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2021 年度問卷——失語、迷惘、混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當 Matters 的「年度問卷」已成了必定會出現的一道寫作命題時,到了某時某刻,心坎裡已經就這份問卷,草擬了一些腹稿。這年頭還未走到一半的時候,已經可以預視到,這一年的問卷,也不會容易寫。Matters 站方正式釋出 2021 年的問卷題目前,把部份去年的精選答覆重新推送,小弟的答卷居然排在第一順位,也獲得一些新讀者的按讚。受寵若驚之餘,這或多或少,也讓自己書寫今年的問卷的時候,增添了一些無形的壓力,因為在回看去年的答覆時,也覺得有些東西,一年後的今天,已變了很多,亦未必再寫得出來。

本來這份答卷,還是可以早一點「公諸於世」的,但當時有其他的題目想先行書寫,再加上極權在年結之時,又在香港人身上狠狠的劃了一道傷疤,故此在這個清年假的下午,才能抽空答題。

raw-image

1. 寫下一件今年發生的,你想永久紀錄下來的事情。

這某程度上,其實是一道偽命題,因為只要你在 Matters 遞交這份答卷的話,選擇寫下甚麼內容,就已經是被永久紀錄下來了。

比起這一年在香港發生的種種大事,自己的經歷,雖然不值一提也說不上要永久紀錄下來,但作為一次個人的年度回顧,還是得說一說自身的東西吧。這一年「負碌」地成功轉換新的工作,也算是自身較大的轉變。坦白說,自己面試時的表現不算特別好,履歷表上亦沒有甚麼出類拔萃的專長和技能,所以面試後翌日就已經收到現職的 offer,由開始尋覓新的工作到獲聘,中間只花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比起四年前花了半年左右才成功離開第一間公司,這也是來得比自己想像中快。

在舊公司待了三年多的時間,面對著瞬息萬變的世界,也有擔心過自己的 skill set 是否能夠應付新的工作形態。換到新的工作,也許算是換來了一點的 security,但因為種種原因暫停了網上學習的進展,對前路的顧慮,兩三年過後,或許又會再次重現。

但還是那一句,這一年在香港的種種大事件,極權要肆意抹去的歷史,才是更值得去永久紀錄的東西。

2. 整整兩年過去了,疫情仍在繼續。相比起兩年前,疫情如何改變了你的生活?你認為還能恢復原狀嗎?

是不會回復原狀的了。極權不斷借疫情為由,層壓式地增添壓在市民身上的監控措施,由要求食肆(及其他處所)必須展示「安心出殯」QR code、到光顧食肆時需要使用「安心出殯」或填表登記,現在就連填表登記也不接受了,還在放風說要打針才能進入,凡此種種,都是在剝削市民的人身自由,掌握行蹤達致監控的目的。

以前去餐廳、到戲院、參觀博物館等地,是一件很隨心、隱密的事情,如今卻添上了不少的限制,或需要滿足一些前設,才有條件去做。食肆需強制使用「安心出殯」後,自己重新投向買外賣去「野餐」的操作,人為的限制令不少人無法好好坐下來吃飯,絕對是一件反智的事情。

極權一直有意把社會信用制度複製至香港,如今靠著武肺,全面被合理化加速推進。日後就算疫情真的「消失」了(其實,是不會消失的,某些政權拒絕跟武肺共存,也是很無稽的堅持),這些「非常」時期的措施,也沒有太多撤回的可能了。

3. 2021 年,你(終於)在哪些地方躺平了?

對社會的參與,變得更加少了。現在已失卻了追看議會文件、政策報告的動力,及在各種(名義上的)公眾諮詢遞交意見的意欲。儘管,自身的工作狀況和閒暇時資訊接收的選取,對促成這個局面,也有著一定的「貢獻」。

認識一位知天命之年的朋友,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園,抗衡現時可能已成為明日黃花的發展大計,努力查找相關的專業資料,鑽研各種規則制度內的空子以尋找最大的發聲空間。以一個門外漢的層次,他絕對是魄力十足,也很好的反襯了自己的「不務正業」。

政治社會類的文章,雖然心坎裡仍然覺得需要寫,但有些時候又想不到要寫甚麼,或覺得寫來寫去都是那三幅被的時候,新的文章,就這樣無疾而終,也任由寫作平台的 profile 上長出一些蜘蛛網。就算是在 MeWe 分享長文,只留下一個 emoji 而非一段讀後感的情況,也越來越常見。年尾之時反常地一星期寫了四篇文章,已是「爆燈」的了。

如果要說沒有「躺平」的部份,我想就只有在幣圈上的投入,BSC、Polygon、cosmos 等區塊鏈生態都是在 2021 年才有較多的參與,也使自己持有的非法幣資產數量急增。

4. 2021 年,什麼事情讓你獲得最深的意義感或給你最大的力量感?

