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寫作計畫|教.學.家

2021/08/31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自從2017年,回到雲林教書後,就很想好好透過寫作記錄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因為清楚知道自己是如此的「金魚腦」,不記下來最後只會讓這些想法石沉大海。
然而,日子一天又一天過去,事情接踵而來,被快速的時間推著向前,寫作這檔事,也就無止境展延。
隨著2021年的暑假步入尾聲,忙碌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快速變動的時代」帶給我的影響:習慣忽略、遠離自己的感受,到最後,都快忘記自己是誰,而隨波逐流。因此,決定刻意練習放慢腳步,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也重拾自己從小就很愛的「書寫」與「分享」。
不過,突然要重新開始下筆,還真的有些慌張,不知道該從何開始?
看著方格子創作者成長學苑的文章,一步步找回那個想寫就寫、快樂創作的感覺,也順勢決定了接下來的寫作方向——教.學.家。

教.Education|所有故事的起點

我之所以回到雲林,跟「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2017年7月,因為申請Teach For Taiwan兩年教師計畫,開啟了「回雲林」的旅程,許多故事也就此展開。
「妳會怎麼推薦大家來到雲林發展?」記得去年(2020年)接受<在台灣的故事>訪問時,突然被問到這一題,當時亂回答一通,但這個問題始終放在心中,尋找著答案。
回到雲林發展,常常被認為是「不得不」的選擇,因為這裡的薪水相對都市來得低,還有空氣品質差、地層下陷等議題,有股強大的推力,讓不少人選擇到城市生活。
然而,雲林也有不少「值得留下」的理由,像是濃厚的人情味,鄰居間的互相照應;豐富且新鮮的農產資源,當季美食最對味;免費的路邊停車場,條條大路都是最佳的練車場(誤XD)
所以,是什麼原因,讓妳選擇回到雲林?
自從確定要繼續留在雲林發展之後,就常被問起這個問題,理當要侃侃而談的答案,卻總是語塞,甚至陷入自我懷疑的世界裡。
不過,看著我一路走回雲林的媽媽倒是看得一清二楚:
妳體會到城鄉差距,所以想帶資源回來雲林啊!
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能力帶資源回來,深刻體會到城鄉差距倒是真的。

國中畢業時,一心想要去台北唸高中的自己,好想要離開雲林,因為對比之下,都市有許多精彩好玩的活動、課程,總覺得在鄉村長大,失去了許多城市才有的學習機會與刺激(但最後沒有成功);
高中畢業時,好不容易到了台北念大學的自己,的確使用了不少夢寐以求的資源,卻瞬間找不到自己人生志向、慌亂不已;
大學期間,開始踏進「教育領域」,在Teach For Taiwan的宣傳片中,看見國小時的教務主任(陳清圳校長)分享著雲林的困境,意識到雲林有高度的教師需求,而我可以是那一位老師。
三個不同階段的「點」,漸漸連成了「我要回雲林」的線。

老實說,留在雲林發展,仍然有許多現實面的困境,但我正在和夥伴安妮一起,透過所在教育工作室找到新的可能,期待未來能夠勇敢且大聲告訴大家:回到雲林發展,是個「歡喜」的選擇。

為什麼是Education,而不是Teaching?

Teaching是指「傳授知識或技能」,有一種上對下的感覺;反之,Education一辭則源於拉丁文educare和educere,除了指心靈和精神意義下的陶冶外,也指透過營養使身體成長,更有自內而外引出、向前推動、向上提升等意義。(資料來源)

因此,比起上對下的給予、傳授,我認為「教育」最美的地方,是從個人現有的狀態引發或開展新狀態,而這個過程是由「我們」共創的,自然不會有上下的層級關係。

學.Learning|是「通才」,也是「專才」

誤打誤撞的走上創業之路,於是看了《邊工作邊創業》這本書,跟著書中的步驟盤點過去自己使用的資源(金錢&時間),發現花了許多心力在「學習」上,不論是研習或是工作坊,只要我有興趣且時間允許,就會毫不猶豫地報名。
為了準備教育學程書審資料,查找過去研習紀錄,才發現自己在三年內累計參加了302小時的研習時數,而這些還不包含沒被登記上去的場次,自己也嚇了一大跳。
回顧這300多小時的研習過程中,滿喜歡也滿享受的,也的確因為其中的幾場研習,帶給我滿大的影響,像是把數學課變得很生活、國語課的節奏與步調、評量卷的趣味出題等。當我把在研習過程中學到的內容活用,漸漸地找到自己的教學風格與特色。不過,也常常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轉換中,迷失了自己,看不見自己的專業何在?甚至開始責怪自己面對學習總是「三分鐘熱度」。
朋友問我:「那妳會希望自己是個『通才』還是『專才』啊?」這個問題,卡在心中將近半年的時間,最近才漸漸理出頭緒:我可以是「通才」,也是「專才」呀!
喜歡接觸新事物,有興趣就多學一點,這時候的我,比較像是一位「通才」;
清楚未來想走的方向,是家庭陪伴、親子溝通與支持,所以我要成為「專才」!
從大學就很喜歡的一句話:「時間花在哪,成就就在哪。」
於是,我決定不再討厭這樣什麼都想學的自己,而是接受這就是我的一部分呀!所以我想,未來寫作的一部分,也會跟我近期又新學了什麼新東西,有著很大的關係吧!畢竟,我的生活裡,學習(Learning)本來就無所不在啊!

