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目所及 39,在朝欲望伸手之前

2021/09/2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年365天,每天在IG限動連載的雜談(IG帳號「壹肆說」@es_es_say)。
2021/09/15-2021/09/21
想要的人事物有很多,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習慣在朝欲望伸手之前,先衡量自己的斤兩,自己是否能夠負擔,在可以想像的範圍內觀望後面幾步路,過了心裡的這關,再看如何。
不能的話就放手,比起沒有得到的失落,無法負擔的後續比較可怕。沒有作用的角色會消失,大概只有漫畫可以這麼任性,其實我也是如此,越薄弱的連結越容易刪除或丟掉。
人們總是渴望連結,嚮往到要將相距幾百光年的恆星們串在一起,雖然古老的當年可能不知道這個事實,在他們開始觀測、繪製、牽線的時候。
現代人似乎不遑多讓,我們將身邊的東西仔細地串在一起,工作的職位頭銜薪水、房子的地段市價坪數、車子的品牌型號價位、畢業的學校文憑排名,有形和無形成了一張漫天的網。
無論什麼都可以被串聯,興趣的品味深度、政治的傾向立場、飲食的講究挑嘴、發言的影響層面,很少有人不在這張交織的網下,差別是在乎或不在乎。
市場的遊戲規則並非鐵的紀律,有沒有辦法自己去旁邊玩沙,是選擇,也是各憑本事,還要先有雙看破紅塵的慧眼,能夠明白哪些是可以放棄、不用那麼執著的部分。
或是明白自己的斤兩只到哪裡,明白我的快樂不是社會期待的快樂,即使「我想要說的/前人們都說過了/我想要做的/有錢人都做過了」,肯定還是有吧,想說想做的事情。
雖然很多時候會茫然、會現在還不知道那是什麼,我相信知道是做到的前一步,知道自己的不知道,是知道的前一步。寧願徬徨也不妥協,是我的任性也是我的韌性。
就是因為不知道,所以出發和探尋,所以邁出步伐,所以遇見其他可能。要是什麼都知道的話,照做就可以,像是填寫考卷上的選擇題答案,選對就會有成績。
當年學測放榜,教室後面小黑板寫著已經有學校的人的錄取科系,在因為班上沒人考上台大就被數學老師每節課嗆到畢業的升學高中,我的名字後面寫的是私立大學。
不是故意要唱反調,只是沒有打算考慮那些來自別人的期待,我把自己放在最前面,既然有選擇權,那就選我想要的。
現在的我寫下我看到的,和那些別人說著他們認為的,可能部分相同、類似、或是根本八竿子打不著,遙遠地像是兩個完全不像的平行世界,即使我們活在同一個世界。
沒有依循規則卻能活得很好,是我嚮往的生活。
太習慣去接受資訊和指令,幾乎內化成直覺反應,被長時間坐在課桌椅和書桌前的日子訓練得很好,讀書不是壞事,卻因此學會屏蔽思考,可以說是填鴨教育的副作用。
因為能得分的是背誦,記得那些規定好的標準答案,據理力爭未必會有什麼結果,不過是拖延檢討考卷的時間,最多是那題送分,為了下次考試的成績,還是要把正確選項背起來。
填了太多潛移默化的想法,導致現在思考人生,得先把腦袋掏空倒空清空放空,才可以稍微確定那想法是自己的,而不是來自某個不知道哪裡來的期待。
確定設立的目標是自己想要的,而不是被說應該想要的、不是市面上的普世價值,當一切的界線都混在一起,當內在的認同來自外在,這是件有難度的事情,必須小心謹慎地暫時剝除所有影響。
每個階段有各自的功課,停留在想像的人需要行動,已經起身的我需要審視和確認動機,那將指引著我能走到哪裡,在開始之後,該做的不再是總之先開始再說。
斤兩可以訓練,能力可以學習,教育課程和前人經驗都是很好的採樣,可是唯有動機是只有自己能夠決定的,我為什麼想要做、我想要做到什麼。
試著剖析眼前的技能樹,在點數有限的情況之下,該怎麼分配才做得到我想要的輸出效果,客製化總是最難,即使那個客人是自己應該很了解的自己。
有很多攻略書可以看,然而如果想探尋其他可能,那些只能當參考,不是奉行準則的教戰手冊。
在朝欲望伸手之前,先確認究竟是不是自己的欲望,要是在過程中覺得哪裡好像不對,相信直覺停下來,重整旗鼓雖然花時間,總好過不小心縱馬衝下懸崖。
將軍帳裡的沙盤推演,在接到探子回報之後開始調整,指揮一個人的隊伍,將軍和探子都是自己。

我是壹肆說,用散文寫故事的人,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歡迎追蹤、留下愛心,支持我繼續寫作。我們下篇文章再會。
245會員
340內容數
用散文寫故事,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在現實的縫隙書寫真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