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目所及 44,學會觀察自己的狀態

2021/11/0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年365天,每天在IG限動連載的雜談(IG帳號「壹肆說」@es_es_say)。
2021/10/22-2021/10/31
「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是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有時候得在心裡安靜地下沉再下沉,直到像是埋在泥沙裡的魟魚,遠離波濤洶湧的水面,才會聽見自己說話的聲音。
不是這麼做就肯定能有收穫,和真正的水面不同,得要放鬆再放鬆,好不容易在心底趴著躺著,放空到差點忘記是為了什麼潛下來,後知後覺地發現今天的自己沒有說話。
熙熙攘攘地度過一天,有寫作、有閱讀、有出門、有購物,聽人說話也與人對話,塵埃落定卻意外無聲。沒有不滿,比較多的是出乎意料,原來我沒有想說的話。
偶爾會想找人說話但是沒有話題,這和心裡的自己沒有說話,有著微妙的差別。雖然同樣都是說話,前者是對外,後者是對內,以詳細區分的牛角尖來看,本質不太一樣。
對這世界無語,不算是什麼大事,當成正常反應也不為過,就像看到亂成廢墟的房間,沒有評語於是沉默。
對自己無語,負責理性的部分會響起最低等級的警鈴,差不多是手機收到訊息通知的程度。列入再觀察待評估,看看究竟是單日狀況,還是潛藏的壓力累積,吃掉了說話的力氣。
心裡的自己離家出走這種事,我不想再遇到。
以影響範圍來說,還真不算是什麼大事,因為我是唯一的受災人口。人生裡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尤其是那些能對別人說「關你屁事」的事情,隕石落下的面積只在自己頭頂上。
對外的我好端端地還在,所以從我不小心把自己弄丟、發現把自己弄丟、再到想方設法把自己找回來的過程裡,應該多得是什麼都沒發現的親友路人甲乙丙。
連我都不知道過了多久才發現,就算事後想查也是無解之謎,心裡沒有裝設監控設備,更沒有錄像可供調閱。
能做的就是謹記和自己相處的訣竅:學會觀察自己的狀態。
就算做不到每分每秒、隨時隨地,常說的吾日三省吾身,比起執行更像是代稱(飯都不一定有吃三餐),至少要當作每日任務,固定選個不被打擾的時間,沉進心裡檢查一下,看看今天的自己還在不在。
與人相處和維繫關係是很花時間的事,包括與自己相處,前者或許可以決絕地說不需要,後者可不能這樣。
扣除掉別人給予、提供、商借的東西,無論是情感或是物質,全部拿掉,兩手空空的時候,剩下唯一僅有的是自己。
請務必把自己當成最重要的人,別因為基本重合的相近,就選擇相輕以待。
若是不說出來,不會知道在想什麼;若是不去傾聽,不會知道在說什麼。面對自己以外的人是如此,面對自己同樣是如此,應該說更是如此。
當沒有想做的事情時,究竟是真的沒有,或是壓抑著沒有,還是被否定得太多所以沒有,必須釐清答案後面的原因,那個原因才是答案。
抽絲剝繭很麻煩,只有自己能這樣麻煩自己。
不會有別人在乎這麼小的細微末節,沒有就沒有,最外層的答案就是答案,每個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沒有時間仔細研究其他人。
那些對靈魂和核心的詰問,是自己的課題。
有些功課直往牛角尖裡鑽不見得能夠完成,說是要自己瞭解自己,可是很多時候,自己的樣貌來自別人認知的投射。人是一面鏡子,從別人的角度能看見自己究竟成功傳遞了什麼出去。
不是要逼著自己成為別人的想像,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別人,全球人口有七十八億人,再怎麼百變的面相都不夠用。
總是有機會去察覺,原來在觀者眼裡心中是這樣分類;去看見待著的池塘具體多大,領頭魚是什麼狀態、我又是什麼狀態,這樣是該在這裡將小魚養成大魚,還是另闢新池塘。
解題之後就會前往下一題。
人生這張試卷沒有盡頭,雖然想成是考試有點太傷心,可是確實就是這樣,所有的行為舉止都能打分數,而且每個人心裡都有各自的評分標準。
評自己,更多的是評別人;就算不評,也會被評。
後者是那麼容易,張開嘴就可以說得頭頭是道,有沒有切中要點、有沒有符合邏輯、有沒有讓被評者日後能夠進步,全都不重要,人們的評論大多不是為了這些意義。
隨便品頭論足就覺得掌握生殺大權,即使不特別意識到,仍然悄悄地滿足了主宰的權力感。
這個好那個不好,下判斷的前提是擁有自由意志。
不能完全看著外在,因為那些說話的其他人,很多是為了他們自己而說;不能完全不看外在,終究是生活在社會群體裡,很難做到不需要其他人。
像是在移動一個精準度非常高的水平儀,往三百六十度的任何方向稍微偏差了一點點,中線就不會重合。
將想法放寬來看,其實好像未必需要那樣精準的重合,人生和生活都是無形的有機生命體,即使追求到最準確無誤的表現,完美不代表比較快樂,而且很容易比較不快樂。
我想像得到的合適方式,是要追逐相當程度的各種狀態,同時保有必要的彈性。
每隔一陣子,在一個時間段裡,心裡想著的是差不多的思緒,文字寫著寫著,彎彎繞繞回到已經說過的論調。這些被寫出來的,都是自己正在面對的,說的次數多了,成為老生常談。
偶爾還是有新的東西,像是埋在被窩裡下潛,練習從物理狀態到心理狀態都沉澱自己(然後不小心就會睡著);從另個角度來說,這不算是完全新的東西,去年冬天的我就是這麼過冬,雖然那時候沒有特別意識到現在關注的細節。
重複著同樣的動作,琢磨著不同的心思,成長大概就是這麼回事,細究起來是相當無聊。
進步和前進都是比較級,而非絕對值。雖然現實世界也有累積經驗和點數就會升等的規則,能夠取得文憑或是其他類似的東西,很多時候並不能保證什麼。
與先前和過去比較,潛藏在表面下的差距很細微,在外觀上幾乎無法辨別、幾乎不被發現。
那是更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更知道要怎麼去傾聽和與自己溝通對話,更懂得看見自己,在處理事情和面對世界時的心境更游刃有餘,更享受一個人的獨處,不再突然脫韁野馬、大起大落的心情更平和寧靜。
每天回到心裡的水底,仰望外在水面的波光粼粼。

我是壹肆說,用散文寫故事的人,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歡迎追蹤、留下愛心,支持我繼續寫作。我們下篇文章再會。
245會員
340內容數
用散文寫故事,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在現實的縫隙書寫真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