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股盤中解盤的節目有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1年7月5日大盤一度來到創新高的17942
因為疫情居家辦公的緣故,所以在中午休息時間可以從電視收看解盤節目,一邊看著大盤走勢,一邊聽者財經專家即時解盤。這是之前沒有的體驗,因為之前都是看理財達人秀等線上影片,並非即時解盤,而且有時播出後隔天就拉漲停,可見有許多人參考了專家推薦的觀察個股。
而盤中解盤,則考驗著專家的分析能力。如果看好的個股一路下跌怎麼辦?這不是很落漆嗎?投資人都喜歡那種可以神準預測的專家,最好是看好哪一檔,哪一檔就上漲。這樣只要跟著專家買就對了,還現買現賺,得來全不費功夫。那麼,財經專家所看好的個股,為何可以上漲,甚至是達到即時漲停的神效?一推薦不久就真的漲停了,有沒有這麼神?這樣看來,好像之前所架構的買股策略都被推翻了?只要跟著買進就行?
是不是可以說,看盤的方向不同,看的是個股股價有沒有即時的漲勢?從營收業績的角度來看,股價應該跟EPS是成正相關,只要EPS越高,股價就應該跟著上漲才是。所以可以篩選出,有些個股的股價是被低估的。例如同族群A股的股價是每股200元,第一季的EPS是5元。B股的股價是每股100元,第一季的EPS是8元。專家會認為,與其買入A股,倒不如買股價被低估的B股。因為後者有上漲到200元的潛力;而前者則有被修正到100元的風險。換言之,買入A股就是追高了,應該逢低買入B股才是。
逢低買進,這樣的建議看來沒什麼問題。財經專家在盤中挑選出幾檔個股,兩兩作比較,可以讓投資人看出高低,列入買進的觀察清單中。但持續幾日看下來,也可隱隱發現,無論財經專家的出發點是什麼,總是有意無意的固定介紹幾檔熱門的個股。當然可以解讀為,就是這幾檔火熱到不行,再不上車就來不及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專家推薦的這幾檔個股就真的那麼好嗎?都被低估了而外資或投信等主力都看不到?還是主力才剛開始買進就說是陸續看好?到底是基於業績太好而股價被低估而介紹呢?還是因為專家已經上車了所以在拉抬股價?無論其目的是什麼,月光還是認為這些專家的盤中即時分析,自有一番道理可以參考。
沒錯,專家的影響力可以帶動許多投資人一起進場購買,但能夠因此左右股價到什麼程度?比外資或投信的影響力還要大嗎?這是值得去思考的點。因為專家已上車所以大力推薦散戶投資人去買,想要賺更多,這樣的機率有多高呢?月光認為,如果專家僅是想要拉高價格而大賺一筆,應該存活不了多久。因為散戶被倒貨幾次,也會互相通報後學乖的,不再輕易的跟單。
月光覺得,在盤中同時接收不同專家的意見,然後要馬上做出賣或賣的判斷,這可真是不容易。但可用來加快自己的思考速度,就像是對於個股的快速掃描一樣,馬上就可以判斷出個股的強弱。而對於專家推薦的幾檔個股,剛好也可以熟悉一下短線的作法,畢竟這樣的看盤模式也存在已久,也有人因此而獲利,值得納入參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長榮和陽明及萬海是航海王的指標股,月光雖然沒有搭上航海王的列車,但抱持著就算萬海漲破四百元也很不錯的心態。一來是因為持有航海王的投資人能夠繼續賺錢,連帶台股指數也能因此創高。二來則是,可以趁著電子股還沒起漲時先行佈局。         人性就是這樣,沒
      當投資人忙著追逐除權息行情時,也該是來想想這一波獲利機會經過之後,應該要如何佈局呢?可是還有大半年的時間要來操作。相對於除權息的容易預測,可以取得較高勝率,之後的短線操作要採取如何的策略呢?        大方向應該還是尋找有成長動能的個股,
