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漂青年的分享《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台北窗外的高樓大廈
五年前因工作關係,開始定居台南,成為一位南漂青年。
我是新北市人,成長的過程幾乎每天與捷運、公車為友;穿梭在三鐵共構複雜的北車地下道裡,每個人都以高倍速的腳步前往目的地。
當你的腳程跟不上節奏,或是在手扶梯站錯了位置...,很容易被鄰近的人抱以一種另類的眼光,這是屬於『台北』這塊土地的共同語言和文化!
學生時期就習慣了這種節奏,工作之後來到了台南;台南的氣息確實迥然不同!是一種愜意步調。
在台南隨處望出窗外,幾乎都能夠見到藍天白雲,這是一個溫暖的地方!
漸漸喜歡台南,台南確實是一個有人情味的地方!對於我這個習慣高樓大廈的台北人來說,騎車在台南的大街小巷,不經意會放慢速度,好好的欣賞這裡的低樓矮房,欣賞一種屬於這裡的人情味!
人與環境的互動,是一種緣分的相遇,也是一種珍惜與體悟!
台南巷子裡的小天地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4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仔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天是年假的倒數第二天;我們帶了幾道菜到奶奶家一起吃飯。 爺爺離開一年多了,奶奶一個人生活,這一路過來的心情,只是她老人家沒有說吧!?一進奶奶家聽到的就是廣播電台的聲音...,或許奶奶其實並不孤單,很多時候奶奶知道的社會時事比我們還多。 新時代的來臨,也是身理與心理年齡交互展現的一種舞台。
那天是年假的倒數第二天;我們帶了幾道菜到奶奶家一起吃飯。 爺爺離開一年多了,奶奶一個人生活,這一路過來的心情,只是她老人家沒有說吧!?一進奶奶家聽到的就是廣播電台的聲音...,或許奶奶其實並不孤單,很多時候奶奶知道的社會時事比我們還多。 新時代的來臨,也是身理與心理年齡交互展現的一種舞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搬到嘉義後,新認識的同事、朋友,抑或是村子裡的人,都特別有人情味。
Thumbnail
每次拔完火罐,我都會觀察每一個深色的圈圈座落在背部的位置,去了解身體的哪個部位較不疏通。這次深色的圈圈少了很多,可能是跟生活習慣大改變有關係,多了固定的瑜珈練習,工作時間也較以往彈性,久坐的時間減少了,吃的食物也比較少。
Thumbnail
走在首爾延南洞路上,被一陣飄來的咖啡香吸引,忍不住停下腳步回頭,記下咖啡廳店名Central Site,確認距離打烊還有一段時間,等逛完原本要逛的店再回來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回顧了2001年至2013年間,作者在臺北的租屋生活,描述了搬家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從充滿回憶的板橋老公寓,到擁擠的景美小雅房,最後與女房東共處的溫馨日子,這段北漂經歷塑造了作者的成長與回憶。在這些故事中,作者不僅分享了生活環境的變遷。這段時光成為保存在心中的回憶,也是一種珍貴的生活體驗。
Thumbnail
高雄出差的日子裡,開始了二地居的生活體驗,發現工作與生活可以無縫連接。不論是參加六年石斑童趣營,享受地方美食,還是透過與朋友聚會,這些生活片段都為我帶來了不同感受。高雄不僅是一個工作地點,更是我的第二故鄉。在這裡,重拾與朋友的情感連結,享受在地生活多樣性。希望透過我的分享能激勵更多人探索生活的美好。
台中的好好生活,是好好地向前奔跑,把每一天都過成不同又精彩的一天。 宜蘭的好好生活,則是好好地靜下心,在同樣的每一天裡,發覺過去未曾看見的美景。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本篇你應該學會…… ■台南房地產未來的四大潛力區塊:包含台南在地傳統生活圈東區及北區。 □台南市是台灣都會區罕見沒有「都心轉移」現象之城市,在地人始終執迷「東區」。 ●台南捷運藍線的規劃,符合在地人口及生活需求,也更鞏固「東區」都心地位。 ○未來「平實重劃區」及「巴克禮公園」仍有發展腹地。
Thumbnail
自畢業後,在北部前前後後加起來工作近10年,曾住過內湖、竹科新手村金山街、永春、南港、明德、板橋新埔、忠孝新生,然後再到現在的府中,像遊牧民族一般,逐工作而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搬到嘉義後找工作的過程,成為學校的國際事務員並接手新案子的經歷。同時也探討了在嘉義求職和工作的優點和挑戰,以及有效的人脈對求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搬到嘉義後,新認識的同事、朋友,抑或是村子裡的人,都特別有人情味。
Thumbnail
每次拔完火罐,我都會觀察每一個深色的圈圈座落在背部的位置,去了解身體的哪個部位較不疏通。這次深色的圈圈少了很多,可能是跟生活習慣大改變有關係,多了固定的瑜珈練習,工作時間也較以往彈性,久坐的時間減少了,吃的食物也比較少。
Thumbnail
走在首爾延南洞路上,被一陣飄來的咖啡香吸引,忍不住停下腳步回頭,記下咖啡廳店名Central Site,確認距離打烊還有一段時間,等逛完原本要逛的店再回來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回顧了2001年至2013年間,作者在臺北的租屋生活,描述了搬家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從充滿回憶的板橋老公寓,到擁擠的景美小雅房,最後與女房東共處的溫馨日子,這段北漂經歷塑造了作者的成長與回憶。在這些故事中,作者不僅分享了生活環境的變遷。這段時光成為保存在心中的回憶,也是一種珍貴的生活體驗。
Thumbnail
高雄出差的日子裡,開始了二地居的生活體驗,發現工作與生活可以無縫連接。不論是參加六年石斑童趣營,享受地方美食,還是透過與朋友聚會,這些生活片段都為我帶來了不同感受。高雄不僅是一個工作地點,更是我的第二故鄉。在這裡,重拾與朋友的情感連結,享受在地生活多樣性。希望透過我的分享能激勵更多人探索生活的美好。
台中的好好生活,是好好地向前奔跑,把每一天都過成不同又精彩的一天。 宜蘭的好好生活,則是好好地靜下心,在同樣的每一天裡,發覺過去未曾看見的美景。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本篇你應該學會…… ■台南房地產未來的四大潛力區塊:包含台南在地傳統生活圈東區及北區。 □台南市是台灣都會區罕見沒有「都心轉移」現象之城市,在地人始終執迷「東區」。 ●台南捷運藍線的規劃,符合在地人口及生活需求,也更鞏固「東區」都心地位。 ○未來「平實重劃區」及「巴克禮公園」仍有發展腹地。
Thumbnail
自畢業後,在北部前前後後加起來工作近10年,曾住過內湖、竹科新手村金山街、永春、南港、明德、板橋新埔、忠孝新生,然後再到現在的府中,像遊牧民族一般,逐工作而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搬到嘉義後找工作的過程,成為學校的國際事務員並接手新案子的經歷。同時也探討了在嘉義求職和工作的優點和挑戰,以及有效的人脈對求職的重要性。