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創作如果有天賦那會是怎樣的?

2020/11/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先來談談天賦,通常會有一個很重要的,也可能是一些創作者,或一些人一生在追求的。我暫且稱之為共感,通常是對於人或物特定的事物有一定的感觸,能力強弱不一定,呈現的方式也不同,全面一點的到聽得見、有形象、聲音等,比較難去界定的原因在於,我們很難分辨這個人所說,或自己感受到的是否為真。
舉例,如果有一個人聽得見樹葉的聲音,你能夠接受這樣的話語嗎?可能你會感到懷疑,或覺得對方在說謊。
所以通常就算有這樣的天賦,能不能證明就是一件很曖昧的事情,有時候能找到很好的載體去表現,從而變成創作,但嚴格來說能表現出來的通常只是一部份。因為在轉換的過程中都會有所變化,此外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他不見得能理解或感受創作者想要傳達的事物。
另外擁有共感的人,不一定是高敏感,或本身就很敏銳的,某方面來說它甚至不能算是天賦,因為可能大部分的人小的時候都有。因為在孩子的時候對許多事物的想法都很一致,認知也不會受到價值觀的影響。也會隨成長逐漸衰弱,主要是教育上還是以個人為主,尤其是孩子逐漸能分辨什麼是不能說的後,持續去保持這樣的天賦也並沒有好處,反而會讓人覺得很天真、單純或胡思亂想。
當然,如果放在高敏感、本身就很纖細的人,在共感的表現上會更加具體。但通常能培養或細分這種能力的,不是極好就是極差,通常好的狀態下,父母或恩師能理解這樣的天賦,能幫助細分跟培育;極差則是環境的破害,逐漸演變到自我與共感共存亦有能可自滅。
看了上面的敘述後,不難想像代價是滿大的,這還只是開始而已。因為看得到或有所感觸只是第一步,能不能找到一個好的表現載體則是第二步,能夠控制並表現到載體上後能不能被社會接受則是後續。每個環節都有難處,且這麼做的目的很多時候對創作者來說都沒有好處,只是投入更大量的心力去告訴他人,自己所見的世界是怎樣的。
就像我們所熟知的演員、作家或其他創作類型的故事一樣,其實終其一生都很慘淡,不見得能被理解。原因如上,因越靠近社會的角度在轉換的過程中就容易失真,但保留越多的本質,就很難被他人所理解。兩者中很難有對錯,卻也很容易迷失。
通常是後天在訓練出來會比較好,比較有具體的目標,健全的心智,也有較多的資源去做選擇。但後天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再也感受不到了,或是很難回到一些本質上的部分。有些人會說是靈感,但其實跟靈感是完全不一樣的。就算有這樣天賦的其實也會突然消失,不是什麼過於意外的事情。
維持或自我訓練的方式也有很多,沒有一定。像是五官的觀察、感受,所見到的是怎麼樣的、聽見的聲音、觸覺等,並明確的去感受差異,可能是比較與過去的不同,不同相似物的相同或相異點等。
有這些作為基底後,再去試著用不同事物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情,才比較能模擬共感。例如不同的人看到風景會是怎樣的感受、心情、想法,或物體能否擬人化等。有不同層面後,就可以再去延伸深度或是廣度。
運用面通常就比較不容易流於表,或單純在手法上。因為光靠想像去表現的始終是有限的,也會比較吃力與粗糙。能做到像生活一樣自然的時候,就會容易許多,真實感的表現上也會比較好。
不過很多時候這會比較偏理想的狀態,有時候我會比較習慣把這個稱為戀愛關係,雖然有最熱戀的時期,但也會有爭執分合。到了最後不見得會記得那一份感觸,但不會忘記要怎麼愛對方。且不論兩人是怎樣的發展與關係,外界通常都難以理解或各有解讀。
其實說了這麼多之後,我覺得不一定要去羨慕他人的天賦,尤其在這個資訊爆發的時代裡,除非技巧達到一定的高度時,這樣的天賦才容易體現出差異與分歧。不過這還是要看創作的載體與運氣,因為有時候市場要的不見得是很深的,如何有技巧性的藏與帶或分配會比較關鍵。
這裡說到的共感還是比較容易理解,或是比較沒有偏離科學或認知的。就像上面的五感去模擬共感,其實只是做到比較小的一部分。因為通常共感跟五感相似又不太相同,它有時候並不好控制,就像會兩個碰撞就會發出聲音的石頭,遇到一點磨擦就會起火的紙。成為創作後通常只見得到最好的那一面,但缺少一個好的載體或方向,有時候也會變成病或煩惱與壓力。不過也不受限用於創作,再不同領域或行業裡都有發揮地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6會員
178內容數
留下了一些關於科幻的故事,分享了一些關於寫作的技巧,還有探討一些關於社會的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