        在閱讀每一位投資大師的書的時候,月光都會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師都是能夠走出自己的路之人。如果直接照搬前人的研究成果來實行,那能夠獲得多大的成就?充其量只是一個操盤高手而已。那再觀察一般散戶的想法,為何會想追高呢?因為個股正在上漲,再不追就來不及了。但因此就住
      原本月光常用的24小時送達平台,因為受到疫情影響,改為在7個工作天左右才會送達。因此,月光訂購的物品中,有的隔三天就寄來,有的則是等待超過一週還沒送來,這讓慣於隔天就收到貨的月光不太習慣。         雖然月光明白這是因為疫情的影響所致,
噓!本喵正在看盤中,別吵!          因為現股當沖的方式是在一開盤時買入,隨即不久後賣出以賺取價差,大約在開盤後半小時最活躍。趁著開盤買勢最強勁時買入,便有獲利的機會,但也因此可能造成開盤時一度上漲,然後逐漸走低的現象。雖說開高走低不一定是當沖客所為,但要預防走低的策略卻不可少。      
      因應疫情的關係,居家辦公的時間變長,不僅是上班的細節需要調整,連寫文章的題材來源也要跟著調整。將所見所聞寫成文章是最直覺的方式,但如果只是關在自己家中的話,想要瞭解新事物就大多要仰賴網路訊息。少了與外界的真實接觸,可說是刺激變少,寫作題材也跟著變少。  
        長榮和陽明及萬海是航海王的指標股,月光雖然沒有搭上航海王的列車,但抱持著就算萬海漲破四百元也很不錯的心態。一來是因為持有航海王的投資人能夠繼續賺錢,連帶台股指數也能因此創高。二來則是,可以趁著電子股還沒起漲時先行佈局。         人性就是這樣,沒
      當投資人忙著追逐除權息行情時,也該是來想想這一波獲利機會經過之後,應該要如何佈局呢?可是還有大半年的時間要來操作。相對於除權息的容易預測,可以取得較高勝率,之後的短線操作要採取如何的策略呢?        大方向應該還是尋找有成長動能的個股,
        在閱讀每一位投資大師的書的時候,月光都會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師都是能夠走出自己的路之人。如果直接照搬前人的研究成果來實行,那能夠獲得多大的成就?充其量只是一個操盤高手而已。那再觀察一般散戶的想法,為何會想追高呢?因為個股正在上漲,再不追就來不及了。但因此就住
      原本月光常用的24小時送達平台,因為受到疫情影響,改為在7個工作天左右才會送達。因此,月光訂購的物品中,有的隔三天就寄來,有的則是等待超過一週還沒送來,這讓慣於隔天就收到貨的月光不太習慣。         雖然月光明白這是因為疫情的影響所致,
噓!本喵正在看盤中,別吵!          因為現股當沖的方式是在一開盤時買入,隨即不久後賣出以賺取價差,大約在開盤後半小時最活躍。趁著開盤買勢最強勁時買入,便有獲利的機會,但也因此可能造成開盤時一度上漲,然後逐漸走低的現象。雖說開高走低不一定是當沖客所為,但要預防走低的策略卻不可少。      
      因應疫情的關係,居家辦公的時間變長,不僅是上班的細節需要調整,連寫文章的題材來源也要跟著調整。將所見所聞寫成文章是最直覺的方式,但如果只是關在自己家中的話,想要瞭解新事物就大多要仰賴網路訊息。少了與外界的真實接觸,可說是刺激變少,寫作題材也跟著變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台股大跌,現在是逢低買進的好時機嗎?AI概念股泡沫會破裂嗎?哪些股票值得關注,哪些應該避開?如何在市場震盪中穩健獲利? 整理了最精準的專家操作建議,解開您的投資迷茫,幫助您在繁忙的生活中快速掌握股市脈動!
Thumbnail
台股在23,000點高檔震盪,現在是進場的好時機嗎?資金轉向傳產股與原物料板塊,該如何布局?短期震盪風險升溫,如何在市場波動中穩健獲利? 整理了最精準的專家操作建議,解開您的投資迷茫,幫助您在繁忙的生活中快速掌握股市脈動!
