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類型及其他

關於學習類型及其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hoto by JESHOOTS.COM on Unsplash

聽不到對白,只能靠字幕

跟朋友聊開追劇的日子,對方問我最近還在追甚麼劇,我說近年我主打追韓劇,朋友立即說她不喜歡看字幕太用神,所以不會看韓劇。

我一邊佩服她能不看字幕就看得懂美劇,我基本上看甚麼戲也好,沒字幕是不行的。

沒錯,一定要有字幕啊,就算是港產片,我也要看著字幕才安樂。

如果那齣電影沒有字幕的話,我會覺得很不安,也很容易錯過某些對白。看港產片尚且如此,更別說看外語片了,我基本上是完全聽不明外語對白的,好像刻意關掉收音功能那樣,專心看字幕來了解對話內容。所以不管是看美劇、韓劇、日劇、法國電影……我都沒有問題,反正就是聽不明白。

看港產片也一定要看字幕這事還真的很難理解,明明在說我的母語,我怎麼會這麼沒信心呢?

老實說,平日跟別人溝通,其實我不一定能聽得明白對方說甚麼,有時候會聽不清楚,有時候因為同音字而有所誤解,有時候聽了整句卻一時轉化不來,要花一段時間在腦海走一轉才真正了解對方的意思。

所以我一直承認自己轉數很慢,因為我聽了別人的說話,真的未必即時有所反應,有時候真的要過好幾秒才領悟過來。

當然,我不會直接告訴別人我聽不懂,就讓自己像遲頓了的玩具,數秒後才給出反應吧。

由此可見,我絕對不是聽覺型的人。

Photo by Dmitry Ratushny on Unsplash

學習類型

學習類型有很多種,當中最常見的是以下四種:

  1. 視覺型Visual
  2. 聽覺型Auditory
  3. 讀寫型Read-Write
  4. 動態型Kinesthetic

視覺型的人透過視覺輔助來學習東西,所以學習一項新技能的最好方法就是看影片。

聽覺型的人透過聆聽來學習,所以學習新技能的最好方法是請別人解釋一遍。

讀寫型的人透過文字來學習,所以與其跟他解釋新技能,倒不如丟一本說明書給對方。

動態型的人透過觸摸和感覺來學習,所以他要學習新技能,甚麼也不聽不看,直接動手操作。

我很明顯是讀寫型啊,我是通過讀寫來理解事物的,有時候別人跟我講解我未必真的明白,給我一本說明書就好,我看了自然就會懂。

我不喜歡看短片,寧願看文字解說,那樣我就可以按照我自己的進度來理解事物。

因為我屬於讀寫型,所以我的興趣也是讀寫啊。

讀書和寫作。

Photo by Glenn Carstens-Peters on Unsplash

讀書和寫作

其實我絕對不能說我看很多書,對比起真正的讀書人,我看書大多是自娛居多。

所以我多數的時候也是看小說。

在短時間內讓自己沉醉在一個文字建構出來的世界,跟我的生活完全無關,或緊張,或紓壓。看到意想不到的情節會驚嘆作者的慧心,看到細意雕琢的文字會佩服作者的文字功力。

我很少看小說以外的書籍,當然也會看看散文集,但比例較少,也很少看心靈或實用性強的工具書像是親子書或理財書,對理論性的書籍提不起很強的興趣,隨便翻翻就好。總覺得所有理論都無法套用在自己身上,看完還是那個固執的自己。

有時候看到厲害的小說,會以作者的角度感到慚愧,我大概再寫十年小說也無法寫到這個水平吧。

有時候會覺得沮喪,但之後還是會繼續寫下去吧。

我當然知道要寫得好要下很大的苦功,只是人太懶,只能寫寫自己喜歡的小說,而不是厲害的小說。

有時寫作只是想排解內心的苦悶,寫小說也好,寫心得文也好,寫書評也好,寫小感想也好,也只是想透過文字將內在的自己推出去。

如果沒有文字這個工具,我大概會一直感到鬱悶吧。

avatar-img
梁淑淇的沙龍
107會員
805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進烤箱的好日子》好看,但好像有點難解釋這本小說怎麼好看法,那不是以情節先行的小說,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那是一個女性的成長記,也是關於寫作回憶錄的過程。 主角一開始就表明因為無法寫出小說,於是決定寫回憶錄,而作者表明小說與回憶錄的差別在於「真實」,因此為求真實,主角在寫作回憶錄的過程中,盡可能尋找回
誰不想中獎呢?十個人大概有九個舉手表示希望中獎,第十個沒舉手也必定在心裏默默希望中獎。 有人討厭不勞而獲,從不主動買彩券,但生活中總不乏抽獎機會,像公司派對上的抽獎活動便避無可避。但凡抽獎,必然會有中獎者,以及更多沒中獎的人。大家理所當然認為中獎者是幸運兒,這麼多人沒中獎,偏偏你被抽中啊,怎麼可能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進烤箱的好日子》好看,但好像有點難解釋這本小說怎麼好看法,那不是以情節先行的小說,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那是一個女性的成長記,也是關於寫作回憶錄的過程。 主角一開始就表明因為無法寫出小說,於是決定寫回憶錄,而作者表明小說與回憶錄的差別在於「真實」,因此為求真實,主角在寫作回憶錄的過程中,盡可能尋找回
誰不想中獎呢?十個人大概有九個舉手表示希望中獎,第十個沒舉手也必定在心裏默默希望中獎。 有人討厭不勞而獲,從不主動買彩券,但生活中總不乏抽獎機會,像公司派對上的抽獎活動便避無可避。但凡抽獎,必然會有中獎者,以及更多沒中獎的人。大家理所當然認為中獎者是幸運兒,這麼多人沒中獎,偏偏你被抽中啊,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