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8月11日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焦點─菲律賓國中之國的莫洛國
2008年 菲律賓中央政府與爭取獨立建國的南部分離組織「莫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MILF)和談破裂後再度陷入戰火,造成數10人死亡和輕重傷,47個村莊的13萬多名居民被迫逃離家園。雙方4年後共同簽署歷史性的和平路線圖,MILF同意放棄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以建立由穆斯林少數民族自治的國中之國「莫洛國」(Bangsamoro)政治實體取代。
菲律賓中央政府與莫洛國於2016年達成最終和平,開創當今全球罕見的政治模式之一,對分治超過70年的兩個中國,或許多少具有啟發性。
菲律賓長期被西班牙殖民統治,以天主教為主要宗教信仰,其中5%~9%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大多集中於菲律賓南部第2大島民答那峨島(Mindanao Island)。MILF從1970年代開始爭取脫離菲律賓,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集結1萬2千名兵力與菲律賓中央政府武裝對抗,動亂持續40多年,造成至少15萬人喪生。
菲律賓政府於1989年在民答那峨島劃出涵蓋6省1市,面積約2萬6,800平方公里的「民答那峨穆斯林自治區」(ARMM),但雙方依然持續交戰,直到2016年才終於達成最終和平。
「莫洛國」雖有國家之名,但並非獨立自主的伊斯蘭國家,而是一個世俗政府,也就是概念依然十分模糊的國中之國「亞國」(sub-state)新政治實體,自治範圍包括菲律賓南部5個省分、2個城市、6個鄉鎮,約占菲律賓領土的10%,擁有警察執法權、賦稅權、部分法律權,但國防、外交、貨幣和公民權事務等權力,仍由菲律賓中央政府掌控,成敗仍待時間考驗證明。(延伸閱讀:全球國家獨立的理想與幻想~菲律賓的莫洛國)
◆莫洛國的旗幟,但不能稱為國旗(圖/取材自網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吳僑生
    吳僑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