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厭惡了來來往往的人群
厭惡了每天日復一日的生活
厭惡了被人嘲笑 厭惡了聽著別人的指揮
厭惡了健康的活在這世界
- 抱歉這篇文比較低氣壓一點⋯
還是希望各位能夠開開心心的生活下去
順帶一提 聖誕節快樂
INS caicaizi_972 ins會最先更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極和北極的距離 星星和月亮距離   太陽和地球的距離 正巧也是一句我愛你的距離 看似十分接近,實際相隔十萬八千。
南極和北極的距離 星星和月亮距離   太陽和地球的距離 正巧也是一句我愛你的距離 看似十分接近,實際相隔十萬八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久違的線上群聊,一段D.T無處分享的實際用油故事😅 🪴『使用精油能夠解鎖記憶密碼嗎?』 🪴『哪一瓶精油那麼神,居然解開母子心結?』 細節內容,歡迎至甜點塔羅Podcast頻道收聽→【甜點微光】
Thumbnail
念書時代,我去朋友老闆家當家教,每次到他家,經營事業的爸爸總還在工廠忙碌,而媽媽跟孩子在看電視,我一到,老闆娘就會叫孩子到房間讀書,媽媽繼續看電視;一下課,孩子們又回到客廳繼續看電視,媽媽也幾乎不問孩子學習狀況如何。   下完課離開時, 我只能感慨,這樣的看電視教養方式,怎麼可能帶出喜歡讀書的孩
本文講述了江寒和老者葉成之間的互動,探討了對於病弱者的恐懼和接納。江寒剛開始厭惡那些病弱的生命,然而在葉成的指導下,他學會瞭如何與恐懼共存,並從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通過和老人們的交流,江寒轉化了自己的情緒,成為一位啟發他人的導師,最終理解到接納脆弱即是接納自己。
Thumbnail
我很討厭嘆氣的人。 嘆氣代表對現狀毫無作為,只用對環境和問題的失望和焦慮嘆嗟問題,完全無濟於事。 嘴巴倒是動了,但屁股永遠黏在沙發上,眼睛盯著螢幕。一臉可憐或憤怒。 這種人最危險,不應該跟這種人接近。 他們的嘆氣看似是對外部的反應,事實是他們只靠嘆氣反應出自己打從內心對自己的毫無作為深深失望
Thumbnail
我討厭為了讓每一個人都能見到我而大聲呼喚,討厭喧鬧的環境,討厭盲目地跟從群體,討厭被無關緊要的事情干擾。有時,我也會討厭對這一切打敗的我,每當我陷入反感,就會試圖去改變、調整,甚至逃避也好,找尋自己喜歡的,我相信終有適合我的部分。
Thumbnail
絕大多數的人包含我們自己,常常總覺得人生很苦,覺得自己的運氣總是沒有別人好,在攀比跟羨慕嫉妒恨的心理作祟下,感覺全世界都在針對我們 今天上班剛好沒趕上捷運,到了公司樓下又剛好是電梯客滿的最後一個人,上班給主管的方案被批得一無是處,回家不想擠捷運又發現共享單車只剩一台故障的!
真的,我越來越厭世了。 最近幾個月,常常心裡自己一直冒出一個聲音: 「這人生,真的很無聊!」 關於厭世,教育部重編辭典和簡編本的解釋各是: 「厭惡俗世,脫離塵囂」 「消極悲觀,對人生不抱希望」 這樣說來,其實我是兩種意義上「厭世」皆有啊。 不如說,就是因為1,所以連帶2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Thumbnail
厭惡剝奪效應的其中一個心理學就是引發"損失規避" 會對自有的所有物產生依戀,討厭失去它的感覺 也是我常常在投資說的心理學情緒"失落感" 1.愛情 習慣的擁有往往不會知道失去後的失落感,多數失敗的戀人都是不懂得珍惜而失去後產生厭惡剝奪的情緒,都認定自己是"付出最多的人"不甘心其他人擁有另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久違的線上群聊,一段D.T無處分享的實際用油故事😅 🪴『使用精油能夠解鎖記憶密碼嗎?』 🪴『哪一瓶精油那麼神,居然解開母子心結?』 細節內容,歡迎至甜點塔羅Podcast頻道收聽→【甜點微光】
Thumbnail
念書時代,我去朋友老闆家當家教,每次到他家,經營事業的爸爸總還在工廠忙碌,而媽媽跟孩子在看電視,我一到,老闆娘就會叫孩子到房間讀書,媽媽繼續看電視;一下課,孩子們又回到客廳繼續看電視,媽媽也幾乎不問孩子學習狀況如何。   下完課離開時, 我只能感慨,這樣的看電視教養方式,怎麼可能帶出喜歡讀書的孩
本文講述了江寒和老者葉成之間的互動,探討了對於病弱者的恐懼和接納。江寒剛開始厭惡那些病弱的生命,然而在葉成的指導下,他學會瞭如何與恐懼共存,並從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通過和老人們的交流,江寒轉化了自己的情緒,成為一位啟發他人的導師,最終理解到接納脆弱即是接納自己。
Thumbnail
我很討厭嘆氣的人。 嘆氣代表對現狀毫無作為,只用對環境和問題的失望和焦慮嘆嗟問題,完全無濟於事。 嘴巴倒是動了,但屁股永遠黏在沙發上,眼睛盯著螢幕。一臉可憐或憤怒。 這種人最危險,不應該跟這種人接近。 他們的嘆氣看似是對外部的反應,事實是他們只靠嘆氣反應出自己打從內心對自己的毫無作為深深失望
Thumbnail
我討厭為了讓每一個人都能見到我而大聲呼喚,討厭喧鬧的環境,討厭盲目地跟從群體,討厭被無關緊要的事情干擾。有時,我也會討厭對這一切打敗的我,每當我陷入反感,就會試圖去改變、調整,甚至逃避也好,找尋自己喜歡的,我相信終有適合我的部分。
Thumbnail
絕大多數的人包含我們自己,常常總覺得人生很苦,覺得自己的運氣總是沒有別人好,在攀比跟羨慕嫉妒恨的心理作祟下,感覺全世界都在針對我們 今天上班剛好沒趕上捷運,到了公司樓下又剛好是電梯客滿的最後一個人,上班給主管的方案被批得一無是處,回家不想擠捷運又發現共享單車只剩一台故障的!
真的,我越來越厭世了。 最近幾個月,常常心裡自己一直冒出一個聲音: 「這人生,真的很無聊!」 關於厭世,教育部重編辭典和簡編本的解釋各是: 「厭惡俗世,脫離塵囂」 「消極悲觀,對人生不抱希望」 這樣說來,其實我是兩種意義上「厭世」皆有啊。 不如說,就是因為1,所以連帶2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Thumbnail
厭惡剝奪效應的其中一個心理學就是引發"損失規避" 會對自有的所有物產生依戀,討厭失去它的感覺 也是我常常在投資說的心理學情緒"失落感" 1.愛情 習慣的擁有往往不會知道失去後的失落感,多數失敗的戀人都是不懂得珍惜而失去後產生厭惡剝奪的情緒,都認定自己是"付出最多的人"不甘心其他人擁有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