在我們投資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那些著名的股票專家熱烈推薦某支股票,並預測它會大幅上漲,但是我們也可能會發現,專家的評論剛一出爐股價卻突然急劇下跌,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市場參與者過度地反應了專家的建議,造成股價受情緒影響而劇烈波動。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Thumbnail
回頭看上週股價受系統性大跌 高手券商買進的個股 後面表現似乎都不差 重視籌碼分析 基本面跟技術面需要去研究線圖指標或財報等財務資訊 但籌碼只要花點時間研究或許就能看出端倪 分點解析搭配技術型態也常能搭上主力的順風車 跟著勝利券商操作 勝率也能大大提升! 08老同學社群
Thumbnail
本文探討近期股市的劇烈波動及其背後的原因,分享在股癌Podcast中學到的投資見解與策略。文中分析了市場流動性危機、主委的操作策略,以及日本央行的影響,並強調在波動中尋找便宜股票的重要性。文章還提醒投資者對主流股的關注,幫助他們在市場不確定性中找到潛在的機會。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我在意的從來不是多頭行情誰比我多賺幾個%,我真正在意的是當修正結束之後我有滿手資金進場買進優質股票並長抱。 財富重新分配機會的產生從來不是在多頭時期而是在空頭時期。 所有的投資書籍所傳授的觀念最終只有兩個字: 價格。 投資人總喜歡聽故事,但卻怯於解讀冷冰冰的數字,殊不知冰冷數字的背後可以帶來的
最近大盤漲漲跌跌很不穩定,但其實我是冷眼旁觀,加上本周自己動了個手術住了院,所以一周沒有進出股市也沒怎麼看盤,只看了一下美股跟台股的大盤漲跌跟美國科技股的狀況,那麼今天純粹來聊聊我說我其實每天只在看的就是趨勢而已,想像我的讀者知道我所謂的觀察趨勢是在觀察甚麼嗎? 訂閱讀者知道我現在手上就三支股票,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台股大跌,現在是逢低買進的好時機嗎?AI概念股泡沫會破裂嗎?哪些股票值得關注,哪些應該避開?如何在市場震盪中穩健獲利? 整理了最精準的專家操作建議,解開您的投資迷茫,幫助您在繁忙的生活中快速掌握股市脈動!
Thumbnail
台股在23,000點高檔震盪,現在是進場的好時機嗎?資金轉向傳產股與原物料板塊,該如何布局?短期震盪風險升溫,如何在市場波動中穩健獲利? 整理了最精準的專家操作建議,解開您的投資迷茫,幫助您在繁忙的生活中快速掌握股市脈動!
在我們投資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那些著名的股票專家熱烈推薦某支股票,並預測它會大幅上漲,但是我們也可能會發現,專家的評論剛一出爐股價卻突然急劇下跌,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市場參與者過度地反應了專家的建議,造成股價受情緒影響而劇烈波動。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Thumbnail
回頭看上週股價受系統性大跌 高手券商買進的個股 後面表現似乎都不差 重視籌碼分析 基本面跟技術面需要去研究線圖指標或財報等財務資訊 但籌碼只要花點時間研究或許就能看出端倪 分點解析搭配技術型態也常能搭上主力的順風車 跟著勝利券商操作 勝率也能大大提升! 08老同學社群
Thumbnail
本文探討近期股市的劇烈波動及其背後的原因,分享在股癌Podcast中學到的投資見解與策略。文中分析了市場流動性危機、主委的操作策略,以及日本央行的影響,並強調在波動中尋找便宜股票的重要性。文章還提醒投資者對主流股的關注,幫助他們在市場不確定性中找到潛在的機會。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我在意的從來不是多頭行情誰比我多賺幾個%,我真正在意的是當修正結束之後我有滿手資金進場買進優質股票並長抱。 財富重新分配機會的產生從來不是在多頭時期而是在空頭時期。 所有的投資書籍所傳授的觀念最終只有兩個字: 價格。 投資人總喜歡聽故事,但卻怯於解讀冷冰冰的數字,殊不知冰冷數字的背後可以帶來的
最近大盤漲漲跌跌很不穩定,但其實我是冷眼旁觀,加上本周自己動了個手術住了院,所以一周沒有進出股市也沒怎麼看盤,只看了一下美股跟台股的大盤漲跌跟美國科技股的狀況,那麼今天純粹來聊聊我說我其實每天只在看的就是趨勢而已,想像我的讀者知道我所謂的觀察趨勢是在觀察甚麼嗎? 訂閱讀者知道我現在手上就三支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