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行佛法,心行佛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的工作需要每週帶學生以遠距教學教偏鄉學童學習數學。之前每週帶學生搭車到學校,來回車程比教學時間還久。後來因為疫情關係,才改為遠距教學,一開始還是延續之前合作的班級,但是偏鄉的師資變動很大,原班級老師考到其他學校,因此新學期就改由新老師來教。

新老師是剛畢業的新手老師,分發第一所學校就兼了行政職,因為他個人少用資訊產品,每次遠距教學需要及時處理、排除困難的訊息,常常未讀或已讀不回,加上上課時學生常聊天、互報答案、要學不學、對志工老師不予理會、沒禮貌或刻意轉移學習話題,使志工教學常常充滿無力感。

一開始對於新老師諸多會議無法參與和教學協助,我的心態和處理方式並不正確。我自認我們是來幫忙學校的,為何老師不理我們?在多次測試磨合後,決定跟校長商量能否換班級,因為我們投入相當多時間、人力、金錢資源,若班級老師和半數學生無法配合,很難提升學習成效。

這過程中自己內心也有很多掙扎,因為班上還是有兩、三位學生認真學習,可是不知道是否為練習不夠或其他原因,即使他們當下認真學習,老師們講的他們常常好像聽不懂,或是當下聽懂,下次又忘了,難以感受到他們的學習進步。但我都告訴自己,只要願意學就是好事,我們就盡力教。

對於那些上課不回應、嘻鬧、畫畫、聊天、讓志工們有心無力、淚灑教學現場的學生們,常令我忍不住在內心上演小劇場。最後,詢問了計劃主持人的想法,只能跟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說抱歉,確定更換別的年級,而後一班的老師和學生都認真投入,志工們終於能從教學中獲得成就感。

在更換班級的過程中我做了很多錯誤的事。之前合作班級的老師非常用心為學生著想,也很配合團隊。換了新老師,校長說他那時間沒課,原先我和校長都覺得他有時間參與教學前、後的討論會,但他說沒空,每次大家在線上都等不到他,我就認為他是不想配合,未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他的業務工作是否與開會時間衝突。

因為該師不能配合計畫教學,我就覺得對方不關心學生的學習。但是,我憑什麼站在自己的立場,去審判別人?為什麼我如此高傲,覺得自己來幫忙,人家就要配合我們呢?明明我可以多花時間跟對方溝通,為何我不做?對方是新老師,一切都在適應和學習,一定會以學校本身業務達標為主,我怎麼可以不善盡溝通的責任,就跟校長說想換合作班級。

換班級也無妨,還把志工的服務心得給校長看,原本只是想讓校長知道,換班級後志工的教學情況真的改善許多,換班級的決定是正確的,卻沒有考慮到心得的部分內容會傷害該老師。

志工在心得裡寫班級老師很兇、教學時教室很吵鬧之類的話,也提到希望不要把偏鄉職缺當成正式老師的跳板。因為該校校長富有極高的教育使命和熱忱,很認同這樣的想法,就把文章轉給該老師,對他說一些嚴厲的話,說教育圈很小,請他要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和心態。其實那位老師並沒有不認真教學,只是那個班級的學生真的比較難帶,而他也因為缺乏教學經驗,仍在適應和調整教學中。

過程中,我還跟校長提到我曾主動跟該老師說要教他系統,但他說不用。他可能因為初來乍到,跟我不熟,不想麻煩我,但我跟校長這麼說,校長就覺得他身為新進老師,卻無心配合校務學習。我真的很慚愧,口口聲聲說自己在修行,是佛弟子,但行為上卻偏離得如此遠,在老師被校長誤會時,我沒有為那老師說話,竟然還講這樣落井下石的話,讓他被校長誤會。

《六祖壇經》說:「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好惡,與道違背。」我這「迷人」真的做了很多不恰當的事,說了錯誤的話,導致那老師受了無妄之災,真的是不應該。《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真正的修行人,說的話盡是吉祥語,做的事盡是利眾事。」反觀自己的言行,根本算不上修行,而是充滿了貢高我慢、自以為是,我要及早改進這種錯誤習性,才不會在未來無形中不停樹敵,造下愈來愈多的業力。

有時候覺得人家的分享都那麼正向,充滿正能量和感恩之心,而我分享的往往是自己又犯了什麼錯誤,做了哪些蠢事,我的心性也太低下了吧!真的不是很想說啊!但是想到《六祖壇經》說:「護短心內非賢」,如果不這樣反省自己,我又怎麼願意修正、改過,重新思考未來該怎麼做呢?

