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閱讀筆記】淺談『酒神派詩人』波特萊爾的《人造天堂》

2021/06/0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波特萊爾的《人造天堂》,佐龍舌蘭系調酒「自由古巴」
《波特萊爾的冒險》,2004年
本文同步發表在探路客
相信很多人在聽聞『波特萊爾』時,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2004年金凱瑞主演的《波特萊爾的冒險》(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改編自美國作家 雷蒙尼·史尼奇(原名丹尼爾·韓德勒)的奇幻文學系列作品,總共13本;故事描述波特萊爾家的孤兒們:紫兒、克勞斯和桑妮三姐弟的不幸生活。但今天想分享的是曾寫出《惡之華 》《巴黎的憂鬱》的法國詩人:波特萊爾。
也許你我終將行蹤不明 / 但是你該知道我曾因你動情 / 不要把一個階段幻想得很好 / 而又去幻想等待後的結果 / 那樣的生活只會充滿依賴 / 我的心思不為誰而停留 / 而心總要為誰而跳動。 ───《惡之華》
法國象徵派詩人 波特萊爾( 1821 - 1867年)
夏爾·皮耶·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年),法國詩人,象徵派詩歌之先驅,現代派之奠基者,散文詩的鼻祖。代表作包括詩集《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及散文詩集《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也集結了美國詩人與小說家 愛倫波 的短篇小說,並翻譯成法文。
有趣的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這位19世紀的詩人作品,卻是講述兩種古老的麻醉物(姑且先這麼稱呼它們吧!):鴉片大麻的文學評論著作:《人造天堂》(Les Paradis Artificiels)。
首先簡單介紹這本書的時空背景:19世紀初,大麻和鴉片等幾種藥物在歐洲越來越為人所知。當時,這些藥物的娛樂用途在科學界和文學界很普遍。一群人在法國成立了所謂的「大麻俱樂部」(Club des Hashischins),其成員包括巴黎的文學和知識精英,包括雅克·約瑟夫·莫羅博士、泰奧菲爾·戈蒂埃、查爾斯·波德萊爾、熱拉爾·德·內瓦爾、尤金·德拉克羅瓦和大仲馬,進行使用大麻的臨床科學實驗
「…如想在這本書得到鴉片和大麻完整知識(其實是歷史、資料和數字)的人會失望;另一種人,對波特萊爾的《惡之華》或《巴黎的憂鬱》等書有點浮泛且想當然耳印象,知道點他放浪生平或者還記得他最終染上梅毒而死云云,期待這是一部酣暢淋漓的魔鬼詩篇,是大麻和鴉片的歡快頌歌,也一樣會失望透頂。」
這是篇嚴謹的散文式評論。全書前1/3談論大麻(西語:Cannabis、Marijuana,阿拉伯語Haschisch,波特萊爾從歷史發展著手,引經據典;試圖進一步探問,藉由大麻以及其他藥物,是否有機會從人類感官與想像的體驗中,一窺天堂的面貌;並將個人使用後的感官體驗化為文字記述,以供後人參考。
人類吸食大麻的歷史長達千年。根據馬可波羅的描述,東方仙山裡住了有智慧的老者與他的弟子們,最溫順服從的年輕弟子們會被遴選出來接受所謂的獎賞,由老者薰醉後,把他們關進一座充滿珍奇逸樂的花園。後世考證的結果,認為該教派是指11世紀末的「哈士申」*(Haschischins)的神秘教派。後來原型成為熱門電玩「刺客信條」(Assassins)的故事背景。
  • 哈士申(Haschischins)指稱11世紀末年活躍於高加索山區的恐怖份子,其領導人令其追隨者飲用一種用大麻(Haschisch)製成的飲料,以確保其忠心,這也是歐語「暗殺者」(Assassin)一字的由來。
電玩《刺客教條》劇照
後2/3重頭戲則是鴉片(Opium,阿拉伯語:Afyūm),波特萊爾以英國作家徳昆西的《一個吸食鴉片的英國人的懺悔錄》為文本,藉由徳國浪漫主義作曲家暨作家霍夫曼*(E.T.A. Hoffmann)的『精神氣壓計』開啟話題,顯示了人心靈的各種溫度和氣流現象:「…略帶諷刺意味和溫和的寬容精神,內心自我滿足的孤獨精神,音樂的快樂,音樂的熱情,音樂的暴風雨,自己也難以忍受的諷刺性快樂,擺脫自我的熱望。過分的客觀性,我的存在與自然的融合。…」