家.Family|一段默默影響著每個人的旅程

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於「家」有了高度興趣?我想,要從這張圖開始說起:
2018年,進入教育第一線剛滿一年,開啟了Be The Change影響力行動計畫,而有了這張成因分析圖。

什麼是「Be The Change影響力行動計畫」?

簡單來說,就是將我們第一年在現場的看見,不只停留在「看見」,而是能透過釐清問題、成因分析等步驟,循序漸進地找到回應問題的切入點,讓這個在教育現場看見的問題,有機會透過我的力量,有所不同,創造一點改變。
當時,我看見的是:家庭狀態(例如:父母關心孩子的方式或程度)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與自信(例如:能不能專注於課堂的學習、完成任務、成長型思維等)。
接著,透過五個為什麼的探尋與層層抽絲剝繭後,我認為這個現象的核心問題在於「家長與孩子缺乏良好的溝通模式或不知道如何和彼此溝通」。為了驗證我的假設與了解核心問題的原因,我邀請家長、孩子填寫問卷,藉此核對與找到其中的切入點,最後完成上方的那張成因分析圖。
這張成因分析圖,讓我發現要讓這個核心問題有些改變的關鍵,在「家長」的身上,而且必須一步步推進(引起動機>建立習慣>提供資源)。

一場班親會,帶給我們的影響

當時,我服務於一所全校僅有20位學生的小學校,我的班上則有4位學生。因為通常每學期都會做一次的家庭訪問,自然沒有太大的需求舉辦班親會。然而,為了要喚起家長們的動機,我決定舉辦一場專屬我們的「班級親子同樂會」(班親會)。
那天的故事與畫面真的好美,值得我用另一個篇章好好記錄下來,這裡先分享那一個讓我篤定要往「家庭教育」領域發展的故事吧!
其中一個環節,也是大人、小孩最喜歡的部分,是「親子默契大考驗」,總共有十個問題,像是孩子喜歡的科目、家長最常看的節目等,都考驗著親子間對彼此的了解。其中有兩組家庭得到5分,另外兩組家庭得到2分,可以發現對彼此的了解很有限。最後,我們邀請家長、孩子,寫下想跟對方說的一句話。
總是忙於工作的睿爸,默默的在白板寫下了三個字:「多陪你」。
看到的那刻,我的心揪了好大一下,眼眶不自覺紅了起來,因為我知道,這就是阿睿最渴望也最需要的,而透過這場班親會,爸爸看到也知道了!
班親會結束後的上課日,阿睿突然跑來我旁邊,興奮的告訴我:「老師,我跟你說,昨天我跟爸爸聊天聊了三個小時欸!」「哇!你們多久沒這樣聊天了?」「很久!」阿睿忍不住繼續跟我分享著他們聊天的內容,雖然我忘記當時的他跟我說了些什麼,但我忘不了他分享時炯炯的眼神,還有那週的他,不再需要老師耳提面命,主動完成所有作業,更常在課堂上看見他積極、專注學習的模樣。
一場班親會、一段親子對話,還有一路走來看見、聽見的家庭故事,都讓我更確信:「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學習」有多麼大的影響力。因此,展開了我與「家」的奇妙旅程。
2019年6月,我成為了TFT校友,許下了這個願,而現在正走在實現它的道路上。
【教.學.家】2021年的寫作計畫,正式啟動!
Hsin Hui Yang
Hsin Hui Yang
嗨~我是「心會癢」,喜歡冒險,對每件事總感到心癢癢。 雲林人,北漂五年後回到孕育自己的土地生活,陪伴一群小大人成長,用他們的視角,重新認識既熟悉又陌生的家鄉。2020年,與夥伴共同創立「所在教育工作室」,透過土地教育、家庭支持,陪伴孩子身旁的重要他人戴上「人類學家」的眼鏡,欣賞自己與孩子的獨特之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