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實作四~正面回應、當機處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面幾篇,跟小孩訂定好規則,再來就是實際上操作時的一些狀況了。

  第一次的會議,如同實作二所述,通常小孩需要組織自己報告的邏輯,對這個年紀的小孩而言,還是有點挑戰的,是第一個大人要協助她去突破的點。

  如果小孩不知道要報告什麼,我會給與一些建議、參考,或舉一些例子,最後仍是讓她自己決定想怎麼說。

  如果她開始說了,大人要「多聽少說」,不過還是可以有些正面的回應,"很好"、"好好笑"...,讓氣氛不會太乾,當然如果知道一些小孩的流行用語,也是不錯的回應。

  至於,能不能回應小孩一些自己的意見或想法呢?如果已經建立了很好的互動,那麼應該有機會討論較深入的題目,那種感覺很棒,但千萬不要太急,小孩還需要一些長大的時間。如果還沒有很好的互動,那麼或許可以把想說的題目,轉換成較有趣的說法,可以哈啦哈啦,帶上一些想說的,但不需要一股腦兒倒出,更千萬不要說教。

  有時候,會說到一個頓點,停住了,一個轉折語--"然後"、"and then"、"還有"、"再來"......,讓小孩繼續下去,可以是同個主題繼續,或者是換到下個主題,要讓小孩繼續他的節奏,大人不要去帶節奏喔。把握這個精神,慢慢跟小孩建立你們之間的互動模式,幾次之後,小孩就抓會到一個方式,就會越來越順了。

  但是,如果「當機」了,怎麼辦?

  老二是個較為沉默木訥的小孩,有時聊到一個問題,就可能「當機」。我也是嘗試了好久,試著問問,或給她想想,還是常常卡住,一直到最後才慢慢知道,原來她在腦子裡面想很多,卻不擅長發表出來,或是沒有整理清楚思緒,就說不太出來。後來慢慢試著透過一步一步的小引導,一點一點把想法說出來,而過程又得在互信的互動基礎上,才能慢慢脫離「當機」的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慢慢跟她建立了盡量不要「當機」的默契,即使有不完整的想法,也可以說出來討論。

  幾年後,前陣子跟老二談到學校安排的面試課程,其實就跟平時我們的開會很像呀!不要「當機」很重要,她說得出來教授想知道的是我們思考的邏輯,即使沒有明確正確的結論,卻可以把腦中思考的想法,說出來跟教授交流討論,繼續逐步收斂。聽到她這麼說,我心裡真的超高興的,她可以跨出她的「當機」深淵了。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我家的三個小孩,同一家公司出品,卻有很明顯的差異。當我們發展到跟小孩作深入的對談時,不是一般的哈啦,更不是單向的指責說教,我們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獨特的靈魂,都值得我們學習怎麼跟她們溝通。雖然說,小孩要準備報告的內容,但這對談的過程,其實也是給大人的作業、對大人的挑戰,試著去建立一個適合自己家的模式,或許跟我家大不同的方式,只要能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都是好方法囉。

  

~~~~發現Vocus沒有讀者回饋的空間,我也把文章放到部落格,可以互動. https://hgauasww.blogspot.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gAuAs 汞金砷 瞪羚的沙龍
3會員
17內容數
我自己也是一個超忙碌老爸,覺得自己在家裡跟小孩的親子互動方式,還不錯,給自己一個功課,分享一下心得,野人獻曝囉。
2022/11/21
將文章搬移到部落格 https://hgauasww.blogspot.com/ 可以留言互動喔. 之後也可以補充一些新的心得~~~
2022/11/21
將文章搬移到部落格 https://hgauasww.blogspot.com/ 可以留言互動喔. 之後也可以補充一些新的心得~~~
2021/12/24
  寫這系列--超忙碌老爸的親子互動小招,只是個野人獻曝,把自己這幾年跟3+1個小孩的互動方式,做個整理,提供有興趣的超忙碌老爸參考囉。   這該算是最後一篇,卻也隔了好久才。想給自己長一點的時間實驗與醞釀,更因為疫情關係,我已經不是那個超忙碌老爸了,可以常常在家,反而是小孩都不在家啦~~   
2021/12/24
  寫這系列--超忙碌老爸的親子互動小招,只是個野人獻曝,把自己這幾年跟3+1個小孩的互動方式,做個整理,提供有興趣的超忙碌老爸參考囉。   這該算是最後一篇,卻也隔了好久才。想給自己長一點的時間實驗與醞釀,更因為疫情關係,我已經不是那個超忙碌老爸了,可以常常在家,反而是小孩都不在家啦~~   
2021/07/23
  大學,是另一個階段   老大考上大學,該是離家的時候了。媽媽說--小孩就從這家公司畢業了,之後要自負盈虧了!老大開始擔心了,這樣不就要吃土了嗎?!   經過一番討論思索,這家新創公司得有資金才能存活,只好引進3F(Fund, Family, Friend)裡面的Family,同時兼是天使投資(F
2021/07/23
  大學,是另一個階段   老大考上大學,該是離家的時候了。媽媽說--小孩就從這家公司畢業了,之後要自負盈虧了!老大開始擔心了,這樣不就要吃土了嗎?!   經過一番討論思索,這家新創公司得有資金才能存活,只好引進3F(Fund, Family, Friend)裡面的Family,同時兼是天使投資(F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