藉由這一份從音樂下手(亦是人感官的一種「合法」興奮劑刺激物)的感官變化記錄,波特萊爾有意讓我們看到,這不是一個結果,而是連續性、層次性的一段過程,「只在個人身上揭示個人自身。」,人的感官不僅因刺激物的不同作用而異,更在時間中流轉變化。
但不得不提,這位受過良好教育又擁有敏銳心靈,一生顛沛流離的英倫紳士,最初是為了紓解病痛而使用鴉片、也再三強調非常謹慎控制劑量,在多年的使用成癮後,也不幸淪為了藥物的奴隸;只能寫下自白書,紀錄下無限的懊悔與沮喪,在肉身的無盡痛苦下,近乎自溺性地試圖挽回一點屬於體面人的驕傲來。波特萊爾認為,這位鴉片吸食者描述的重點不是罪惡的行為本身,而是人性的脆弱,而這個缺點是值得原諒的。
  • 霍夫曼(E.T.A. Hoffmann,1776 - 1822年),18世紀末德國作家、法學家、作曲家與音樂批評家,其創造以魔幻與恐怖故事著稱,浪漫文學重要人物之一。著名作品有1816年的《胡桃夾子》和《砂男》,前者在1892年由俄國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1840 - 1893年)改編成芭蕾舞劇《胡桃鉗》。
莫文蔚1999年的單曲《陰天》
另外,波特萊爾對葡萄酒評價甚高,斷言如果葡萄酒從人類生產中消失,其所產生的健康與智力的空洞、空缺和缺陷,將比人類指責其所帶來的行為失控還要可怕;他也坦承,這個世界上有幾種「合法」的藥物具備了相同的效果,例如酒精,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使人感到筋骨酥軟、心神蕩漾。或是香水,它撲鼻的芳香可以撩動人的遐想,使人感到惺忪慵懶。也認為煙草的效果非常溫和,甚至可以說是聊備一格,但因為缺乏可靠的觀察與紀錄,所以就略過不多提了。
可惜在詩人的年代裡,還對煙草中的尼古丁,以及咖啡裡的咖啡因了解不多,無法證明這兩者也有成癮性現象。而這本19世紀寫成的散文評論,比起1960年代嬉皮文化(Hippie, Hippy),使用大麻和其它能夠產生幻覺的藥品如LSD(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俗稱「搖腳丸」,和裸蓋菇素(Psilocybin Mushroom,俗稱「迷幻蘑菇」),至少早了一個世紀。更別提隨著目前網際網路的發達,網路成癮症 (IAD) 也是種目前尚未立法規範的心靈麻醉物。
近年來,歐美各國針對"休閒性"的大麻是否合法化,進行了兩造雙方的攻防戰。目前荷蘭是最早合法化的國家,而英國、美國與加拿大等國,則陷入了道德與利潤(增加稅收、爭取選民)的兩難中,如果真的合法化,之前的反毒戰爭將無疑宣告了全面失敗;一旦政府將大麻合法化,可能會誤導年青人以為,吸食大麻是安全的行為。從歷史經驗看,將大麻合法化也可能會導致大量相關非法毒品需求量激增,帶來的危害難以預估,不可不慎思。(衍生報導:大麻:你需要了解的爭議和真相 )
在屋裡亂晃的貓店長
最後,跟大家推薦寫作這篇文的背景店家,希望疫情穩定後,能夠盡快再去喝一杯。哈哈~
店名:W. Bistro
地址:新竹市東區仁愛街87號1樓
咖啡、調酒、拉麵、炸物、創意甜點、外帶調酒、教育訓練課程、寵物友善餐廳(需用牽繩,以免驚嚇到貓店長)
華燈初上的新竹護城河一隅
讀完「人造天堂」後,有機會也要去找其孿生的作品《葡萄酒與印度大麻》。而我,目前也只敢嘗試小酌幾杯放鬆一下,期許酒神偶爾賜予靈感。哈哈~感謝大家的觀看喲!
衍生閱讀:《文學、帝國與醫學想像》
186會員
84內容數
「電影沒有好壞的區別,只有導演才有好壞的區別。」─ 楚浮(Francois Truffaut),1932 -1986年,法國『新浪潮』導演。有時我們寧可挑選好導演的壞電影看,也不看壞導演所製作表面上看起來是好的電影;而且,只有好導演才可能產生好電影。本系列將淺談我個人覺得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導演們。敬請追蹤期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