從略,因為想不到,也可能真的沒有

5. 2021 年,你經歷的一場告別或一次相遇

既然今年經歷過「轉工」的過程,告別舊公司的同事,和遇見新公司的同事,也是理所當然。跟舊公司裡個別關係較好的同事仍然有聯絡,只望「人走茶涼」的定律不會降臨得太快吧。現職公司的不少同事也很友善和願意教導我等入世未深的晚輩,對於 pick up 現在的工作,或了解商場上的一些潛規則,亦是獲益良多的。

可是昨天才獲悉,其中一位前輩下月頭就要離開公司了。2022 年的伊始,又要迎來一場告別。

大離散潮下,如果說自己接觸到的圈子沒有人移民,也是一種奇芭了。有最少兩個中學同學,這一年都選擇了離開香港,其中一位有幸在他離開前數天,在一次講座上相見,算是可以無憾地來一次告別;但在社交媒體上隱身多時的我,相信還是會錯過了更多的離別。而萍水相逢的文友、政圈及公民社會上未必認識但也有聽過的名字,這一年裡,也發現有不少人已經不在香港,亦難免有惋惜的感覺。

雖然前文說過自己在社會參與上近乎「躺平」,但針對個別潛水多時但如今仍然存在的公民團體,自己反而多了參與,也認識到一些仍有志於民間研究的新人,儘管自己也比以前多做了一點付出和貢獻,但也及不上這些新人了。

年尾的時候迎來久違了的 LikeCoin 社群線下聚會,也成功籌組了 Medium 文友線下聚會,同時膽粗粗地邀約了在 liker.social 蠻聊得來的文友遠足,在這個越來越需要圍爐取暖的年代,這些有點基礎的遇見,同樣是少少的慰藉。

6. 相比去年,你與身體的關係發生了什麼變化?你有更喜歡現在自己的身體嗎?

身體狀況應該是比去年差了。在舊公司的時候,自覺平日的運動量不算高,所以還會趁一些空檔在辦公室裡做一下 7-min workout;現職公司的辦公室沒有這個空間,加上下班後為了爭取更多時間讀文而繼續久坐,就算會抽空落街散步,還是覺得運動量無復以前的舊觀。

7. 跟我們分享你在 2021 年相遇的一本好書、一部好電影或一首好歌

雖然今年讀過的書籍比起去年也是有所減少,如果要選一本來推介,自己會選重新出版的哈維爾《無權勢者的力量》中譯本,在這個紅線當道、空間不斷壓縮的世界下,如何繼續做好自己,活得真誠,這本不知會否被禁的書,是一道重要的提醒。這一年儘管也看過好些優秀的本地電影,但最想推介的,卻還是無法在香港可以欣賞到的那幾套。

8. 用一張照片分享 2021 年對你有重大意義的時刻。

raw-image

公民社會傾瀉式倒下的其中一個觸發點,也展現了在極權的魔掌下,太多太多看似牢固的東西,也可以不堪一擊。這一份報紙,自己仍有保存下來。

9. 請填空:2021,__ matters

2021,not sure what really matters

10. (這題留給你,請向自己發出一個靈魂的提問,然後寫下你的回答)

也是需要從略的一部份,這一年因為腦袋裡的養分補充不多,也沒有甚麼胡思亂想的空間,心靈思緒沒有太多成長寸進的情況下,也就只能擱下這個需要好好探索內心的部份。這個,可能也是自己依然不知道要往何處去,的一種展現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right Fu的沙龍
359會員
110內容數
Wright F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一段著緊過的關係,一度獲得了撰寫續集的機會,只是已再次遏然而止。
Thumbnail
2025/04/21
一段著緊過的關係,一度獲得了撰寫續集的機會,只是已再次遏然而止。
Thumbnail
2025/03/21
客觀和主觀的因素,同時存在
Thumbnail
2025/03/21
客觀和主觀的因素,同時存在
Thumbnail
2025/02/11
起碼,有意逃離某些魔掌的人,Pixelfed 仍然值得一試。
Thumbnail
2025/02/11
起碼,有意逃離某些魔掌的人,Pixelfed 仍然值得一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從去年底發現公司對於品牌發展方向和原本品牌經營方向越走越遠之後,就一直很想換工作。 無奈的是我今年經歷人生中很重要的轉捩點,我在2022年初買了預售屋,近期會交屋,卡在房貸還沒辦,深怕公司炒魷魚,但又處於個人認知與公司發展方向背道而馳,每天去上班,只能用裝瘋賣傻或是形式走肉應對,這樣的日子過得其實
Thumbnail
從去年底發現公司對於品牌發展方向和原本品牌經營方向越走越遠之後,就一直很想換工作。 無奈的是我今年經歷人生中很重要的轉捩點,我在2022年初買了預售屋,近期會交屋,卡在房貸還沒辦,深怕公司炒魷魚,但又處於個人認知與公司發展方向背道而馳,每天去上班,只能用裝瘋賣傻或是形式走肉應對,這樣的日子過得其實
Thumbnail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s3ep03-%E4%BD%A0%E7%9A%84sm%E4%B8%8D%E6%98%AF%E6%88%91%E7%9A%84sm-%E4%BD%9C%E8%80%85%E5%A4%8F%E6%85%95%E8%81%B0%
Thumbnail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s3ep03-%E4%BD%A0%E7%9A%84sm%E4%B8%8D%E6%98%AF%E6%88%91%E7%9A%84sm-%E4%BD%9C%E8%80%85%E5%A4%8F%E6%85%95%E8%81%B0%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註:本文為Mangasick於2021年向作者本人引進自費版時撰寫的文章。自費版後來完售絕版,2022年由大阪次文化書店Shikaku推出日本國內的一般書店流通版,2023年鯨嶼文化推出台版,由Mangasick副店長黃尖翻譯。
Thumbnail
註:本文為Mangasick於2021年向作者本人引進自費版時撰寫的文章。自費版後來完售絕版,2022年由大阪次文化書店Shikaku推出日本國內的一般書店流通版,2023年鯨嶼文化推出台版,由Mangasick副店長黃尖翻譯。
Thumbnail
在遭逢Convid-19疫情和媒體質變的時刻,作者回顧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的經歷,以及在2022年末確診的過程,暫時退出寫作後的重出江湖決心。
Thumbnail
在遭逢Convid-19疫情和媒體質變的時刻,作者回顧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的經歷,以及在2022年末確診的過程,暫時退出寫作後的重出江湖決心。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