對生命抱持著熱忱的您,這次是否也能打一場漂亮的戰?我們是否還能繼續踏上這條回家的路?
avatar-img
1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大概在20多年前吧,那時還是大學生,也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搭車經驗。
Thumbnail
140公里的旅程 大學時期,暑假時曾 懶得寄摩托車,選擇自己從台南騎回彰化,大部分路線都騎 台17縣,途經沿海的鄉鎮,很明顯的感受到城鄉沒落的模樣。 但我卻又愛上那荒涼的氛圍,長時間在公路上馳騁的自由,後來上癮了,每個寒暑假都會騎車回家、和回學校,就這樣從第一次迷路加上手機導航導到沒電.....
  火車抵達C城之前,我以為這次就是真正的離開。青春期守望一鍋煲煮幻覺的湯,經年緩慢悶燒成熟至適合從家中逃走的年紀。大學填志願時塞滿陌生的名字,最後錄取C城的大學,離家最遙遠。鍋爐炸開,飛濺一身湯水而紅腫,坐進火車之前都還不痛。其實對城市只有淺薄認識,畢業旅行不過蜻蜓點水地留下遊樂園的印象,以為城市
Thumbnail
兩年前我來到了苗栗後龍上學,每週的通勤都是海線火車(以防有人不知道還是說明一下,中南部這邊有分山海線,我第一次北上的時候才知道北部的系統不一樣)每次回學校和回家的小確幸就是經過大甲-後龍看到窗外一望無際的海,看著看著壓力都沒了心情也好了
Thumbnail
「我們要搭的是哪一班車啊?」『剛剛跑走的那一班。』高中時期的搭公車初體驗,就這麼荒唐但快樂。
每一段旅程都是未知的,不論是現實或人生的旅程,都只能用心去感受,而這些旅程寫成了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 將近一年沒有遠途開車,而且術後也不知道恢復了多少(因為習慣用雙腳開車),要重新出發,難免有點不確定,但,心裡明白,有個理由,我一定要走這趟,中午下班後,回家洗個澡,整理一下,便出發了,還不忘帶著罐罐
Thumbnail
爸爸去年初一跟我提議想去海邊,今年突然說要去新竹橫山。因為我的車子沒有好好保養,實在不敢開長途,早就安排好租車,帶著家人一起出門。雖然內灣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純樸,雖然開車一整天我的腰很痠,但跟家人一起走走聊聊,很幸福很感恩,尤其大家被關在同一台車內,一起開上沒有路燈的山路,哈,彷彿回到小時候,只是司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Thumbnail
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夢想很遙遠,但只要夠勇敢夠堅定,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總是會到達目標。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大概在20多年前吧,那時還是大學生,也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搭車經驗。
Thumbnail
140公里的旅程 大學時期,暑假時曾 懶得寄摩托車,選擇自己從台南騎回彰化,大部分路線都騎 台17縣,途經沿海的鄉鎮,很明顯的感受到城鄉沒落的模樣。 但我卻又愛上那荒涼的氛圍,長時間在公路上馳騁的自由,後來上癮了,每個寒暑假都會騎車回家、和回學校,就這樣從第一次迷路加上手機導航導到沒電.....
  火車抵達C城之前,我以為這次就是真正的離開。青春期守望一鍋煲煮幻覺的湯,經年緩慢悶燒成熟至適合從家中逃走的年紀。大學填志願時塞滿陌生的名字,最後錄取C城的大學,離家最遙遠。鍋爐炸開,飛濺一身湯水而紅腫,坐進火車之前都還不痛。其實對城市只有淺薄認識,畢業旅行不過蜻蜓點水地留下遊樂園的印象,以為城市
Thumbnail
兩年前我來到了苗栗後龍上學,每週的通勤都是海線火車(以防有人不知道還是說明一下,中南部這邊有分山海線,我第一次北上的時候才知道北部的系統不一樣)每次回學校和回家的小確幸就是經過大甲-後龍看到窗外一望無際的海,看著看著壓力都沒了心情也好了
Thumbnail
「我們要搭的是哪一班車啊?」『剛剛跑走的那一班。』高中時期的搭公車初體驗,就這麼荒唐但快樂。
每一段旅程都是未知的,不論是現實或人生的旅程,都只能用心去感受,而這些旅程寫成了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 將近一年沒有遠途開車,而且術後也不知道恢復了多少(因為習慣用雙腳開車),要重新出發,難免有點不確定,但,心裡明白,有個理由,我一定要走這趟,中午下班後,回家洗個澡,整理一下,便出發了,還不忘帶著罐罐
Thumbnail
爸爸去年初一跟我提議想去海邊,今年突然說要去新竹橫山。因為我的車子沒有好好保養,實在不敢開長途,早就安排好租車,帶著家人一起出門。雖然內灣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純樸,雖然開車一整天我的腰很痠,但跟家人一起走走聊聊,很幸福很感恩,尤其大家被關在同一台車內,一起開上沒有路燈的山路,哈,彷彿回到小時候,只是司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Thumbnail
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夢想很遙遠,但只要夠勇敢夠堅定,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總是會到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