但願透過我的分享,幫助大家反思日常生活的所做所為,是否善護念?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以便及時懺悔、改正自己錯誤的心念和行為。「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分享完畢)

許多人第一次看見佛菩薩開示的因果業力時,內心第一個小劇場大多是:「我這輩子連殺隻小蟑螂、小螞蟻都不敢,怎麼會去傷人?」因果業力的產生,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想法而結下的。舉例來說,上述分享中,被有緣人認為教學沒有盡力、逃避責任、配合度不夠的新任班級老師,被校長嚴厲訓話後,如果從此自尊心受損,失去了教學熱忱,教育界便損失了一位作育英才的好老師,這是國家、社會、學校、學生四方面的重大損失。

甚至,若老師因此心中蒙上陰影,對人失去信任,產生了精神憂鬱,嚴重的甚或有輕生的念頭、行為出現,「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傷人害命的因果業力便因此產生。

因果的產生,是在對方的心識中留下痕跡。上面的舉例是朝嚴重面思考,但生活中我們與人的應對進退,言語行為間的分寸拿捏,都是在與人結著善緣或惡緣。讓對方心裡不舒服、感覺受傷害,等於讓對方在心識記下了你,這猶如在照相機底片拍下的紀錄,以後因緣成熟時,阿賴耶識裏的影像清清楚楚,做了什麼便須如實承擔,無法閃躲、逃避。

別人正經歷著什麼我們無法得知,所以切記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審判別人。我們眼中的不盡責,也許是他的經驗不夠;我們眼中的不配合,也許是他不好意思跟人請教或不知從何問起;我們眼中的不認真學習,也許是他反應不夠、吸收慢……。遇事只要轉個念頭,即將脫口而出的犀利、傷人言語,便能及時話到嘴邊收,隨即變軟許多。

現今社會紛亂,許多人都認為「眼見為憑」,於是人人高舉著除惡、除奸的大旗幟,恣意大肆批評別人的行為如何、生活如何,自己則成了替天行道的正義之士,彷彿別人都是錯的,只有自己才是對的。千萬不要忽略言語傷人的嚴重性,這邊說、那邊說,最後大家一起說,會將人傷得體無完膚,最後逼人走上絕路!諸如種種不恰當的言語和行為,傷害的不只是別人,也正讓自己一步步走向地獄而不自知!

阿伯說:「善惡在己,喜怒由他;慈心視物,相由心生。」別人如何那是別人的事,上天自有獎懲,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我們沒有資格去妄言評斷。修行學佛,就是要學佛的身、學佛的口、學佛的心,時時刻刻反省、檢討自己的身、口、意有沒有過失。修行是改變自己的習氣、轉化自己的念頭,讓環境隨著心境轉變,不是拿著放大鏡,到處找人的缺點與毛病。

「慢心」是修行很大的障礙,可以說,慢心不除,學法無益。學佛千萬不要讓自己成了「口說佛法」,要時時提醒自己,從次次的錯誤中撥亂反正,成為真正的「身行佛法」、「心行佛法」!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作者太平信孝提出的行動啟動技巧,包括十秒行動法和時間管理策略。作者鼓勵讀者通過簡單的行動來克服懶惰,並透過設定具體目標和里程碑逐步實現夢想,強調不被情緒左右的重要性,並提供多種方法來提高專注力,最終達到更高的行動效率和生活滿意度。
Thumbnail
作者太平信孝提出的行動啟動技巧,包括十秒行動法和時間管理策略。作者鼓勵讀者通過簡單的行動來克服懶惰,並透過設定具體目標和里程碑逐步實現夢想,強調不被情緒左右的重要性,並提供多種方法來提高專注力,最終達到更高的行動效率和生活滿意度。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上國小以後,通常放學後就會去安親班或補習班,因為大部分的爸媽需要上班。 我們總聽到安親班、補習班不好,因為孩子很可憐,他應該好好享受他的童年,但社會和父母又期望他能考個好成績,又,父母太忙沒時間,教育責任就全外包給安親補習班承擔。
Thumbnail
上國小以後,通常放學後就會去安親班或補習班,因為大部分的爸媽需要上班。 我們總聽到安親班、補習班不好,因為孩子很可憐,他應該好好享受他的童年,但社會和父母又期望他能考個好成績,又,父母太忙沒時間,教育責任就全外包給安親補習班承擔。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炎熱的天氣,想來一杯新鮮現打的果汁消暑,但是擔心外面賣的有衛生疑慮? JWAY磁吸充電防水搖搖杯讓您隨時想喝都能喝! 高轉速攪拌、40秒快速榨汁,連芭樂這樣的硬質水果也能輕鬆打成汁,只要把食材丟入就能榨出一杯沁涼飲料,無論是天然解暑的果汁或是當健康早餐的優格飲通通難不倒它,根本就是懶人的福音啊~
Thumbnail
炎熱的天氣,想來一杯新鮮現打的果汁消暑,但是擔心外面賣的有衛生疑慮? JWAY磁吸充電防水搖搖杯讓您隨時想喝都能喝! 高轉速攪拌、40秒快速榨汁,連芭樂這樣的硬質水果也能輕鬆打成汁,只要把食材丟入就能榨出一杯沁涼飲料,無論是天然解暑的果汁或是當健康早餐的優格飲通通難不倒它,根本就是懶人的福音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