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全球的疫情,因為疫苗的施打率逐漸增加,有望透過疫苗的覆率而達到群體免疫的結果。換言之,已經施打疫苗的人被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會顯著的降低,既然比較不容易受到感染,也就不會傳染給其他人,這樣傳播的人數就不會再增加。當傳播者減少時,病毒等同失去了傳播途徑,也就是說,疫情可望趨於穩定,至少在疫苗打率高的區域是這樣。
問題在於病毒本身也會自我升級,進化出更強的版本,這也可以說是病毒的自我求生本能,不想輕易的被人類消滅掉。因此變種後的病毒可以讓疫苗的防護作用降低,也就是說,即使施打過疫苗還是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等同讓疫苗無效化,又回到了原點。 當然,更新防護力更強的疫苗也在積極研發中,將來甚至可以透過口服或貼在皮膚上的方式來讓身體產生對抗新冠病毒的抗體。不過,在這美好的將來成真前,目前仍要積極面對的是傳染力更強的印度變種病毒。
世界各國都在面臨著同樣的挑戰。原本預計要解封的英國,也延後了解封的期限。也有其他的國家原本已漸漸恢復日常活動,現在又開始宣佈要封城,以期能有效降低傳染的範圍,一旦每日確診人數能夠降下來,才有可能逐步放寬。
台灣也是如此,原本在五月中宣佈三級警戒後,到六月中的每日確診人數有逐漸平穩下來,現在又發現印度變種病毒入侵,又要開始擔心是不是確診人數要起變化?的確,面對傳染力更強的變種病毒,完全沒有施打過疫苗的人當然會更害怕,因為要背負著隨時有可能會被感染的風險作移動。就算已經採取了盡量不出門的策略,但必要的採買和分流上班等的外出還是避不了。要出門之前就會開始擔心此行的風險會不會很大?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會不會遇到奇怪的人?身邊的同事有沒有去過奇怪的地方?這是外出者必須要面對的。免不了與人搭乘同一台公車或捷運,進同一部電梯或同一間廁所,待在同一間辦公室裡面。怎樣都有可能和他人呼吸到同一處的空氣。
現在才知道,原來之前和別人面對面的聊天,或者是一起去唱歌吶喊,會產生多少的飛沫在那邊飄來飄去。這麼稀鬆平常的事,也做了幾十年,一向都沒有問題的。現在可是大有問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也不要有任何身體上的碰觸。但即使做到這樣的地步,不可控的因素還是很多。因為我們無法去控制別人要怎麼做。有的人就是不愛戴口罩,沒警察看到的地方就不戴;有的人就喜歡群聚,沒有面對面聊天就不行。這些資訊其實不是當下都能全面知悉的,所以染疫的風險就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