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電子都市感,迷幻lo-fi音樂,配上一名相信外星人存在的身障美少女。《漫畫少女愛啟蒙》(日文原名:37秒)-這部由Neflix主導海外發行的日本電影,有濃厚的東京文化標籤,同時也與「身體正義」的世界潮流俱進,回歸生命的本質討論。
說到障礙者的電影,舉凡《阿甘正傳》以個人身體力行心靈自由、《飛越杜鵑窩》批判社會矯正病患的制度、或是《象人》呈現馬戲團動物式的道德奇觀,各自討論了人類身心靈障礙的不同面向。以「可愛少女感」平衡社會預期「身障者皆為悲慘人物」的形象,是近期以身障青少年為主角的影視作品常採用的風格。問題來了,青少年電影常見的「性啟蒙」作為故事元素,並以奇幻手法呈現,在身體弱勢的脈絡下,是否有利用身障者缺陷吸引眼球之嫌?對開發障礙者題材的創作者而言,小心處理觀點導向是必須的,且需要同步身障者的心理狀態,否則在面對社會弱勢各有解讀的觀眾,難有實證理論去說服,作品也容易成為一個過度保護、缺乏傾聽的假公義霸權,一如夢馬的母親。
37秒是主角夢馬出生時沒有呼吸的總時長,決定了不可逆的腦性麻痹,終生將與輪椅共存。電影著重人物情感,因此有三條順敘的故事線,並從場域劃分大抵可分為「家」、「社會」、「同溫層」,從夢馬與母親的母女關係出發,看到純潔嬰兒般歲月靜好的生活,孩子的身障給了母親一個以「愛」為名的控制理由,來鞏固「家」的意志,無自主生活權的夢馬亦被非人化,使她的「不普通」更加「不正常」。創作純愛少女漫畫是夢馬得以實現現實生活所不能的幻想空間,例如高富帥男友和美麗健全的自己。作為漫畫家助理,觀眾跟隨她來到工作場域,卻發現社會將對身障者的惡意以「善」為名粉飾太平,典型的網紅漫畫家好友僅僅在壓榨夢馬的障礙者身份與才華,在金錢、階級、聲望上,夢馬沒有任何進攻的縫隙,一次次相信「社會」的結果是更深的失望。
懷抱漫畫家理想的夢馬(圖片來源:2019金馬影展)
積極懷抱理想轉戰成人漫畫的夢馬,因為編輯退稿一句:『你有做愛過嗎?』,如所有沒有性經驗的青少年一般,開始大膽而笨拙地探索身體與他者/他物互動的可能,性文化引領她進入身體自主權與身障者性權的討論範圍,自此增強了故事的戲劇性。在初夜叫鴨失敗後,碰巧遇上-身障男性x女性性工作者的組合,舞姐這個解放派年長女性相對於保守的夢馬母親,成為另一種代理母親的角色,帶領夢馬體驗「普通人」的聲色生活。此處呈現的娛樂性場所,包含其中的LGBT族群,是滿滿的「同溫層」手足之情。邊緣人群在社會中有一定的容納空間,雖非主流亦自成可愛的「家」,更願意尊重夢馬成為「性感女人」的渴望,也為往後夢馬面對原生母親的情感綁架而叛逆逃家鋪墊。
夢馬與社會邊緣的同溫層(圖片來源:2019金馬影展)
在這個「同溫層」段落所安插的看護白馬王子,看似即將滿足觀眾的少女漫畫心態,究竟他會不會來實現這個初夜正義呢。明顯以「性」為主的劇情走向,並不是導演想論述的核心。與完美男性一同生活的細節之中,夢馬意識到父輩的存在,開始想了解自己的身世,這個轉折是要揭開身障標籤進行生命本身的討論。整部電影在此快速轉向公路類型,從日本海邊跑到泰國,得知不曾謀面的父親過世與雙胞胎姐妹存在的設定,在前面大段的電影中被隱蔽地暗示,相信有不少觀眾像我一樣,有種強塞一劑阿斯匹靈的感覺。至少粉絲服務的層面,帥哥看護男友力滿點地扛著夢馬,還有偶像劇地訂不到兩間客房的同床共枕,算是留住了些美好的粉紅泡泡,惋惜這個後續無發揮的男性角色之餘,也只能掬一滴淚表示最長情的愛是當工具人。
折騰這麼一大圈,都是為了找到雙胞胎姐妹後的心靈和解,帶出夢馬生而為人、生而為身障者的最終疑問:如果那個37秒沒有呼吸的嬰兒不是我,命運就不會這麼捉弄人了吧?所幸公路電影段落並沒有抹去母親的戲份,讓結局回到與母親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不那麼鄉愿煽情,反而有種「血緣本就是無形聯繫」的催淚感,原先寄託在漫畫的夢想,也圓夢在為破碎家庭完成救贖。
標籤的存在是要讓我們意識到歧視有多麼容易,並更願意去理解與傾聽,所有故事千篇一律,動機皆在探討人性,在一大票搶拍女性題材的電影中,從身障者出發的故事,也許能給予一個不同的性別觀點。在陽具中心的愛慾叢林裡遊蕩,生理女性會覺得自身有幻肢缺陷,是一種看不見的權力格差,與身障者身份的疊加,不是要讓觀眾化身正義左膠跟著議題起乩。女性、身障者、性少數與所有社會弱勢的標籤創作,有沒有脫離被政治正確審查的一天?大喊一聲自由平等博愛之外,套導演HIKARI的話:「人應該有無限可能,唯一的限制,只會是我們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