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陪伴者建議

2021/02/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前會有朋友會問我身心上的問題,
我還沒畢業,但目前病程還算穩定。
先說結論,我覺得「陪伴」和「治療」最重要,
但別把全部的陪伴責任攔在自己身上,
支持系統最好多人在輪流支撐,
區分你的情緒和他的情緒,
因為照顧者壓力也很大很辛苦,人是很容易去擔負了對方的情緒的。
陪伴分寸很難拿捏,太多讓人壓力大或內疚,太少覺得沒被關心。
照顧者看不到對方好轉也會負面或沮喪甚至憤怒,
記得適時放下對患者好起來的期許,不然可能會陷入負向循環,畢竟這是雙方面的情緒能量消耗。
而且要了解病程可能是起起伏伏無法猜測。
「同理」雖然很重要,但我覺得很難。
我不相信世界上會有人可以完全理解對方感受,完全站在對方角度想。
讓他知道「我理解你現在狀況不佳,我會試著去了解你的感受」這樣就夠了。

還有千萬別「否定」他們的感受,因為那些都是扎扎實實存在的。
政治正確的觀念也先拋到腦後吧,會產生那些想法一定是萬不得以的下下策。
講這麼多廢話,最後的方法只好相信科學,看了幾本自傳,最後作者的方法都是靠藥物治療,
藥物作用需要時間,
醫生、諮商師需要磁場,不合就快換,
藥物有副作用,請醫生馬上換藥,每個人對藥的副作用和反應不一,有任何不對勁請提早回診。
精神藥物有很多種,所以前期一直在試藥,直到換到最適合你和副作用最小的,之後再試需要的劑量。
畢竟這個病很多樣貌,也沒有儀器測量。
所以一開始會覺得真的有用嗎?
我是選擇也只好相信,不然能怎麼辦?
也因為沒有儀器測量,
所以盡量的把每天的狀態、副作用紀錄下來,
越詳細越好,幫助醫生判斷。
咦,怎麼變成看診心得了!
回想起過去覺得最難堪的竟然是「躁」
「鬱」就是很痛苦很想死,
痛苦到想死想躲起來也毫無力氣沒精力,
沒精氣實在會讓一個人更厭世,
全身毛病但其實檢查也沒怎樣的人,
和當你開始喪失該有的能力的恐慌,
例如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簡單說就像個廢人吧⋯
這當中我覺得最無法忍受的是,被訓話,
以關心之名的責備,或是為你好要你怎樣,
我從來沒有得了什麼病要被譴責的,
直接是壓死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事實上也真的蠻廢的啦。
不一定真的想死,但很想結束這一切,
然後會過度把心思都放在自己身上,
曾經很沮喪的問了醫生:
「憂鬱症的人是不是都很自私?」
我的療癒醫生他說:

「憂鬱症的人是自保不是自私。」

「要的更多的人,才是自私。」

我聽了當下直接噴淚也很震撼,大概沒想到會有這種回答吧。

「輕躁」是一個活力超級充沛,
計畫排超滿,什麼都想嘗試,創造力很豐沛,完全不知道累為何物的人。
然後膽子大到不行,不在乎外人眼光又自信爆表,
本人還過度的騷會做些上爆料公社的事,
超級任性又易怒,花錢如流水的錢包。
到這種狀態時自己很難察覺,病勢感薄弱,
因為亢奮又愉悅,一開始被人提醒還會生氣,
覺得自己明明很好啊!你跟我說有病?
每次都是醫生抓到我的躁的⋯
有次再憂鬱期跌落谷底後,
好轉了一點參加了戶外活動,
覺得整個人神清氣爽感覺終於從幽谷爬上來了,
還說大自然如此美好,下次想高空彈跳之類的,
一回診結果原來不是我好了,
是我又飆太高又再輕躁了⋯⋯
(躁鬱症的麻煩之處😑)

回想起來像是夢一般和一些不堪回首的行為,
當下真的道德觀和金錢觀是什麼我不知道。
(看看謝x弦😂)
現在想起來真的很丟臉啊!

還有把自己「身體顧好」非常重要,
身體虛弱或睡眠不足時更容易發病 。

目前算是抓到自己用量的藥了,
我已經不在乎藥要吃多久,
也慢慢的減藥,飲食作息運動也在調整,
說吃藥對身體不好的也給我閉嘴,
若能控制在穩定範圍內請問哪裡不好了?
我一點也不想回到剛發病的時候!

以上一點小小心得,
病的樣貌太多了,也有人不提倡藥物,只希望有幫助到需要的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溺死在夢裡
溺死在夢裡
文章已轉至 https://www.instagram.com/poppy.addiction/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