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看長篇了,上一次看這書應該是碩士班一年級的時候,轉眼間,也畢業三年了。猶記得這書剛出版的時候正是民國熱如日中天的時候,如今這樣的熱潮也漸漸消退,不復往昔。書裡從一個東北人的角度書寫一段從北伐到千禧年前後的這一段時光。戰爭、愛情和生活的點點滴滴。
對照起作者的生活、經歷,可以說是因為家世背景而顯得幸運。不論是求學或者是逃難,對作者來說是辛苦,但並不真的能和多數一般人的境遇相提並論。大約可以從書中看出一個世家在戰爭、敗退來台和戒嚴時期的經歷,以及從作者工作經歷中,稍稍重構當時社會中中上階層的生活樣貌。
全書對我來說最具意義的,大概是有關九年國民教育教科書編輯的那一段,在現在12年國教的背景來看這一段歷史,除了覺得政治介入陰影仍在之外,更有一種反省之艱難的感慨。當年的國文教科書課文選編,不知道哪個馬屁精選了一堆蔣介石的文章,雖說是招致批評而改版,但當時仍招來諸多保守勢力和政治的壓力。在國立編譯館的歷史中,何其多這種政治介入的歷史,現在不知道是否容易研究,我想會是個爭議而有趣的問題。當然,在教科書改成審定後,這樣的問題並不因此而消失,專業的淪喪,總令我失望透頂。
同情的理解,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書隱約的流露出一種不被反省的不平等,雖說在那個時代脈絡中,對作者而言去反思這種不平等何其不易,大約可以想像為何作者談起那些經驗文脈中流露出理所當然的樣子。只是這些歷史形諸文字後,是該得到什麼樣的評價?如何看待這樣的歷史?真是大哉問也難以回答。
最後,對我個人最深的啟示,乃是這段歷史中,許多作為與不作為背後,都有立場不同的理由。理解和爭取認同,不論對哪個時候的有權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對的事,可能因為方法不正當,就顯得焦點模糊。在手段和策略的運用上,也必須多方思考,也許,這樣才能使得事情更為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